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够绕过战场,直接到长平的大后方,将粮食运到战场,这是最为稳妥的办法,秦人怎么也不可能绕过长平罢??何况露城这一带经常遭受秦人的小规模袭击,可到底还是不可能让秦人将利刃插进两侧,守还是能守的。

  就在赵括觉得为难的时候,幸忽然开口说道:“少君,太行的地形,我很熟悉,这就是为什么我也跟着他过来的原因。”,赵括一愣,困惑的问道:“可您不是邯郸人麽?怎么会熟悉太行的地形?您对那里有多熟悉呢?”

  幸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我曾经因为需要躲避一些人,便去太行住了几年,我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的熟悉,每一条道路,我都知道。”,赵括非常的开心,又指着马车,询问道:“你看这样的马车能够通过山道吗?”,幸认真的看了看那些马车,又借来了骏马,一直冲到了最后方,将所有的马车都几乎看了个遍,方才回来了。

  “少君,这些马车是可以通过的,当初也有不少魏国,赵国的商人驾驶着马车从太行经过,那里还有一条商人们开辟出的道路,就在羊肠附近。”

  “对!我知道这件事!”,木子明忽然惊呼道,他说道:“我知道这条羊肠道!当初的确是有不少商贾从这里经过,可是后来,这里被一伙贼人占据,商贾们花钱请周围的县尉们带人几次围剿,也没有能击败那些贼人,到后来,就没有人再敢走这条路了!”

  赵括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我们走这条路,该不会也遭受到贼人的袭击罢?”

  “不会的,请少君您放心吧。”,幸忽然开口说道。

  车队再一次改变了方向,好在这一路上,赵括对于这些人非常的礼遇,而赵括本身在赵国也很有威望,这些驭者倒是没有抱怨,只是唯独那位骑士的为首者,亲自来找赵括,这也是他初次来找赵括,赵括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骑着骏马,赶到赵括的身边,他的声音非常的低沉,他问道:“少君要走山路?”

  “对,我有两位门客,他们知道道路,实在是劳烦您了。”,赵括急忙说道,那骑士沉默了许久,方才说道:“我曾跟随马服君上过战场,秦人非常的狡诈,在离开邯郸之后....”,他或许是不知道该怎么说,犹豫了片刻,赵括会意,问道:“您是想让我听从您的吩咐,由您来指挥全部的门客?”

  “是这样的。”,骑士无奈的说道。

  “好,我听从您的吩咐,您就是让我去指挥,我也不懂如何指挥,这一路上,要多劳烦您了。”,赵括笑着说道,骑士一愣,显得很是惊讶,随后,他也是勉强挤出了个笑容,朝着赵括点了点头,离开了此处。赵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是在默默的观差着这位骑士的一举一动。

  他会详细的给门客们安排出巡视的时间,轮换的人员,他将三百位门客分成了十队,按着五百米的距离,分别从车队的最前方,巡视到车队的最后方,并且每个队伍的命令似乎都不一样,例如最前方的门客就是被他当作斥候来用,他们负责不断的探查前方的道路,遇到生人,必须要急促回来禀告,车队就会停止前进。

  而后方的门客的马匹尾巴上却挂着树枝,他们似乎在破坏马车经过的痕迹,遇到这些不知道的事情,赵括就会去询问他,他最开始还有些拘束,到后来,赵括问什么,他都会认真的回答,他说,有盗贼可以根据车队留下的痕迹来辨别物资,护送人员的信息,所以他才派人不断的破坏这些痕迹,让他们无法得到准确的信息。

  赵括认真的点着头,将他的话一一记在心里。

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贼寇

  赵国,露城。

  露城是赵国非常重要的门户,具有非常高的战略地位,故而也被称为路城,在战争还没有爆发的时候,这里是非常富裕的地区,中原与北方的重要交通地点,赵国的大部分商贾,都是聚集在这里与邯郸两个地方,奈何,自从战争爆发之后,这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有了往日里的繁华。

  赵王让这里的年轻人送去长平,就好像抽掉了这里最后的一丝生机,如今的露城,就是连在城墙上防守的,大多都是些老卒,城池之内空荡荡的,就连孩童的嬉笑声都听不到,不少老人担忧的坐在大门口,在平日里,他们有多厌恶年轻人所带来的喧闹,此刻,他们就有多想念那些吵闹的声音。

  他们互相看了看,摇了摇头,没有言语,没有交流,死气沉沉。

  与秦人的战争爆发之后,从上党逃了很多的韩人,大多数韩人都本想回到自己的国家,而让他们寒心的是,他们过不了韩人的关隘,可能是韩人被秦吓破了胆,驻守的将领说:为了防止秦人混迹在你们之中,趁机骗取关隘,请你们回去罢。

  那一刻,千里迢迢从上党逃到自己土地的韩人死了。

  他们哭的很凄惨,在为自己送葬。

  于是乎,赵国靠近上党的这些城池里,挤满了死去的韩人,这些韩人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生活在赵人的土地上,健壮一些的,也跟着被送去了长平,妇孺之类,有的被买了下来,成为家臣,有的成为了路上的一具枯骨,至于没有什么用处的老人,则是被安排在了城外的一处乡邑里。

  赵国恩赐他们成为雇农,为他人进行耕作,拖着迟钝年迈的身躯,他们挥舞起了手中的农具。

  赵国人说,那些不肯逃离的韩人,都被暴虐的秦人砍了首级,作为军功,这吓得他们更是不敢言语。忙碌了一整天之后,韩人们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家,不,返回了屋子。坐在屋子里,一位老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些屋子里,平日里是要挤着四五个人,老者看着其余的人,方才以一口流利的韩国话说道:“赵括他没有从武安出发。”

  “什么?!”,其余几个老人顿时显得有些急躁,其中一人甚至还说出了秦语,为首者冷冷的瞪了他一眼,方才说道:“不要急,那些粮草不从武安路过,听闻是要从太行经过,我已经通知了乡人,乡人会自己操办的,二三子就不必理会了,就当不知道这些事情。”

  “那我们在这里的布置岂不是就白费了麽?”,其中一人不甘心的问道。

  “不白费。”,那人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此人乃是秦人放在赵国的一位重要奸细,负责露城一带的大小事务,他从来没有想过,作为秦国的大夫,有一天竟会沦落到为赵国的蠢物们耕作农田的地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