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心态,的确是碾压了后世的一些不得志的文人。这位也是一个妙人啊,赵括不在执着与他是否出仕,因为他说的没错,让秦国不要干涉百姓的正常生活,就已经很难了,让他们放任百姓自由发展,大概是不太可行的,法家在秦国占据主流,他们可不会允许,再说了,始皇帝的性格,就不是一个能无为而治的人。
嬴政与历史上的样子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没有再杀死各国的王,也没有羞辱他们,没有将六国百姓当作被征服者来看待,更没有历史上的肆意妄为,对儒家选择半妥协,没有烧书,没有动用各地百姓来做大工程....即使如此,嬴政骨子里的一些东西还是没有改变,无为而治?不存在的!
若是在扶苏登基,这一切反而可能实现。扶苏的功利心,或者说对成就没有那么的着迷,他更加希望看到天下富裕,百姓安乐的场景,在那种情况下,他选择黄老学说来恢复民力,赵括是完全不奇怪的。赵括就将话题从老人本身延伸到了他的学说上。谈起了学说观点,老人就有些激动了。
老人的学说和赵括的学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有冲突的地方,在谈到该让百姓休息,给与他们足够的修养时间,减轻税赋徭役之类的时候时,两人犹如亲兄弟,恨不得握着对方的手,知己难寻,可是当他们谈论起了无为而治的时候,两人就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百姓不能自己来管理自己,若是百姓们能管好自己,那还要庙堂有什么用呢?庙堂服务于百姓,修建道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这些组织,管理都是庙堂所拥有的权力,按着您的说法,天下百姓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只管着耕作与纺织,那社会还能发展起来嘛?若是没有庙堂来执行自己的职能,百姓们又如何能过上好日子?!”
“道家有种学说,我将其称为无庙堂主义,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错误的!”,赵括指着面前的老人严肃的说道。
“社会的推动在与人本身,并非是庙堂,人自己的发展同时就能带动社会的发展,没有过多的干涉,百姓过的富裕了,自然就会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至于您说的庙堂的职能,我只能说,无为并非是没有作为,只是不多干涉,像徭役,税赋,战争,工程这些....您这是偷换概念,将减少干涉称为不干涉,您本身的论点就是错误的!”
“好,既然您提到论点这个问题,那您所说的减少干涉,到底是减少到什么地步呢?按着您方才所说的,国家不干涉地方,那会导致中央集权不够集中,会引发地方的叛乱,会引发七王...咳咳,地方的实力会超过庙堂,还容易形成地方门阀巨族,法制混乱,国家威信缺失!”
“如此一直施行您的无为而治,让我来告诉您会出现什么情况吧!!”,赵括站起身来,认真的说道:“在国外,会出现强大的敌人,他们会趁着王朝军事实力下降,不断的进行骚扰,甚至会引发一场更大的战争!按着您所提议的分封,地方的诸侯变得富裕,强大,任免自己的官吏,拥有自己的军队!这迟早会引起国内的叛乱!”
“地方上如果不做出限制,豪强出现,压迫百姓,您觉得庙堂的约束是在保护百姓还是在伤害百姓呢?!”
“不对!”,老人气呼呼的站起身来,他说道:“无为而治的基础是在战争停止的基础上进行的,国家保留着强大的常备军队,地方又如何能超过庙堂?外敌又怎么敢入侵边疆?而您所说的豪强问题,在减轻田租,轻徭薄赋的基础上,百姓们都能过的较为富裕,即使出现了几个大富户,也不会对百姓造成什么太大的危险...”
“呵,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赵括冷笑着,训斥道:“您说的荒谬啊!您既然熟读老庄,怎么会不知道矛盾是社会的基础,有矛盾就会有战争,我厌恶战争,却也没有办法停止所有的战争,您说的制度,只能适合在战后的三十年内施行,再往后,就得废除,否则就会造成国家的虚弱!”
“况且,就是要施行,也得要进行改变!”
两个老人足足吵了一个晚上,戈数次惊醒,他很害怕这老人会将自己和君侯给赶出去,可是到天亮的时候,两人睡下了,起来之后,两人完全没有昨日争吵的样子,笑呵呵的吃了饭,又说起了一些趣闻,当天色渐渐变黑的时候,两人严肃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再次开始了争吵。
戈却是一个字都听不懂!
第四百六十七章 陈胜吴广又何妨
两个人从无为而治开始争吵,随后又从哲学领域吵了起来,两人都是坚定的认为人本,可是两者的人本又有些不同,赵括相信人的力量,主张人的价值,认为一切制度和政策的制定都要以人为主来进行考虑,而刑法的处置对象也是以人为主,要以尊重你作为人的权力的基础上进行审判之类的。
老人同样是如此主张的,他吸收了荀子的自然没有自己的想法,人要靠着自己来解决事情的主张,在此基础上又延伸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两人的主要差异,则是来自于人和人类社会的不同看法。赵括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他训斥老者的“减少人与人之间交流联系使社会稳定”的说辞。
人类社会不是抽象的单个人的机械相加,而是由处于现实活动中、现实关系中的社会的人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是从总体上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观点。离开这一基本观点既无法理解人,也无法理解人类社会。
当然,这种的争吵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两人都是受益匪浅,赵括从老者那朴素的黄老思想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老者的思想或许很原始很简陋,可是这并非就是说他的思想里没有可取之处的,而赵括的思想虽然成熟,却大多都是直接从后世借鉴而来的,缺少了中间的一些重要辩证过程。
他们从哲学领域一路谈到了天文,日历,在这些方面,赵括就有着碾压性的优势了,他能认真的给老者解释各种不同的天文现象,以及大自然的活动之类。赵括说起了球体,引力,重力,乃至是月球,太阳等这个概念,老者那朴素的天文观念不堪一击,在这领域败得一塌糊涂。
可是这还真的不能怪老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