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7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没有限制,楚王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

  在楚王的登基仪式上,李园数次走在了楚王的面前,直到有武士训斥他的这种行为,李园方才笑着放慢了脚步,而他这样举动,使得楚国内一些宗室弟子非常的愤怒。李园也履行了自己与那些贵族们的协议,他将国内的土地赏赐给这些人,又允许他们各自安排心腹来治理地方。

  楚王与黄歇数十年的努力,在四天内就被李园全部毁掉。

  当然,李园也要面对来自国外的压力,最重要的就是来自秦国的压力。

  国内的楚国贵族分为两派,两派虽然都对黄歇不满,可是他们的诉求是不同的,一些激进的贵族对黄歇对秦国采取的低头政策非常不满,他们希望李园能带着楚国收复失地,而其余贵族则是希望能保持如今的现状,不要打破这样的和平,李园思索了片刻,就决定不要打破如今的和平。

  吕不韦派遣使者来到楚国,李园便将景阳所收复的寿春外失地献给了秦国,他急着与秦国改善彼此的关系,秦国当然也乐于看到这一点,秦国与楚国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之后,关系终于开始变得融洽,李园甚至还将一位宗室女送往秦国,与秦王联姻。对于这件事,秦国内部的看法也很统一,可以接受。

  秦楚联姻,已经是一种传统了。

  艺有些不开心,她觉得双方都不曾见面,也不知道对方的性子如何,就要让两人成家,这是不太妥当的,可是她并不知道什么是政治...赵括并没有开口反对,因为赵括知道这件事会带来多大的好处。而来自楚国的这位王后,自然也是擦干了眼泪,来到了秦国,她先是要拜访艺,然后再与政举办婚礼。

  只是,这位王后的雅言说的不是很好,秦语更是一句不通,她跟艺的交流出现了些问题。艺笑呵呵的看着这位儿媳,赵括都默认了秦楚联姻之后,艺自然也没有必要继续反对,这位儿媳长得非常清秀美丽,从模样上来看,与艺一样,也是个容易害羞的女孩,她看起来非常的胆怯。

  她起初也不明白,为什么来到秦国,自己就要来这里拜见一位大臣的妻,随行的人告诉自己,这里是武成侯的家,他们曾抚养秦王长大,故而秦王将他们夫妻当作自己的父母那样看待。王后这才明白,艺还是很喜欢她的,或许是她那害怕的模样,让艺想起了自己刚刚出嫁的时候。

  艺笑着留下她来吃饭,用手比划着跟她交谈。

  这让王后有了要学好雅言的决心,王后昔日在楚国的时候,学习雅言时很不用心,这就导致出现了如今的局面,秦王的婚礼,算是洗刷了一些这些时日里的不平静,秦王的婚礼算不上太奢华,可也算是一次盛事了。群臣纷纷来参加大王的婚礼,秦王成家算是晚了一些,不过也正是时候。

  亲政娶亲,算是双喜临门。

  不知为什么,赵括心里忽然就有种释怀,自己的孩子终于也长大了,成家立业,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艺非常的激动,忍不住的落泪,赵括也终于像个老父亲,乐呵呵的与群臣庆祝,暂且的压住了脑海里那些所有不愉快的回忆。赵括也见过了那位王后,王后看起来倒不像是无礼之人,只可惜,她看起来有些沉默少言。

  这样的性格,跟嬴政是否合得来,赵括并不知道。

  但是赵括还是希望他们能和睦的相处,能够白头偕老,对于一个人来说,选对一个陪伴终身的伴侣,这很重要,如今他们的婚姻实在是夹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但是赵括真心祝愿他们能够幸福。

  嬴政看起来,并没有成家的那种激动,他只是平静的微笑着,直到这婚礼结束。赵括还是将嬴政拉到了身边,赵括思索了许久,方才说道:“希望你能好好对待自己的家人...你以后无论想要做什么事情,你的家人都会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不要惹她伤心,不要对她发火...”

  赵括那一天,喝了不少的酒,他也记不清自己给嬴政都说了些什么,只是,嬴政却将这些话都记在了心里,不曾忘却。

  秦楚的再次联姻,对各国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黄歇好费心思的打造出各国联盟对抗秦国的战略,就这样被破坏掉了。而吕不韦需要稳固秦国的外交,他又亲自派遣使者赶往齐国,请求齐王能前来与秦国赴宴。邀请其他国君前来,这是不太好办的事情,尤其是对有不良前科的秦国而言,这种邀请也就更加困难了。

  可如果有一个贪财的国相,那这就不是问题了。

  在吕不韦送出了足够的财物之后,后胜坐在齐王面前,开始劝说齐王赶往秦国赴宴,在后胜的嘴里,这次的赴宴是改善双方关系的重要举措,可以让秦国成为齐国永远的盟友,甚至是可以给齐国带来几十年的和平,齐王听的晕乎乎的,虽然有不少大臣反对,认为秦国很可能会挟持大王,可是后胜拿自己的性命担保,并且指责那些大臣是收了赵国和魏国的贿赂。

  最终,齐王还是决定要听自己心腹的劝谏,就像母亲曾说过的那样,君王要听取谏言,不能逼走贤才。

  齐王决定赶往秦国赴宴。

  齐,楚两国都放下了对秦国的戒备,决定在随后的战事里束手旁观,看着秦国更好的完成吞并三晋的战略,而魏,赵两国,此刻就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魏国,魏国在这些年里的连续战败之后,领地少的可怜,找不出一个可以统帅士卒的将军,养不活自己的军队,他们已经被秦国掐住了脖子。

  而赵国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联军不能再给赵国运输粮草了,秦国如今的进攻,赵国虽然能击退,可是每一次的战争,都让赵国遭受粮食的危机,百姓们因为饥饿逃离,赵国可以动员的士卒越来越少,耕地越来越少,陷入了一个恶行的循环,赵王也看出了这一点。

  他想要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包括更新农业技术,推广牲畜,减少百姓的负担,减少贵族的土地,赵王施行了一系列的办法,来让赵国走出粮食危机,为了应对国内贵族的不满,李牧带着士卒虎视眈眈,赵王依靠着这把锋利的宝剑,总算是完成了初步的办法,又免去了国内一部分百姓的兵役,允许他们安心的耕作。

  而在燕国,刚刚回家的太子丹,则是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