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奸杀了李园的女性亲属。在宣泄了自己的愤怒后,公子负刍赶忙去控制王城内的军队,负刍提着李园的人头,这人头在楚国的各地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听闻令尹被杀,士卒们只是惊惧,也没有要复仇的想法,负刍随后指责李园的罪名,以及楚王的出身,公子负刍有勇武的名气,将领们非常的喜欢他,在几个将军的支持下,负刍成功策反了不少的军队。最后,他找到了大将项燕,项燕是黄歇的亲信,故而李园上台之后,罢免了他的位置,还几次想要将他杀掉。
只是项燕在国内名望太大,群臣都劝说李园,李园无奈放弃了杀死他的想法。
项燕在心里非常的怨恨李园,负刍提着他的头颅拜访项燕的时候,项燕非常的开心,他大笑着,指着李园的头颅骂道:“你这秦国的恶犬,活该你有这样的报应!”,项燕的加入,让公子负刍彻底收复了军队,项燕在楚国军队的名望非常的高,负刍就让他统帅军队,在掌握军队后,在门客的簇拥下,负刍大摇大摆的冲进了王宫里。
刚刚登基三年的楚王悍,并不像他父亲祝福的那样彪悍,他很瘦小,体弱多病...可是楚王和黄歇都非常喜欢他。负刍浑身是血的走进了后殿的时候,对王宫外的情况一无所知的楚王,被内侍带着来接见负刍。楚王看着血迹斑斑的负刍,大惊失色,他急的咳嗽了起来,连忙问道:“兄长?您这是怎么了?”
“您无碍吧?”
负刍冷笑了起来,“我自然无碍...我可是帮了你大忙啊...”,负刍说着,便将手里已经发臭的人头丢在了楚王的面前,楚王仔细一看,吓得魂飞魄散,浑身颤抖着,说不出话来。负刍一步一步走到了楚王的身边,低着头,看着他,问道:“您觉得怎么样啊?”
“这是..这是令尹?”
“是啊,这是李园的头颅。他不听我的话,所以我杀掉了他。”
楚王更加害怕,看着面前的兄长,哆嗦着说道:“我害怕。”
“你当然会害怕...因为你根本就不是父亲的儿子,你只是黄歇的孽种而已。你没有楚王该有的胆魄,没有楚人的勇气,你不配担任楚王!!”,负刍越说越是激动,一步一步的靠近,逼得楚王不断后退,楚王瞪大了双眼,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叫道:“您在说什么...”
“呵呵,来人啊,将这孽种抓起来,关进牢狱!”
负刍挥了挥手,就有门客扑了上来,将楚王按倒在地面上,拳打脚踢,瘦弱的楚王怎么能忍受,顿时晕厥在地面上,内侍们惊惧的看着负刍,不敢说话,负刍大笑着,又吩咐道:“找个囚犯将他杀了...还有犹,派人把他也杀了...”,门客们就抓着楚王走了出去,负刍看着这诺大的宫殿,缓缓坐上了上位,看着下方,再次大笑。
楚王三年年末,负刍杀死了楚国令尹李园,诛杀他全族,又杀死了楚王悍,杀死了弟弟犹,以最快的速度除掉了两个有继承权的兄弟,随后成为了楚国的王。楚国的贵族听闻负刍的行为,自然是非常的生气,不是因为他杀死了李园,而是因为他弑君,可是负刍也有自己的理由。
楚王悍是黄歇的儿子,不是楚王的儿子,他必须要死。
木已成舟,加上有将军项燕支持他,地方贵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件事。在原本的历史上,负刍一直等到了楚王十年,楚王悍病逝,他期待自己成为楚王,结果登基的却是弟弟犹,负刍大怒,召集门客杀死了李园,又杀死了楚王犹,从而登基为王。可是在历史发生变动之后,负刍没有继续等下去。
负刍的叛乱,让秦国在楚国的经营化作乌有,秦国与楚国的关系正式破裂。
负刍对秦国的态度非常的明确,他要为楚国的先祖复仇,绝对不向秦国低头,他即刻开始召集士卒,让项燕做好对秦国的部署,这一系列的变故,可谓是让天下大惊。吕不韦听闻,先是无奈的长叹,怀念秦国人民的好朋友李园,随即又准备派人去保护后胜和齐王,以免齐国也有人效仿燕丹,熊负刍的行为。
而最头痛的就是秦王嬴政。
因为,他的王后芈茗,就是楚国的宗室。
第三百九十九章 马服山的爱情传说
“瑾!跟我走吧!”
年轻人双手牢牢的抓住院墙,一双明亮的眼眸紧紧盯着院落内的美丽的姑娘,不由得大叫道。正在采桑的女孩被这声音吓了一跳,她抬起头来,看到那挂在自家墙壁的男孩,男孩笑着,眼光照在他的脸上,让他看起来更加...清澈。女孩皱起了眉头,不悦的看着他,说道:“我都不认识你!为什么要跟你走?”
“因为我看上你了!”
男孩笑了起来,他轻易的翻下院墙,站在女孩的面。瑾退后了几步,她打量着面前这个高大的年轻人,随即看向了屋内,大喊道:“父亲!!”
男孩的面色逐渐变得惶恐,看着匆促而逃的大男孩,瑾大笑了起来。
那一天,邯郸的百姓们笑呵呵的看着一位中年男子抡起锄头,气喘吁吁的追着一位年轻人满大街乱跑。
男孩常常会出现在这院墙上,哪怕父亲往这墙壁上放在了荆条,也不能阻挡他。男孩就坐在墙壁上,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周围,将很多有趣的故事讲述给桑树下的女孩,女孩大笑着,认真的听完他的故事之后,女孩就会将父亲喊来。终于,有一天,男孩请求道:“请听完我的话,不要喊你的父亲。”
随即,他紧张的念起了自己刚学的诗。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什么来着?”
“诗都念不好,还想娶我女儿?!”,不知何时,中年人出现在不远处,再次举起了手中的锄头。
从那之后,男孩来的次数变少了,女孩总是在桑树下等着他,他每次到来,都会给女孩念上一首诗,他的进步非常迅速,不只是能念,甚至能写,还为女孩写了很多诗。终于,在一个晴朗的中午,男孩笑着敲响了女孩家的大门,中年人审视着他,这一次他没有再追赶他。
“你能照顾好我的女儿吗?你家境贫穷,甚至没有可以帮助你的亲人...我如何放心的将女儿交给你呢?”
“我不愿意让女儿跟着你受苦,你还是离开吧。”
男孩失落的走出院落,而女孩却拿出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小刀,抵在自己的脖颈上,朝着愤怒的父亲,说出了不嫁给他,宁愿去死的誓言。
他们成家了,可是他们非常的贫穷,男孩孤身一人,没有可以帮助他的亲人,女孩的父亲虽然与女婿的关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