第 812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以为将,不能为相。”

  听到扶苏的评价,曹参也不生气,只是笑着,随意说道:“能做将军就足够,谁愿意做什么丞相呢?”

  赵括笑而不语,他看着扶苏,说道:“你看人的本事略有长进,不过还是不够。”

  “那大父您觉得呢?”

  赵括摇着头,没有说话,曹参性格随和,或者说神经大条,故而扶苏说出他不能为相,实际上,并非是所有的国相都必须要跟李斯韩非那样一脸肃穆,古板。扶苏看人,还是带着些偏见,看人得看全面,像曹参这样的人,恰恰是君王所能安心任用的,没有太多的心机,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打完仗回家喝酒,享受自己的人生。

  不用以修身养性为名远离庙堂,不用以贪污的手段来自侮名声,不用被君王找借口处死,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不会想着要谋朝篡位什么的,按着后世的话来说,曹参如今的性格就是个逗逼,稍微有些猛的逗逼,谁见过逗逼起兵造反还能成事的呢?

  在历史上,曹参担任国相时,整日饮酒,官吏们也随即效仿。

  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的,曹参在后院就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而其他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官吏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整顿这种行为,曹参反而叫人取酒陈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

  对这样一个国相,谁还会忌惮呢?况且,他不是为了避免被忌惮故意这么做,他这个人从起兵时开始就是这样的性子。他性格有些孩子气,可是又知道自己的不足,能看到他人的长处,并且愿意承认自己不如这些人,光是这一点,就是很多名相都做不到的。

  历史上的惠帝野心勃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曹参却整日喝酒,惠帝就让他的儿子去试探他,曹参直接面见惠帝,询问他,您觉得您跟太祖高皇帝谁更强?惠帝当然不敢跟他老子去比,曹参又问,那您觉得我跟萧何谁更强?惠帝直接告诉他,萧何比你强。曹参就告诉他,既然咱俩都不如他俩,按着他们的制度踏踏实实的发展不就好了吗?还乱想什么啊!

  能如此劝谏皇帝的人要么就是混吃混喝一心等死的废材,要么就是有大智慧的贤人。

  赵括看着了曹参一眼,又看着身边的扶苏,说道:“还记得我给你说的故事吗?要做大事的人,可以不懂,可是必须要想办法问清楚,若是遇到不懂得就闭上双眼假装没有看到,那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啊!”,他说完,就拄着拐杖离开了这里,走之前,他还示意了一下曹参的方向。

  扶苏若有所思,他看着曹参,问道:“有一件事,不知道您是否可以为我解惑?”

  曹参认真的说道:“请您说吧。”

  扶苏就将赵括告诉自己的杀长安君的事情告诉了曹参,他问道:“我并没有理解大父的想法,请您告诉我吧。”,扶苏尽管是这样说的,可是他并不觉得曹参这个武夫能告诉他什么,扶苏为人正直,倒是没有看不起人,或者嫉妒的念头,他只是有着年轻人的傲气,他自己也没有看透,曹参比自己也年长不了多少,他又如何能看透呢?

  曹参听着扶苏说完赵括杀长安君的事情,他笑了起来,他说道:“太子怎么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呢?”

  “还请您赐教。”

  “武成侯推崇法治,而法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保护百姓,而那时武成侯若是遵守法治,就无法保护百姓,为了手段而损害了目的,这是万万不行的,故而武成侯杀长安君,是为了达到目的而抛弃了以往的手段。如今您的行为都是为了大秦天下,您的行为是手段,而让天下苍生收益则是目的,武成侯这是在劝说您,为了达到目的,以往的手段也并非是不能放弃的呀!”

  扶苏恍然大悟,随即又问道:“可是大父曾说,不正义的手段是无法达到正义的结果的。”

  “是啊,可是正义的手段也有很多种啊,难道武成侯手刃长安君,就是不正义的事情吗?为国除贼,为民除害,我恨不得早生二十年,能够为武成侯驾车来杀死害民的恶贼啊!”

第四百七十三章 兰陵老无赖

  扶苏顿悟了,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长辈的循循教导很难听得进去,反而是同辈的几句言语,让他茅塞顿开,瞬间醒悟,扶苏心里有些明白了,赵括并非是反对他的正义,只是希望他不要迷失采用如何手段之上却忘记了最终的目的,他想起了从前的名家,就是沉迷在了诡辩之中,直到公孙龙子被荀子点醒,随即调整了自己的方向。

  据说,公孙龙子有一位门徒,唤作韩名,在大一统的时候,给了庙堂很多的建议,包括对新事物的准确定义,像新出来的很多词语,都与这人离不开关系,而他也因此深得秦王的尊重,如今在庙堂里与儒家的大佬们吵得最欢。扶苏结合这些事情,心里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

  接下来的时日里,扶苏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他直接离开赵括的身边,前往各地查看,他在地方上抚恤百姓,赏赐给百姓们钱财粮食,以太子的身份来亲近他们,并且要求他们有困难直接找自己,若是有官吏为难他们的情况,现在也可以说出来。这个举动,简直就是震惊了会稽的百姓。

  太子啊,这是未来的国君啊,国内地位仅次皇帝的存在,当扶苏完全动用太子仪仗,浩浩荡荡的前往乡野,拜访当地百姓,送给他们礼物钱财的时候,这里的百姓既是害怕又是惊喜,这个时代的人很简单,你尊重他,他也会尊重你。扶苏对百姓们的态度当然是没话说,他没有嬴政那样的傲然,言语里满是尊重与亲近。

  当太子扶持着年长者,在他的随同下观看各地情况,训斥当地官吏,要求他们一心为民的时候,太子扶苏的名望就在楚地开始疯狂的增加,而扶苏也没有将目光仅仅局限在会稽一带。如此过了几天,就连赵康也有些坐不住,扶苏弄出的动静实在有些太大,其实,各国的储君平日里做事都是比较低调的。

  生怕引起父亲的忌惮,没听说过哪家的太子能如此正大光明的拉拢百姓,训斥官吏。

  可是,皇帝是头一个,皇帝的太子也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