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日?”,狄站起身来,骄傲的说道:“十五日足矣!!”,赵括摇了摇头,说道:“我给您派两百位骑士,十日之内完成,好么?”
狄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方才点了点头。
赵括随后看向了李鱼,他认真的说道:“赵军之内,有秦国的奸细,请您带着诸门客认真的对士卒进行核实,按着他们的乡邑,询问相关的情况,对外就说是要核实军功,拟定奖赏,不要告诉任何人实情,以免影响军心...”
“唯!”
赵括正在吩咐着,司马尚忽然闯了进来,他看起来有些慌张,他说道:“将军!秦人大军围攻武安!!”
赵括险些跳了起来,他匆匆走出了主帐,司马尚跟随在他的身后,赵括询问道:“有多少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围攻的?如今情况如何?”
“据说有数万人,在今日辰时西长城发现了敌人的动静,随后就是武安,李牧派遣了斥候,据说秦人还在修建攻城机械,此时就不知道有没有攻城了。”,赵括已经走出了营寨,来到了长城处,眺望着远处,对司马尚吩咐道:“请您带着本部去往田约那里,让田约与赵互,市三位裨将合兵,以田约为首,您为副将,率三万人前往西长城。”
“让申带着其余各部留守,我会即使调兵填补空缺!”
“若是敌人已经开始攻城,可以发动进攻,夹击秦人,若是敌人没有攻城,不能冒然行事!”
“告诉他,无论输赢,都不能冒然出击,一定要据守长城!”
司马尚一字一句的复述了一遍赵括的军令,这才带着人急急忙忙的离开了此处,赵括目送他们离去,自己却没有起身,在柏仁,他还能自己带着人马进攻敌人,可如今,情况就不同了,如今他要负责的是近千里的防线,他是指挥官,要坐镇指挥部,若是因为武安被围的消息就急忙带人离开指挥部,那就是给白起一个很好的机会了。
站在长城上看了片刻,赵括就回了主帐,这倒不是怕寒冷,而是赵括要写军令,他先是在整体上朝着西长城的防线侧重了一些兵力,好几只驻扎在长城防线上的军队,都需要稍微的移动阵地,若是武安那边出了什么情况,这样就能及时的进行救援,赵括死死盯着面前的舆图。
数百个斥候带着赵括的军令,迅速朝着各处飞奔而去。
而赵括就只能安心的等待着最新的动向,赵括时不时的就走出主帐,看看有没有斥候到来,当他第三次走出营帐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从田约那里前来的斥候,田约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他是赵国的裨将,廉颇将军在临走之前将各将领的情况告诉赵括,他说,这位田约行事格外的谨慎,甚至谨慎的有些过头。
赵括需要他的谨慎,可是又担心他举兵不前,故而安排暴躁冲动的司马尚为副将。
田约的斥候到来,急忙说道:“将军!我部已经出发,前往西部城墙救援。”
赵括点了点头,让他下去休息,在片刻之后,各地派遣的斥候也纷纷回来,报告各处的情况,田约离开所形成的空缺,已经即使补全,不怕秦人声东击西,赵括此刻非常的怀念手机,若是有个更好的通讯设备,他就不必受这样的折磨,赵括不知道远处的情况,不知道将士们的安危,这种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是最让人烦恼的。
赵括一整夜都不曾入睡,到次日凌晨,有斥候赶来。
这位斥候带来了关于武安城的最新消息。
“将军,我部到达西长城的时候,秦人正在攻城,我部前后夹击,击溃了秦人,秦人四处溃逃,我部斩获颇丰,如今依旧驻扎在西长城,不知是否可以追击?”
赵括睁大了双眼,眼里布满血丝,他急忙抓住斥候的肩膀,大声的说道:“不可!!万万不可追击!!”
斥候一愣,方才问道:“那..要我回去禀告麽?”,按理来说,回去禀告是要换个斥候的,这位如今应该是可以去休息的,赵括反应过来,揉了揉双眼,说道:“您快去休息吧,我再派人前往。”,斥候应允,急忙离开了。赵括这才又叫来了一位刚刚睡醒的斥候,吩咐道:“迅速前往武安,告诉田约,不可追击!”
“继续驻守西长城,严加提防,等待我的命令。”
“唯!”
斥候离开之后,赵括又去洗了洗脸,瞬间他就清醒了,再次走到了舆图面前,认真的查看着,白起这是想要故意引我出来啊...白起啊,白起,难道我赵括在你看来就这么的庸碌,连如此简单的诱敌之计都看不出来麽?
又是书信,又是诈败,你到底想做什么?
第一百一十一章 骑劫的带兵初体验
赵括赶到了赵长城之后,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与士卒们一同吃饭,常常与士卒们一同休息,他下令任何人不许克扣对士卒的赏赐,公平的分给士卒冬衣和吃食,他惩罚了一批以虐待士卒为乐的将领,除掉了几个打杀士卒的恶人。无论他人怎么想,赵括都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些历史上将军们都会做的事情,很简单的事情。
可他的行为,给赵人带来的影响,却不只是这么简单。
各个防区的将领们,坐在舒适的帐内,看着面前丰盛的饭菜,却是迟迟无法下口,好在这个时代的人大多还是要脸的,赵括跟着士卒们吃烤饼,与士卒们睡在暴露的野外,他们又如何安心来吃下面前的这顿肉食呢?将领们纷纷走了出去,坐在了士卒们之中,而士卒们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感受到了很大的变化。
原先那些高高在上的将领们,竟然开始跟他们谈笑风生,不再动不动便殴打他们,他们所能吃的也比往常要多了起来,各类物资也没有人再敢克扣,甚至,将领们还安排人为所有的士卒们写家书,与家里人取得联系,与亲人数年不曾有过任何形式的联系的士卒们,拿着自己看不懂的家书,热泪盈眶。
而另外一个故事也很快就在士卒们之间传播了起来,据说马服君在赶到战场之后,派人寻找一位唤作鹭的士卒,终于,在武城里他找到了这位鹭,并且告诉他:您母亲已经逝世,我为您的父亲送去了安葬的物品,和度日的粮食。鹭嚎啕大哭,说道:“有您在,我就不必担心战死之后父亲没有人去抚养了。”
整个赵国防线上,原先那种沉默,绝望,悲哀的氛围,一消而散。当廉颇看到前来请战的士卒的时候,廉颇都有些懵了,难道我还真的不如那个毛头小子??这让老将军陷入了一种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不过,总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