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秦国少了一个名将,也是因为他又少了一位支持者。当赵括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他也是亲自登门为蒙骜哀悼,他跟这位蒙骜将军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双方的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
蒙骜为人谦逊,还曾数次来拜访赵括,向他询问一些战争的事情。
赵括不敢说是指教,只能说是跟他交流,总结自己的作战经验。
旧的时代在消逝,消逝的不只是六国,还有秦国。
.......
赵王在得知蒙骜的死讯之后,显得非常的开心,他即刻大摆宴席,犒劳群臣。在这些年的战事里,赵国只有在燕国和魏国的身上弄到了些好处,而在面对秦国的时候,赵国却没有反击的力量,双方的实力差距正在被逐步的拉开。赵王这次设立宴席,也不只是为了犒劳群臣,他还有更深的想法,他需要群臣们为他想个办法。
已经坐了五年王位的赵偃,与刚刚登基时候的自己相比,也是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五年的时间来看,赵王偃做的还不错,随说他逼走廉颇,犯下了致命的失误,可是在其他方面,还是很不错的。他重用李牧,全力的支持李牧,任何人都不能在他的面前诋毁李牧,在短短的五年里,李牧为赵国操练出了十五万精锐的士卒。
这些士卒都是由李牧亲自操练,出身边塞,为人悍勇,李牧相信,这些士卒就是遭遇秦人,也能打得有来有回。
李牧练兵,让赵国在武力方面再次强盛了起来,一跃成为了仅次秦国的强大国家,燕国和魏国的压力也就更大。可惜,光是有士卒还不行,还得有充足的粮食,粮食问题是困扰赵国的最大问题。赵国原先出产的粮食还是充足的,在长平之战,国内的耕地被荒废了三年多,赵国多年的积累都用掉了。
从那之后,赵国就陷入了一个窘境,国库再也没有充实过,每年的战事没有停止过,国力也一直都没有能恢复过来,那一次的战争,打掉了赵国的所有积蓄。赵王偃有着很大的抱负,他认真的思索过,想要让赵国真正强盛起来,还是需要不断的兼并,而这种兼并又需要秦国不去干涉。
群臣坐在赵王的身边,对于赵王设宴这件事,他们也没有怎么反对,当今赵王还是不错的,他能做到赏罚公正,不会忘记对出征将士的奖赏,也会严惩一些贪赃枉法的小人,郭开都因为赵王的这种变化而不敢随意的作恶,收敛了自己。虽说先前赵王执意让一个娼妓成为自己的王后,引起了群臣的不满,可这也都过去了。
赵王笑着拿着酒盏,他认真的说道:“寡人有一件事想要告诉诸君。”
群臣抬起头来,认真的看着他,赵王这才说道:“寡人通读《马服书》,从中寻找能让国家强大起来的道理,寡人发现,秦国的军功制,是最能鼓励耕作的办法...寡人想要在赵国建立一套关于耕作的爵位制度,给与国内的农夫爵位,能种出更多粮食的人,可以提升自己的爵位,另外,在国内举办各种大比,优秀的人得到赏赐,不优秀的受到惩罚...”
赵王只是说了个开头,这才说道:“赵国的粮食不是很充足,寡人希望诸君能拿出更好的提议来。”
“今日,坐在这里,我们并非是君臣,我们都是朋友,无论你们说了什么样的提议,寡人都不会生气!诸君可以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群臣思索了片刻,这才有大臣站起身来,看着赵王,严肃的说道:“王室公室,国内贵族封君所占据的土地,实在太多,很多的百姓成为他们的雇农,为他们所耕作,他们只能得到一些可以糊口的粮食,他们也不肯像为自己耕作那样的卖力,包括上君您,您名下的耕地也很多...我认为,必须要释放这些雇农,让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土地。”
“规定这些王室公室,不许拥有太多的耕地,不许逼迫百姓成为自己的雇农...”
大臣大声的说着,赵王皱着眉头,迟疑了片刻,忽然,他笑了起来,他点着头,说道:“好,您说的很对,就按着您所说的去办!”
“来人啊,赠百金!赠十羊!”
“还望诸君能畅所欲言,寡人绝不怪罪!”,赵王赏赐了方才的大臣,方才继续说道,群臣看到这一幕,也就纷纷起身,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
与此同时,在城外的校场上,将军骑着骏马,正在马背上飞奔,就在骏马狂奔的过程之中,将军引弓射箭,箭猛地穿透了远处的木靶,险些射穿了其后的士卒。士卒被吓了一跳,将军大声训斥道:“不要站在那里!!”,士卒这才连忙跑开,将军又试了几次,他的箭术精准而又有力。
等他气喘吁吁的从马背上下来的时候,年幼的公子嘉,却已经站在了一旁,眼里冒着星星,崇拜的看着他。
“武安君...您不说自己有伤,不擅射术嘛?”,公子嘉问道,骑劫看着年幼的公子,他说道:“臣的确是受了伤...故而只能射中三十步...”,公子嘉咧嘴笑着,问道:“我能试试吗?”
李牧凝视着面前的公子,摇着头,有些肃穆的说道:“您就不该在这里,您还年幼,若是出了事,我没有办法跟上君交代...”
公子嘉摇着头,认真的说道:“您说的不对,父亲让我读《马服书》,我看到书里说,想要管理耕地的官吏,就必须要知道耕地上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想要指挥军队的将军,就必须要知道士卒们的情况,我将来要治理整个赵国,我是要知道赵国所有的情况的,我去了耕地,百姓们很苦,每年还要不断的操练...”
“昨天有几个士卒饿倒了,我得给父亲说,在这样的操练下,必须要让前来的百姓们吃饱肚子...”
听到马服书,李牧就变得有些不自然,脸色愈发的难看,自从得知马服君出兵韩国,阵斩廉颇之后,李牧就变得有些沉默了,他的那些心腹,最能感受到李牧的这种变化,将军看起来精神恍惚,甚至他们第一次看到他醉酒的模样...李牧整个人都消沉了很多,可是他平日里所做的事情,并没有改变。
李牧在赵国,深受众人的敬佩,可能是因为他的勇武,也可能是因为他对士卒百姓的呵护,李牧是不太一样的将军,他不是个纯粹的将军,他会常常帮助那些无助的百姓,他会拿出自己的赏赐来救济各地的灾民,哪怕是在遇到蝗灾的时候,李牧也是带着士卒们,高举着火把,开始了与蝗虫的战争。
他日夜不休,杀死了很多的蝗虫,当士卒们因为蝗虫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