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候,能否不要...”,他忽然就停了下来,原来侯赢早就躺在地面上,呼呼大睡。

  楼缓大怒,有意训斥,刚刚走到了他的身边,忽然愣住了。

  不对啊,我是秦国的大臣啊,赵人耽误农桑,我应该高兴啊!他又走到了案前,看着案上的竹简,拿出了小刀,对着竹简,皱着眉头,握刀的手剧烈的颤抖着,最后,他长叹了一声,放下了刀,低着头离开了这里。正毫无形象的躺在地面上的侯赢,紧闭着双眼,嘴角却缓缓出现了一抹笑容。

  “他并没有毁掉?”

  “何止是没有毁掉,他的分配非常的在理,而且,他的速度很快,您说的没错,他的确是一个贤人,他有可以担任国相的才能,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轻松,太容易。”,侯赢坐在魏无忌的府邸里,认真的对魏无忌说道。魏无忌饮了一口酒,这才笑眯眯的说道:“他能在秦国担任国相,秦王又不是个庸碌的人,他当然是有才能的。”

  “在处理政务的方面,就是虞卿也比不上他,秦王当初也是因为看重他,才没有杀害他,将他留在王宫里,就连范雎对他,也是非常的尊重,这样的能人,只是养着他,不让他来为赵国出力,那就太可惜了。”

  侯赢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魏无忌这才笑着说道:“请您将他派人将他叫到我这里来吧。”,侯赢这才离去,魏无忌又喝了些酒,过了许久,楼缓走进了魏无忌的院落里,刚刚走进了院落,他就看到了院落里那些倒在地面上的醉汉,这让楼缓有些生气,或许是在秦国呆久了,他对这些所谓豪爽的游侠义士,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

  走进了室内,看到敞开了衣襟,喝的醺醺然的魏无忌,楼缓更是恼怒。

  “来,请入座。”,魏无忌踉踉跄跄的准备起身行礼,楼缓就直接坐在了他的面前,魏无忌笑了笑,方才对他说道:“我本来想要让侯赢来负责秋收的事情,可是他近来身体不适,假相虞卿,又在忙着吏治的事情,我想要让您来负责秋收的事情,您觉得怎么样呢?”

  楼缓并没有半点的惊讶,非常平静的说道:“看来侯赢将今天的事情都告诉您了。”

  “是啊,哈哈哈。”,魏无忌笑了起来,他摇着头说道:“我就知道这些事情是瞒不过您的。”

  楼缓摇着头,说道:“我的才能不足以操办这样重要的事情,还是请您再找别人吧。”,魏无忌却说道:“这并不是要询问您的意见,这是我对您下达的命令,我是赵国相,您是赵国的大臣,难道您不该遵守我的命令吗?”

  “好啊,如果您非要我去做,若是耽误了农忙,酿成了大祸,请您不要责罚。”,楼缓随意的说道。

  魏无忌点了点头,说道:“请您放心罢,我不会责罚您的,我是魏人,赵人缺粮饿死,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您尽管去做,饿死了一万个赵人,我就说死了一千个,若是死了十万个赵人,我就说死了五千。您完全不用担心,我整顿吏治,进行变法,这已经得得起赵王对我的礼遇,至于那些地位卑微的赵人,他们的生死,我并不在意。”

  楼缓深深的看了一眼面前的魏无忌,离开了这里。

  魏无忌这才叫来了自己的一位门客,吩咐道:“他对各地农事的命令,不要急着送出去,送到虞卿那里让他看看,若是合理,那就不必理会,若是不合理,那就隐蔽的将他杀死,再把他藏起来,对外就说他逃回秦国去了。”,门客点了点头,这才领着人离开了,魏无忌继续喝起了酒。

  他忽然看着一旁的门客询问道:“马服君在哪里?”

  “应该是在云中,也该朝着邯郸出发了。”

  “嗯,在他返回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要办妥。”

  “唯!”

  而此刻,赵括却是遇到了一位熟人。一支精锐的云中骑士们,出现了他们的面前,门客们正准备要戒备,狄就看到了最前头的李牧,李牧笑着从马背上跳了起来,急匆匆的就朝着赵括走了过来,而在他的身边,其余骑士们也是纷纷下马,李牧迅速走到了赵括的面前,朝着赵括俯身长拜,说道:“云中郡尉拜见马服君!”

  “拜见马服君!”,骑士们急忙朝着赵括行礼。

  赵括笑着扶起了李牧,又让骑士们起身,只是,在看清了李牧的脸庞的时候,赵括一愣,李牧的脸上出现了一条细长的刀疤,而他正在隐藏的左手,仿佛也受了伤,赵括凝视着他,并不开口,李牧这才笑了笑,对他说道:“大兄,秋收的时候,胡人常常侵扰,我斩获颇多,大小战役四十多次,难免受了些伤。”

  赵括握住李牧的手,李牧的左手被砍断了两根手指,李牧触电般的缩回了手,这才拉着自己的下属来拜见赵括,这些骑士,都是军中的将领,也是李牧的心腹,他们早就听闻赵括的名声,此刻再看到他,自然是格外的激动,穿着最好的甲胄,就连自己的骏马都被刷的发亮。

  赵括想要说些什么,只是,他的视线总是忍不住的看向李牧的断指,所有的想说的话仿佛都堵在喉咙,他什么也没能说出来。

  “大兄,今年啊,我可是没有让一匹胡马越过云中郡!”,李牧自豪的说道。

第一百五十一章 请能退敌?

  楚国的使者来到赵国的时候,几乎是被吓呆了。

  他看到赵地的官吏们亲自在帮着百姓们收割庄稼,甚至亲自驾车来运输粮食。这让离开赵国很多的楚使非常的茫然,因为刚刚经历的战争,各地的百姓们还被痛苦的云所笼罩着,在沿路上,他看到了那些失去故土的韩人,失去家人的魏人,那种浓郁的绝望,化解不开的愁苦,是平原君也无法解决的。

  哪怕是在丰收的季节里,百姓的脸上也看不出多少喜悦,可是赵国不同。

  赵人似乎已经忘却了战争所带来的磨难,在道路上,常常能看到背着篓筐哼着不知名小调的赵人,赵国的庄稼并不比韩魏二国要长得更好,赵人的生活也未必就比邻国更好,但是一种不可言喻的不同,那是精神上的不同,从笑容里,从他们的脸上能够看出那种不同来。

  楚使也不禁有些动容,心里对魏无忌更是看重了一些。

  可是,当楚使与这些赵人谈话的时候,发现他们说的最多的,却不是魏无忌,而是他们的马服君。老人们露出一口豁牙,笑着说道:“马服君曾来过我的家,吃过我的饭。”,孩童们骑着竹马,拿着木棍,通常由最高大的孩子来扮演马服君,其余人都是他的门客将军,他们就在乡野里乱跑,高呼着马服君的大名。

  官吏们非常的客气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