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4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何一种文字,看到那文字的简易程度,他大概能猜测出来,这是按着自己所编订的文字重新修订的更简略文字。

  李斯不由得颤抖了起来,这怎么可能呢?

  他就看了几眼自己的那种新字体,然后就在其基础上再弄出了一套??

  这真的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吗??

  就是他自己,编订这套文字也是耗费了很长时间,其实,他在心里已经构思了很久,难道他也是构思了很久??不对啊,这新文字,显然就是在自己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难道秦王之前就给他看过自己的字体?不对啊,大王看起来也是如此惊讶,李斯强忍着心里的惊惧,方才看向了第二张纸。

  第二张纸上的文字,他就几乎认不出来了,这似乎简略的有些过头了,李斯认真的看了片刻,他惊醒了过来,这是自己方才看到的那个版本的节略版,也就是说,他看到自己的文字之后,改进了一次,然后在其基础上又改进了一次??李斯坐不住了,他急忙站起身来,看着面前的赵括。

  赵括认真的说道:“这两种文字,是不是更适合推广?”

  “其实我比较喜爱第二张纸上的,可是这与如今的文字差别太大,就怕短时间内会引起混乱...不过,文字作为一种工具,还是简略一些最好,天下人太多,如果要让他们都能运用这样的工具,太过复杂的文字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浪费纸张,还浪费笔墨...”,赵括看着李斯,问道:“您觉得呢?”

  “我..我...”,李斯此刻还没有反应过来,脸色呆滞。

  他感觉自己的脸都被赵括给打肿了...自己还因为迅速的创造出一个新文字而沾沾自喜,结果赵括当头一棒,在短的离谱的时间里创造出了两种文字出来,意识到赵括还在等着自己的回答,李斯情不自禁的点着头,说道:“对,您说的很对,的确是这样的。”

  不只是李斯,就是嬴政,此刻也说不出话来,他是知道父亲很有才,可是没有想到居然夸张到这个地步。

  赵括忽然发现,自己似乎有些打击到李斯,他急忙站起身来,认真的说道:“其实,这个想法我很久之前就有了,一直都在构思,今日方才拿出来,您在这个年纪能做出这些事情,实在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听到赵括的解释,李斯和嬴政都是半点不信,这怎么看都是李斯的那套文字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还构思了几十年...

  李斯似乎明白了武成侯的用意,他这是在用实际行动来告诉我,做人要谦逊,不能张狂吗?

  李斯朝着他大拜,说道:“感谢您的教诲。”

  赵括看到李斯这模样,觉得自己说的似乎有些不对,可是他也没有办法解释,总不能说这是几千年里所改进出的文字,我只是抄出来给你们看的。不过,似乎这样也不错,李斯这个人,的确是很有才能,非常的有才能,在执行的方面,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不过,想到他后来的表现,这个人的野心也不小。

  他很渴望权力,地位,这样的一个人,敲打一下也是好的。

  赵括抚摸着胡须,感慨道:“您能明白就好啊,我知道您是个有才能的人,可是要有与之匹配的德行啊,您的老师荀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故而在千年之后,人们还是会记着他的才干。您将来肯定是秦国的大臣,有功与社稷,可若是没有相应的德行,这会毁掉您一生的成就。”

  李斯再拜,他对赵括,已经是彻底的服气了。

  嬴政再次让他们两人坐下,随后商谈起新文字的事情,李斯和赵括都觉得,改革这件事可以慢慢来,可是嬴政不这么觉得,嬴政的看法是,任何一件事,既然要做,那就做到完美,做到最好,既然有了最简略的文字,很容易推广,那又何必浪费时间呢?趁早的去推广,让各地的人学习,然后用它来代替如今的官方文字,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其实嬴政一直都是这样的性格,既然要做君王,还做什么皇,要做什么帝,就要做的极致,做皇帝。既然要开疆扩土,那怎么能至于六国,所看到的地方都要给他打下来。既然要修建驰道,那怎么能只修建咸阳到关外呢?干脆就修全国的驰道,既然要造皇陵,怎么能弄得简单呢?那就做个最好的,前无古人的...

  这样的性格造就了始皇帝的复杂,也缔造了他的功与过。

第四百零四章 卫霍

  “大父!”

  “哎~~”

  赵括笑呵呵的抱起了小扶苏,两人蹭了蹭脸颊,赵括真的是非常的喜爱自己的长孙,扶苏同样如此,格外的喜爱大父,大父乐呵呵的,对他非常的宠爱,不像父亲那样严肃。随着小扶苏渐渐长大,嬴政对他的要求也就愈发的苛刻,甚至不再像从前那样的宠爱他,当然,这也是正常的。

  此时的观念大多如此,因为嫡长子往往都是继承者,故而父亲对他们的要求会比较苛刻,反而是对那些庶子,倒是不会那么严厉,故而赵括从前看到的很多穿越成为庶子然后受尽家人欺辱的情况,是很少会出现的。这个时代非常看重对继承者的培养,故而嫡子很小就要开始接受各方面的教育,就包括道德礼仪。

  而父母也常常会偏爱年幼的孩子,对嫡长子则十分严厉,只是希望他们能尽快成长起来。扶苏还很小,可是父亲就已经开始冷淡的对待他,见面就会教育他一些道理。当然,赵括是不会这样的,教育归教育,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呢?他对扶苏就是百般宠爱,扶苏也就常常逃到赵括这里。

  嬴政倒是有些生气,认为赵括这样的行为不利于对继承者的培养,而每当这个时候,赵括就会骂他,我当初也没有这样对你,怎么没有影响到对你的教育呢?

  小扶苏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孩子,他继承了母亲的那种善良,他不喜欢舞刀弄剑,也不太喜欢赵康讲述的那些战争故事,他更喜欢听大父将他抱在怀里,讲述一些贤人的趣事。他是全家的宠儿,连善,也是非常的喜欢他,总是想要带着他出去玩。小扶苏也从不惹家里人生气,非常的听话,懂事。

  赵括每次看着他,就会情不自禁的看着赵康,然后发出一声无奈的长叹。

  赵康成家之后,倒是有了些变化,起码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吵着要进山狩猎,不会因为一时兴起就去做事。赵康也正式分家,住在了赵括的对门,他的妻唤作韵,看得出,王家人是想要让她变成一个精通音律诗歌的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