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计算出的人口是在一百二十多万。
实际上,人口要远超这个数,而大多家臣和没有耕地的人没有被计算在内,赵括预计当初的韩国户籍可能是在两百万以上,在经历了多次的灾害,逃亡之后,秦国重新登记,反而是登记出了一百八十多万人,这就很让人纳闷了...作为华夏的中心,人口最密集的国家,拥有着这样的人力,却发动不了十万人参与战争。
当然,这庞大的户籍人数里,大多都是老人,孩子,妇女,这些不能参与战争的人是要多于青壮年的。
启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这一路上,他一直都在询问着,讲述着自己的困惑,启皱着眉头,问道:“老师,韩国明明有着充足的耕地,强劲的弓弩,锋利的宝剑,充足的人力,却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虚弱呢?都说韩国的虚弱是因为他四面都是强大的敌人,可是当初,韩国灭亡强大的郑国,虎视群雄,这又是为什么呢?”
“唉...在君王统治国家的情况下,君王本身的素质是影响国家兴盛最大的因素...就是强大的秦国,若是遇到昏庸残暴的君王,也一定会变得虚弱...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故而想要让国家变得强盛,就限制君王的权力,不只是君王,要禁止由一个人来完全的统治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是让百姓来作主,不过,现在只怕还是做不到的。”
“故而要想办法来提高百姓的个人修养,并且做到权力的平衡,不至于让一家独大。”
启非常认真的听着,老师所说的虽然有些骇人,可是启已经习惯了,老师总是如此。两人边说边走,当他们来到了新郑门口的时候,赵括忽然注意到,有个半大的孩子正站在城门内,看着远处,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看着孩子那彷徨,无助的模样,赵括让启停了车。
在启的扶持下,赵括缓缓走到了那孩子的面前,他温和的笑着,这才用标准的韩语问道:“孩子,你在这里做什么?”
这孩子看起来很有礼貌,面对长者的询问,他先是俯身行礼,这才说道:“我在这里等待我的父亲。”
“你的父亲去了哪里呢?”
“先前,父亲说有事要外出,随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我询问母亲,可是她不肯说...我就在这里等着父亲回来。”,孩子认真的说道,赵括心头一颤,许久都说不出话来,过了许久,他才问道:“孩子,你的家在那里啊?我先送你回去吧。”,小孩纠结了片刻,这才倔强的说道:“多谢您的好意,我还是想要再等等。”
“那我陪你等吧。”
启一惊,想要说些什么,可是看着老师那和蔼的笑容,却说不出口。
于是乎,一大一小两个人,就在这里等候着,守城的士卒知道赵括的身份,即刻送来了坐席,两人都坐了下来,孩子看着那些士卒们对身边这个和蔼的“大叔”如此的尊敬,心里大概也是有些惊讶,他问道:“您是秦国的官吏嘛?”
“是啊...你讨厌秦国的官吏嘛?”
“我为什么要讨厌秦国的官吏啊...您是做什么官的呢?”
“我就是做些农活,抄写书籍之类的。”
“那我知道了,您是乡野里的典农吧?”
启忍不住的笑了起来,赵括看向他之后,启这才低着头,不敢再笑。
赵括点着头,说道:“是啊...看来,今天你的父亲也没有回来,我还是将你送回家里去吧...不然,你的母亲该担心你了...”
“你的家在哪里啊?”
“就是北城的丞相府,我家就在那里。”
“你的父亲是...张相?”
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轻的秦王与年迈的吕不韦
赵括牵着那孩子的手,带着他返回了他的家。
当孩子将他带进了屋子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准备着做饭,这是一位看起来就很富贵的夫人,她似乎并不擅长做饭,弄得自己那华贵的衣服也变得脏兮兮的,她看到儿子,又看着儿子身边那“秦人”,眼里满是警惕,她急忙朝着儿子挥了挥手,张良跑到了母亲的身边,这位夫人紧紧的抓住他的肩膀,这才看向了赵括。
她的眼里并没有愤怒,也没有敌意,有的只是冷漠和警惕。
“请问您有什么事情呢?耕地我已经全部都交出去了,家臣也已经遣散了...”,夫人平静的说着,赵括还没有开口,张良却是说道:“这位田典说他认识父亲,还将我从城门送到这里...”
“田典?”,夫人打量着面前的赵括,好在赵括穿着并不是很奢华,随行的启也没有走进来,加上他受了重伤,反而是看不出原先的那种气势。她审视着面前的秦吏,方才询问道:“您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呢?”,赵括长叹了一声,这才说道:“我从前是赵人,与张相也算是好友。”
“我今日就是来看望张相的家人。”
夫人看着他,似乎是在分辨他说的是不是实话,看着赵括那真诚的模样,夫人还是选择了相信。既然是已故良人的朋友,她也不能无礼,她悄悄的擦掉了眼泪,这才邀请赵括坐了下来,张良坐在一旁,问东问西的,夫人给他准备了一些饭菜,饭菜并不和很可口,赵括一点一点的吃着。
“请问要怎么称呼您呢?”
“您就叫我赵田典吧。”
“您现在过的怎么样呢?一个人带着孩子,能吃得饱嘛?”,赵括皱着眉头,认真的问了起来,夫人沉思了片刻,这才笑着说道:“一切都很好。”,赵括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请您能告诉我实情,我这刚刚前来韩国,我也需要知道地方的情况啊...”
夫人这才说道:“我的耕地和家臣都被收走了...城内的大户人家,大多都是如此...目前家里没有男丁,我就只能卖掉一些家里的东西,帮着他人做一些纺织的事情...地方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这样,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女人,都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有些家里还有老人的...秦人...”,她开口之后,又停了下来。
“秦人只重视那些可以耕作的人,却不顾其余那些人,是这样嘛?”
夫人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赵括说着,却看到小家伙已经拿出了竹简来,正在认真的读着....他读的正是《马服书》内的第一个篇章,赵括有些惊讶,夫人笑着说道:“良这个孩子,非常的喜欢读书,跟其他的孩子完全不一样,连他的父亲都有些看不下去,要他抽出时机来玩耍...”
“良...张良...留侯张良??”,赵括猛地惊醒,先前孩子虽然说过自己的名,可是他却没有跟这个姓氏联系起来,如今联系起来之后,他方才猛然惊醒,这个孩子就是以后汉朝的留侯张良?赵括所知道的历史并不多,大多都是来自于小说和游戏,而知道留侯这个称呼,还是因为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