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了,蔡出心里也不好受,辛辛苦苦的准备了那么久,结果就这样翻车,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啊,蔡出想了片刻,说道:“他似乎很想让你沿着颍水一路北上,前往陈县,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军队在项县...在我的故土上。”,项燕眯着双眼,沿着颍水北上,所能经过的县城只有一个项县,项燕生长在那里,他很清楚那里的地理优势,那里的确是一个适合伏击的地方...项燕心里有些恼怒,这是对失去故土的愤怒,也有一些不甘心,他问道:“若是他驻扎在项县...或选我们有机会歼灭他的军队?”
“您想要怎么做?”
“将计就计,他想要让我们中伏...那好,我就顺从他的心意,中一次伏击...”,项燕眯着双眼,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而在此刻,在树林之外,则是潜伏着几个秦人,他们看着蔡出走进密林,就不敢再继续跟着,急忙有人悄悄离开这里去传递情报,而其余人则是继续潜伏下来观察。
项燕在有了想法后,不敢耽误,因为他要扮演好一个狂热将军的形象,他现在不知道事情已经失败了,他要去陈县接手当地的城池,所以要迅速,不能有任何迟疑...他要让赵括相信,自己的确是中了他的计策,这样才能让他安心...故而,天色刚刚亮,楚国军队就大批的走出了密林,朝着陈县的方向开始了急行军。
项燕的将计就计,是将军队分成了两批,前后前进,前军稍快一些,后军就要满上一些,等到靠近项县的时候,项燕就要带着后军做好准备,在道路上做好伏击,前军遭受伏击后溃逃,将追击的敌人引到自己的伏击圈内,以此完成对敌人的歼灭战,项燕觉得自己熟悉项县周围的地形,也算是信心满满。
毕竟是在自家门口打仗。
为了迷惑赵括,项燕要求前军不顾及体力,全力前进,反正他们是要扮演溃兵士卒的角色,不必顾及那么多,他也没有再隐藏自己的踪影,赵括已经被抓住,陈郡被拿下,自己就不该再偷偷摸摸的行军了...项燕想好了所有的一切,就沿着颍水,朝着陈县的方向飞速的前进。
在这期间,“樊於期”甚至派人来拜见项燕,催促他快些行军。
项燕自然是格外的开心,告诉使者,让他放心,请他快马返回,告诉樊将军,自己四五天之内就能到达,请他做好讨伐南阳的准备。
当楚国军队一路朝着北方行军了三四天后,前军忽然停了下来。
项燕一直都是后军与前军拉开距离,跟随着前进,如今看到前军忽然停下来,项燕也是非常的惊讶,他急忙派人去询问情况,就在他的使者刚刚出去后不久,从前军的方向传出喊杀声,一时间,长期行军的前军,猛地崩溃,开始朝着四处逃亡,喊杀声四起,战鼓阵阵作响。
项燕懵了,这是遇到了赵括的军队??
赵括在这里伏击??
这里是平原啊!!
哪有在平原搞伏击的?这还是伏击吗?就是光明正大的等着自己到来??赵括你会打仗吗?!
赵括怎么会这么快?
他为什么会在这里??
项燕心里有一万个困惑,只是,项燕根本没有去思索的机会,前军惶恐的朝着后军的方向逃离,他看到秦国的战车军队驱赶着他们,朝着自己的方向杀来,而项燕先前判断敌人在项县伏击,故而他的后军根本就没有做好设伏准备,原先的反伏击战,变成了一次正面遭遇战。
而楚军这方,却是长途跋涉,精疲力竭的军队。
看着秦国的战车驱赶着楚国溃兵朝着后军冲锋而来,项燕只能咬着牙,让军队迅速列阵,迎击面前的秦国军队!
而在此刻,手持长矛的辛梧看着站在一旁指挥着军队的赵括,眼里满是星星,什么伏击啊,赵括从来就没有想过打伏击,蔡出离开后,赵括就带着军队急行军,迅速来到了这陈郡边境,在得知楚国军队朝着陈县方向杀来的消息后,他就带着军队在这里休息,等待着楚人到来...
此刻的辛梧,对赵括可谓是五体投地。
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圣
秦国与楚国的军队在颍水边的平原相遇,赵括根本不给对方任何思索的机会,战车作为先锋,直接朝着敌人就冲了出去,而步兵们则是跟随在战车的身后,按着战车所撕开的缝隙来进行突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指挥办法,可是熟悉这办法的人,却能将其玩出花来,就比如赵括。
他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仗,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可以说,在熬死了白起,魏无忌,廉颇,蒙骜等一系列名将之后,如今的赵括,完全有资格站在名将之巅,当然,还有王翦,李牧,乃至赵康这些人也都不差,只是在天下人看来,这些晚辈与赵括这个前辈肯定还是有些差距的。
就拿如今的这场战争来说,项燕应对的很快,他在知道赵括的心思之后,就放弃了前军,因为前军根本就没有任何战斗力,原先就是由军中老弱所组成的,无法承受太久的进攻,他将心思都放在了后军身上。楚军缺少战车,大多都是步兵,为了应对秦国的战车,他急忙组织盾手和长矛手组成了第一列,以弓弩手来辅佐他们,并且急忙开始将自己后方的粮车往前移,横着来抵挡冲击。
可以说,项燕做的很出色,寻常将军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做出安排,只可惜,他的对手也并不是一般人,赵括指挥战车的时候,总是有种廉颇的身影,赵括不仅在学术吸收百家之长,成为杂家集大成者,同时,在战术上,他也是几乎学会了同时代诸多将军们的特色,融会贯通。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倒卷珠帘,以战车驱逐敌人的士卒来冲阵,是否很眼熟呢?没错,这是白起最拿手的打法,白起能找到各种机会来瓦解对方的阵型,赵括在与他碰了几次之后,也学会了这样的办法,主要就是靠战车的威慑力,同时又不能将所有人都斩杀,比起杀死敌人,用他们来冲阵引起混乱的成效更大。
另外,赵括每次瞬间出击,带上几天的干粮,在敌人没有反应之前给与致命打击,是否也很眼熟呢?这是某个魏国酒徒的拿手绝活了,靠着迅速的行军速度和杰出的战场嗅觉,这位酒徒总是能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而在对战车的指挥上,赵括更倾向与廉颇的指挥艺术,合理的运用战车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