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了不少的秦国军队,秦人算是击退了他的进攻,可是对信心满满的赵王而言,没有能打下上党,就是最大的失败。
这让赵王非常的恼怒,他甚至觉得,若是自己让李牧来代替廉颇出征,或许就能打赢秦人。他想要让李牧返回庙堂,让廉颇去守边塞,而庞公和孔斌急忙劝阻了他。他们认为:没有能占领上党,并不全是统帅的问题,赵国的粮食没有对方多,士卒没有对方精锐,甚至连兵器也不如对方。
若是让李牧来担任统帅,这个年轻人没有廉颇那样的稳重,说不定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赵王皱着眉头,坐在上位,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两位大臣,他有些不悦的说道:“寡人并不是不相信信平君的能力,寡人只是觉得,信平君已经年迈,寡人不忍他操劳,所以才想让武安君来接替他...”,听到赵王的话,庞公并没有开口,反而是一旁的孔斌,摇着头说道:“赵国如今需要的正是信平君这样的老将...”
“信平君从不冒进,为人稳重,就是不能取胜,也能将大军安全的带回赵国。可若是武安君...他就一定会跟秦国拼个生死,要么是彻底的占领上党,要么就是全军覆没...赵国目前还需要增加自己的国力,结交更多的盟友。不顾一切的与比自己强大的国家交战,这不是一件好事,请您多考虑。”
听到孔斌的劝谏,赵王终于打消了自己的想法,他继续说道:“秦国派来的使者,想要让赵国送回异人的妻...还说两国可以拟定盟约,互不攻伐...”
庞公这才开口说道:“就派人将异人的妻送回去吧,只是,拟定盟约之类的事情,您就不必在意了,这些都是秦人哄骗您说的话,秦王继位之后,肯定是要最先攻打赵国的,请您让信平君,武安君操练士卒,做好战争的准备。像这样微不足道的事情,完全不值得我们来商谈...”
赵王哑然,过了片刻,他方才说道:“寡人听闻,燕国的剧辛,是一位贤人,他曾编写著作,有《剧子》九篇,又能统帅军队,骁勇善战,而燕王却因为他的战败斥责他,不愿意让他来担任将军,有人说,庞公与他曾是很好的朋友,不知道您是否能将他邀请到赵国呢?”
庞公一愣,无奈的摇着头,说道:“我与剧辛,已经有很多年不曾见面,我也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前来赵国。”
“请您派人去邀请他吧...”,赵王有些激动的说道,“寡人愿意封给他土地!让他成为赵国的封君!”
孔斌看了看身边的庞公,叹息着,没有说话。
庞公点了点头,答应了他。
.........
当荀子来到了新郑的时候,韩王非常的开心,即刻派出了国相去迎接他。
荀子本来是不想要见韩王的,可是张平对他非常的尊敬,他低着头,亲自驾车来到荀子的身边,荀子也没有办法,荀子对身边的年轻人说了几句,这才坐上了车,跟着张平赶往王宫,张平问候了荀子的情况之后,又开口问道:“我听闻,马服君在秦国,我已经很久没有跟他见面,不知道他的情况怎么样呢?”
“他很好。”
“嗯...”,张平点着头,又笑着说道:“在上个月,我的妻为我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良...等他再年长一些,我准备让他去跟着马服君学习...”,荀子对张平还是有些冷淡,只是嗯了一声,荀子不喜欢韩国,也不喜欢张平,甚至这次他本来都只是路过新郑,根本就不想去见韩王。
只是张平就很热情了,他非常的尊敬荀子,甚至还有很多困惑,想要向他请教。
荀子问道:“韩王是如何知道我在新郑的呢?”
“先前就听闻您和公孙龙先生离开了秦国,赶往韩国,后来又听官吏说:公孙龙先生病逝....今天您刚刚入城,守城门的官吏就派人禀告了上君...”
两人来到了王宫门前,张平这才急忙扶着荀子,走进了王宫。
韩王早已准备好了宴席,等到荀子走进来的时候,韩王开心的站起身来,上前拜见荀子,毕竟是一国之主,荀子就是再不喜欢他,也不能对他无礼,两人拜见之后,张平这才扶着荀子坐在了一旁,群臣都有些好奇的看着荀子。韩王坐在上位,笑着说道:“荀子能来到韩国,这是韩国的荣幸...请您多留几天,好让寡人可以款待您。”
荀子还是很冷漠,他当初从赵括那里听得到了不少关于这位韩王的事情,这些事情让他在心里非常的鄙视韩王,他只是随意的点着头,对于其他的事情不管不顾,闭着双眼休息,只有张平,坐在他的身边,向他请教一些问题,荀子喜欢爱学习的人,对于张平的问题,他还是用心的回答了。
韩王举着酒盏,笑着对荀子说:“从前的韩国,征战不断,民不聊生,寡人为了韩国,自愿赶往秦国,忍受着屈辱,担负着重任,成功的让韩国脱离了战事,如今韩国百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寡人的如此行为,可以说是贤明的君主了。”
荀子忽然笑了起来,他说道:“原来您是勾践那样忍辱负重的君王啊!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那么,您如今蒙蔽了秦王,打消了秦国对您的怀疑,麾下也有了像范蠡这样的能人,那您准备什么时候发兵来攻打吴国呢?”
韩王面不改色,深不可测的笑了笑。
“唔..快了..快了。”
等到荀子气呼呼的离开了宴席之后,韩王这才叫来了张平。
“张相...寡人有一个办法,可以让韩国增加百里的土地。”
“嗯?张相?张相??您怎么了?”
“来人啊!!”
第两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离开
当初魏王用七十里的土地将孔斌送去了赵国。
这给了韩王很大的启发,他在想,连一个孔斌都值七十里的土地,那一个荀子又能值多少呢?起码可以让赵国拿出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吧?
可惜,韩王的这个想法,遭受到了国相张平疯狂的反对,张平指着韩王的鼻子,非常无礼的咆哮道:“今天您要是绑了荀子,明天韩国就要灭亡了!”
荀子并不知道,韩王居然打起了自己的主意,当然,因为张平的劝阻,到荀子离开新郑的时候,韩王都没有派人去抓捕他。这让韩王觉得非常的遗憾,可惜了一个可以获得百里土地的机会啊,好在韩王还记得马服君从前的教诲,要多听从国相的建议。在荀子离开新郑之后,韩王又有了别的想法。
张平虚弱的坐在王宫内,其实,张平的年纪并不大,可是从外表来看,却显的比韩王还要年迈很多,这是因为他要处置的政务很多,而且面对的困难也很大,韩国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