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0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括进了院落,虞卿正在内室忙碌的处置文书,赵括没有打扰他,只是坐着等他忙完,虞卿忙碌了许久,这才起身,舒展了身子,家臣才告诉他,马服君一直都在等着他。

  虞卿有些惊讶,急忙起身,走出来拜见赵括。

  无论是田单,还是魏无忌来担任国相,所有的事情还是压在了虞卿的身上,虞卿就像是一个工具人,两代的国相都直接将本该自己来处置的事情丢给了他,虞卿又没有他们那样多的帮手,故而,这位虞卿大概是全赵国最为繁忙的人,从早忙到晚,是真正的“鞠躬尽瘁”,看着他那通红的双眼,苍白的脸色,赵括都有些害怕。

  这也是为什么赵括想要推行新的官职的原因,国相的权力大,责任也大,最初的诸侯国疆域不大,事情不多,让一位国相来负责所有的事情,大概是可以完成的,可是如今,这是要累杀国相...赵国为了分担国相的劳苦,设立假相,可虞卿这位假相就有些惨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范雎那样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的很好。

  楚国的春申君,都做不到这一点,在处理政事的方面,他不如范雎。

  “请您要保重身体啊...不能这样操劳啊..”,赵括有些心疼的说道。

  虞卿笑了笑,说道:“这都是我所应该做的。不知道马服君前来拜访,又是因为什么事呢?”

  “是为了挖掘渠道的事情。”

  虞卿眼前一黑,踉跄了几步,这才稳住身子,有些茫然的看着赵括,沉默了片刻,方才低声说道:“好...请进内室,我们一起来商谈这件事。”

  “算了,您还是早些休息吧...我自己过去了解情况,非,你留下来,帮着虞相处理一下政务。”

  “唯。”

第两百章 武安君与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

  楚国新王都寿春之内,黄歇双手颤抖着,看着手里的刚刚拿到的最新的情报。

  景阳派人来送信,却是告诉了他一件极为荒唐的事情,白起主动释放了那些楚国的俘虏。春申君刚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以为,白起疯了,这十几万俘虏回到楚国,即刻就能再组织成一支大军,继续抵抗秦人,可是当景阳告诉他,这些人已经心向秦人,毫无斗志,一触即溃,甚至还险些在楚军内引起骚动的时候,春申君这才瞬间明白了白起的想法。

  春申君看向了放在自己身边的那些竹简,马服君的书,他当然也是读过的,这就是马服君所说的思想战?仁义的军队通过宽恕敌人的做法来让敌人知道自己的过错,以此来避免他们助纣为虐....黄歇笑了起来,秦人?仁义之师?想起来都有些可笑,那些眼里只有敌人头颅的刽子手,什么时候也能被称为仁义之师了?

  景阳对这些人的解决办法,简单粗暴,他直接将他们放了回去...让春申君来解决,这让黄歇额头上都冒出了一层冷汗。景阳这事做的不厚道啊,这十几万人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鼓吹秦国,这显然是会造成更大的危机啊,何况,自己前不久才宣传秦军的暴虐,对楚人说那些俘虏已经死了。

  如今他们活着回来,这会让楚国在民间失去公信力,而那些俘虏的宣传,则就会更快的流传在楚国各地,黄歇揉着额头,可是他又不能责怪景阳,若是景阳不这么做,带着一支遇到秦人就投降,或者逃跑的军队,景阳又该如何保护楚国呢?

  黄歇飞速的思索着解决这些事情的办法,最先要做的,就是收走民间的《马服书》,不能再让这种思想继续流传,另外,可以借助各大学派来进行对马服君思想的攻击,至于那些俘虏们...黄歇眯着双眼,心里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事情正如黄歇所想的,在俘虏回来之前,因为黄歇已经定论他们已经死去,故而他们的家人都已经为他们发丧,家里的妻改嫁...俘虏们兴冲冲的回到家里,看到的却是这样的场面,他们非常的愤怒,当家人说:官府说你们已经被秦人杀死的时候。他们的怒火彻底爆发。

  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楚国有六个县城爆发了叛乱,有归来的士卒因为不当言论被官吏抓捕,随即杀官造反...好在,黄歇提前做好了准备,安排在各地的军队,很快镇压了各地的叛乱。楚国民心动摇,众人都在谈论着秦人的仁政,马服君的大一统,以及楚王对他们的欺骗。

  靠近南郡,南阳郡的几个城池内,更是出现了民众叛逃,大批的逃亡秦地的事情,楚国的官吏们无比的惊惧,而南郡和南阳郡的郡守,险些乐晕过去了,什么是仁义之邦啊?能让最为眷恋故土的楚人放弃自己的家乡逃到自己这里来,这就是仁义之邦啊!当地的官吏急忙将这些事情禀告咸阳。

  而同时,这两地的郡守,也是下令好好对待这些楚人,给与他们耕地,甚至还免除了他们一年的徭役...黄歇是再也坐不住了,急忙也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各地开始出现了对黄歇的谩骂,当初大王想要从秦人手里赎回俘虏,是春申君断定这些人已经身死,不肯赎回,还因此而违抗大王的命令。

  这些都是春申君的过错,大王应该惩罚他,罢免他的官职。

  随者这种言论的不断扩散,众人的怒火悄悄从楚王身上转移到了春申君的身上,春申君的门客们纷纷离开,不再愿意为他效力,春申君那可以容纳数百人的大院落,也因此而变得空荡荡的。又有楚国的几位贤人,攻击赵括的学说,认为他所说的大一统,就是让一个国家来奴役其他的国家,楚人绝对不会去当奴隶!

  楚国内无比的动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秦国的使者终于来到了这里。

  楚王和春申君单独的召见了这位秦国的使者。使者年纪不大,是一位年轻人,走进王宫之后,他脸上也没有多少的恭敬之色,只是傲然的朝着楚王与春申君行礼,春申君不怀好意的问道:“您前天来到寿春,为什么今天才来拜见大王呢?难道您来到楚国,还有别的使命吗?”

  使者笑着说道:“我只是太过劳累,所以休息了两天,我从秦国出发,来拜见大王,可是大王的车架行驶的太快,从陈都一路来到寿春,我这一路追赶,实在太过疲惫。”

  楚王当即暴怒,春申君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只是冷冷的看着他。

  使者这才说出了自己来这里的理由,秦王仁义,不愿意看到楚国的百姓流离失所,看到楚国的士卒死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