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4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1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雎也来参与了武安君的葬礼。

  他与武安君的关系 是非常不好的 或许是因为武安君是王宫内唯一可以改变自己决策的大臣,又或许是因为武安君对他没有什么尊敬,又可能是因为对他的害怕 总之,无论先前的关系有多么的恶劣 在这一天 这种关系也都结束了。范雎站在武安君的灵位面前,他心里却没有想象之中的欣喜。

  他一直都很想杀死武安君,可是他没有等来这个机会,高傲的武安君身上有无数的漏洞,都可以被他所利用,可是,他只要还能听从秦王的命令,能够继续打仗,那秦王就能容忍他的高傲,能放下对他的猜忌。此刻,看着那个骨瘦如柴,紧紧闭上了双眼的老者,范雎的心里,却忽然有种莫名的难受。

  自己在秦国最大的对手,就如此离开了。

  他恭恭敬敬的朝着白起俯身行礼。

  与国内不同的是,六国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就是狂喜,欣喜若狂!白起死了?太好了!

  自从白起成为秦军的统帅之后,秦人便没有输过了,无论是对战谁,无论是对战多少人...当白起杀掉了一批又一批的士卒,当他攻破了一座座的城池,斩杀了一位又一位的将军,诸侯们做梦都会被他所吓醒,白起完完全全的成为了他们的噩梦,面对白起时的那种绝望,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

  无懈可击,没有办法战胜,没有任何的弱点,脑海里只有取得胜利的战争机器,仿佛没有一点的人性弱点,哪怕是面对死亡的时候,也是那么的平静,没有害怕,没有绝望,更没有愧疚悔恨,哪怕在停止了呼吸的时候,还能坦然的说出自己要死了,只是遗憾没有能跟赵括相见。

  赵括最是能体会到那种恐惧的:白起这哥们打了四十年的胜仗,这些年里被他杀掉的将士,比赵国的总人口还要多...哪怕赵括最后是击退了白起,他也是做好了死去的准备,那一战,若不是有廉颇,魏无忌,若不是赵国士卒拼了命,只怕就要被白起打的全军覆灭了....

  白起并不喜欢享受,他得到了那么多的赏赐,可是他从来都没有享受过这些便利,爵位提升之后的好处,他都不曾享受过,他还是吃着粗糙的饭菜,常常待在军营里操练,别人打仗是为了提升爵位,他打仗,只是是因为他喜欢战争,他享受战争。

  当韩王知道了白起的死讯之后,开心的手舞足蹈,甚至还赏赐了国内的大臣们。魏王知道了这件事,也是不敢置信,他急忙派人去打探这件事,又准备军队想要夺回不久前被秦人所占据的城池。只有赵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是悲伤的,他很伤心,如此杰出的贤人啊,居然就这样死去了,到死都没有能跟寡人见上一面。

  楚王的心里,却是格外的复杂,他很想庆祝这件事,可是,他又觉得自己失去了复仇的机会,当初白起一把烧掉了楚王的祖坟,这个仇,楚王从来都没有敢遗忘,如今白起就这样的死掉了,自己却再也没有机会去向白起复仇了。

  赵括正在院落内读着墨家的经典,大概是因为从科技时代过来的原因,他一直都对墨家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因为他在前世里所了解的墨家,是一群科学家,钻研机械,帮助弱小,对抗强大,是有着别样的魅力的,可是当赵括真正开始了解墨家的时候,他还是被吓了一跳。

  墨子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认识论和逻辑学等方面,他的看法实在是太过惊人,他在讲述自己的思想,看法的时候,都会用逻辑学来进行辩证,这让赵括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墨子从不猜测,也从不乱说,他的所有看法,都是有着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辩证。

  在过去曾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兔子是追不上在他面前爬行的乌龟的,因为兔子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那一点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墨子却直接解决了这个命题:他设想有一条线ab,从a端向b端前进,进到全长一半c,则斫去,剩余cb是全长的一半,再如前法取cb一半,剩为全长四分之一,如此取至无穷多次,最后必将到达线的最前端b。

  赵括虽然看不懂这东西,可这不妨碍他的惊讶。

  墨子在墨经上说“力是物体加速运动”,这个他就能看懂了...他又说:空间是一个与时间密不可分的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看到哲学,赵括都惊呆了,这是什么怪物??若是说墨子是一位探求自然的科学家,这又是不对了,因为在人文方面,他有着更重要的学术成果。

  他在逻辑学上提出了辩、类、故三个办法,甚至解决了白马非马的命题...虽然名家并不承认这一点。赵括本以为,墨家最大的贡献是来自于他们发明的那些机械,可是现在才知道,这些学术成果,才是墨家最伟大之处。还有一点,就是墨子的言论与儒家全部都是相反的,无论儒家说什么,墨子都要反着来上一句。

  难怪儒家与墨家闹得如此僵硬,当然,在墨子还在的时候,从他与儒者的对答里可以看出,墨子就是在欺负小孩,通过自己的逻辑学,直接将儒者们说的一文不值,不过,在墨子逝世之后,墨家就没有再发展出什么来了...而儒家却不断的发展,变更,圣贤辈出,像荀子这样的儒者,一个人就可以压制墨家。

  有再好的学说,没有理想的继承者,又能怎么办呢?

  就在赵括津津有味的,反复的阅读的时候,狄忽然闯了进来,他笑着大叫道:“马服君!白起死了!白起死了!”,他这一开口,院落内外的众多门客都是非常的惊讶,纷纷站起身来,看着狄,赵括愣了一下,随即看向了狄,狄看起来非常的开心,他坐了下来,对赵括说道:“白起死了!”

  “我听闻,是秦王和范雎联合起来,下药毒杀了白起!”

  “这不可能!!”,有人大声的叫道,开口的人却是弟子杨端和,杨端和原先正在跟韩非请教问题,忽然听到狄带来的噩耗,顿时双眼泛红,赵括看了他一眼,放下了手中的书。狄还在辩解着:“本来就是如此,我所带来的消息,就没有错误的!”,说着,他看向了赵括,认真的说道:“我听闻,上君准备趁着这个机会,联合魏国,楚国,再次讨伐秦国...”

  赵括没有言语,说起来,对于白起,他心里实在没有什么好感,白起给他带来的,就只有恐惧和绝望,那种面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