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接到过一批印刷的小册子,上面教了如何把手雷捆成一束且趁坦克驶过的时候用集束手雷攻击的方法。
可这些方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图拉中校心中完全没有底,他也没见过有人之前使用过。
不过后面如果能把方法印成小册子紧急下发,说明军政部在国试验了这一方法是应该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可别像之前的战防炮一样不靠谱就好。
那集束手雷有没有用呢?有!不过却对攻击方法和时机要求非常高。坦克的四周装甲就不说了,战防炮那种把所有能量汇聚到一点的炮弹都无法击穿,更别提什么集束水雷。
可坦克和突击炮这种装甲目标也不是没有弱点,其顶和底部的装甲就很薄,分别只能抵挡机枪子弹射击和反步兵地雷。
而且就算是反步兵地雷,把履带炸断的概率也不底,所以做为防御水段,崔凡克联邦军第二十二师早已经把地雷全部布设在了阵地前方。
这其中还包括了一定数量,崔凡克联邦刚刚仿制出来的定向地雷这种大杀器,也只有这些东西让图拉中校还能觉得守得住阵地有些希望。
当然坦克最薄弱的地方还是炮坦后方的发动机散热窗,那个位置在发动机上方就是一层薄铁网,防御力基本为零,这个位置被攻击很容易导致发动机损毁而失去动力。
不过因为西拉王国的坦克和突击炮在设计之初便按照我的要求采用了柴油发动机,所以倒是不用过于担心坦克起火变烤箱的问题。
东方三师的坦克和突击炮行至梅尔森防线之前一百米左右便停下来,然后用火炮开始精确射击,清除阵地上的火力点。
崔凡克联邦军第二十二师防线上的机枪和其后方还在做的无用功的战防炮自然拿坦克和突击炮没什么办法,但是对于伴随坦克作战的士兵的威胁还是不小的,所以在最后的冲锋之前尽可能的清理这些火力点可以减少不小的伤亡。
这让阵地上的崔凡克联邦军第二十二师一团官兵非常的郁闷,自己准备好的集束手雷现在根本扔不到那个距离,而用来壮胆的重机枪双一挺挺的被摧毁掉,这仗简直没法打!
图拉中校当然不会傻等着重机枪一挺挺的被对面的坦克和突击炮拔掉,亲自跑到距离他最近的两个机枪阵地上,命令机枪手机枪从战壕上撤了下来,然后更了派遣了几名士兵出去通过远一些的机枪赶快隐藏起来。
可是这根本来不及,人跑的哪有炮弹快,阵地上的重机枪数量又并不比坦克多多少,靠人腿这种方式和炮弹比速度的哪里会有什么效果。
大量的机枪很快就被西拉王东方三师的坦克和突击炮摧毁了,当然也有一些反应迅速的机枪手主动把机枪抬下了战壕,避免了损失。
可即便如此,从开战之初到现在不过两个小时的时间,经历两次进攻,崔凡克联邦军阵地上的重机枪便十不存一,等一会东方三师发起最后的冲击的时候也不知道崔凡克联邦军要靠什么来抵抗。
在梅尔森防线上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打击的目标了之后,东方三师的攻击部队动了,突击炮压阵,坦克再次带着步兵向前冲击。
为什么突击炮没有一同冲击呢?这是因为突击炮没有炮塔,虽然节省出的重量加强了火力,但火力转向也更力不从心,近战这种事能不参与还是不参与的好。
而看着再次开动起来的西拉王国装甲战车,心里七上八下的图拉上校反而镇定下来,最后的较量终于要开始了!
六七五发现阴谋
因为对于图拉中校来说,西拉王国的装甲战车隔着一百米的距离单方面屠戮太猥琐了,自己这边只能被动挨打却根本还不了手啊!
就像后方那四门战防炮一样,因为伪装得当可是都开了好几炮的,但一炮也击不穿有个屁用?!还是等西拉王国的装甲战车接近之后试试地雷和集束手雷吧!虽然也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作用!
可是图拉中校另一方面却又不希望西拉王国的部队现在就发起进攻。原因也是很简单,虽然单方面挨打很憋屈,敌人不过来的话自己坚守一个小时的任务压力就非常低,因此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西拉王王国的坦克逼近了,可时间也才过去了十五分钟而以,只希望之前布设在阵地前方的地雷能起到一点作用吧!
崔凡克联邦军一向自认为擅长进攻,以往战争的表现也确实说明其进攻能力很是不俗。只是再次与西拉王国开战之后才屡屡吃憋。
你指望这样的部队能带多少地雷?特别是刚刚经过一场失败的进攻作战的。
是的,第二十二师是把所有的地雷都布设到了阵地前方一百米的地方,可总数却只有百余枚。这数量想用来阻止一支师级规模的部队进攻简直是吃人说梦。
在三公里宽的正面上,也只有几个看似进攻必须经过的地段布设了地雷,否则一百米的宽度上平均三枚地雷,敌人能踩上几枚?踩雷和中将的概率差不多啊!
就算这样这些地雷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也未可知,之前的炮击多多少少有炮弹落到了阵地前方的雷场里,说没有地雷被引爆图拉中校自己也不信。
而且从现在西拉王的攻击方式来看明显的是采用了平行推进的方式,之前重点布置地雷的方式的效果就更要打折扣了!
不过还真别说,真有坦克压响了地雷,编号二二七的坦克在轰的一声爆炸之后,成员发现再在以慢速搜索前进的坦克突然就跑偏了。驾驶员立即明白这是坦克履带被炸断了,赶帮停车。
“什么情况?!”坦克车长李汉年立即发问道,刚才爆炸的冲击力他也清晰的感觉到了,可坦克内部并没有被击穿的迹象啊!
“应该是履带被炸断了,我去检查一下!”驾驶员说着就要推开他驾驶位上方的舱盖。
“不要出去!”驾驶员的行为被车长李汉年阻止了,在敌方阵地前方五十米的距离修理坦克履带太危险了。
“可是我们的坦克!?”驾驶员焦急的出言问道,他非常担心赶不上之后的进攻。
“原地火力支援,攻击又不差我们一辆车!”车长李汉年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