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里面遇到过的避难所?”
听她这么一说,采薇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两人对望一眼之后,朝着小石子的方向跑去。
从刚才石头撞到山壁上的响声听来,山壁很有可能是空的。
那也就是说,他们刚才跑来跑去时,没注意到山壁边有一处是类似于奇正他们曾经遇到过的“避难所”。
没多久她们就在山壁间发现了一道石门。
合力推开石门之后,就看到了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空间大概只能容纳下一个人。
这个“避难所”里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何祥生不解地问道:“这又是干什么的?”
二女异口同声地说:“避难所。”
何祥生还是不懂:“是干什么的?”
采薇解释起来。
老婆婆夫妻是非常谨慎的人。她们挖掘到这里之后,通过回音得知,前面马上就要挖通了。
这时也不知是他们家的哪个人提出一个建议。
陵墓之类的地方都有各种机关陷阱。他们挖通这里之后,会不会遇到什么机关毒雾之类的都不是很清楚。
为保险起见,于是就在这里挖一个空间。万一接下来遇到什么情况来不及跑出去,可以先到这里躲一阵,等危险过去之后再出去。
于是他们就修建了这处所在。
这处避难所后来还真起了作用。上次他们进来被蝙蝠追击时,他们就是躲在这里逃过了一劫。而跑得最慢的老头子想必就没这么幸运,被红眼蝙蝠追上杀死了。
“你们想没想过,老婆婆这里也说了谎?”如烟问道。
“什么?”采薇二人反问。
如烟就又说了起来。
这些老头子啊儿子儿媳之类的话,都是老婆婆说的。
之前她们有推测过,老婆婆并不像她所说的那样,和唐五有着血海深仇,而是唐五的铁杆嫡系。
假如真像她所说的是一家人,而且已经准备好了挖这么一个避难的地方,那么为什么只挖了够一个人容身的?至少也要挖够一家人容身的啊。
还有就是,这里这么一条通道,绝对不是一两个人短时间内可以挖通的。就算能挖通,对唐五来说,也是事不迟疑能快就快,怎么可能让一家老弱病残来慢吞吞的做这件事呢?
就算是担心王世充发现,不敢用多的人,也必定会派一个年轻力壮的小队来挖掘。
也就是说,当初就是有这么一支队伍,老婆婆就是队长。
569. 自己避难的地方1
所以当初她就修了够自己避难的地方。
采薇如烟她们进来之后,老婆婆一直在后面跟着,沿路抹去记号。
只是没想到的是,采薇他们在进蝙蝠洞前,及时反应过来,重新向来路跑回来。
为了不被发现,老婆婆就又躲进了避难所。
等采薇如烟她们走到里面之后,她就从避难所出来,朝残月谷那个方向的通道跑去。刚才何祥生看到的黑影,应该就是老婆婆了。
“追!”采薇急忙朝外奔去。
如烟一把拉住采薇说道:“别追了,追不上的。”
采薇急道:“那怎么办?”
如烟笑着回答:“我们从这边出去。”
采薇和何祥生一看,如烟指着的是他们这次进来的方向。这下可就大惑不解了,这边不是堵死了吗?
如烟笑道:“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既然是这么回事,那么老婆婆为了给自己留退路,一定不会堵死这边的出口的。”
采薇点头道:“不错。我们现在去追,肯定是追不上了。洞里面地形那么复杂,还有被陷在里面的可能。”
如烟继续说道:“如果我之前的推断不错的话,我们只要从这边出去后,顺着竹林往上游方向走,应该就可以再到谷口。”
采薇二人听她这么一说,当即什么话也不说,在后面跟了上来。
半个时辰后,三人终于走出了洞口,回到了竹林处。
向外走了一大段路,遇到路人一问,此处果然是在西山以南。见推断没错,三人不免精神一振,快速向上游走去。
残月谷。
王世充负手而立,望着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长叹一声之后自语道“也该了结了。”
站在他身后的黄善应道:“是啊,想到能在我这辈身上了结此事,也算是够了。”
王世充说道:“只有来人出示信物,咱们方可移交陵地。”
黄善问道:“大王,我怎么都想不通。按说我们守护的就是龙腹里面的炎帝经。可是需要出示的信物又是炎帝经。没有炎帝经,我们不可能放人进去。人进不去就拿不到炎帝经。这不是一个死结吗?”
王世充摇摇头:“这个我也想不明白。但是既然是这么个安排,就一定有中间的道理。”
黄善更加不解地说:“还有,如果已经取得了炎帝经,这个领地就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那来人又有什么必要和我们移交呢?”
王世充沉吟道:“先不管这么多了。反正今日终于可以一睹庐山真面目了。”
黄善又问道:“对了大王,都怪我疏忽。现在那三人不知所踪,我们该怎么办?”
王世充摇摇头:“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今日与来人办好移交,咱们就算功德圆满了。对了黄善啊,这件事了结之后,你想去哪里?”
黄善咧开嘴一笑“我能去哪里?大王您去哪我就跟着去哪呗。”
王世充目光移到黄善身上,看着他斑白的双鬓,不由得感慨万分:“黄善,你也老了。”
想到二人在这里这么多年,不由得一阵酸苦。
王世充又叹了一口气“你还是去找个人成个家,让你们家血脉延续下去吧。”
570. 巨大洁白的茧子2
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从草屋中走了出来,手里提着一个巨大洁白的茧子。
王世充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的是,来的人居然是从里面出来的。
黄善抢先走上前去问道:“来者何人?”
老婆婆答道:“来和你们了结夙愿的人。”
前几日,两个劲装打扮的中年人来到谷中。
尽管是一副行商打扮,但王世充一眼就看出他们武功不低。
来人操着标准的官话,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三日之内,信物将至。百年夙愿,就此了之。”
真正的信使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王世充做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但怎么也想不到,是眼前的这样一个老婆婆。
但既然事已至此,还是开口问道:“请问炎帝经何在?”
老婆婆扬了扬手里的天蚕茧说道:“这便是了。”
王世充缓缓说道:“可这并不是什么经书啊?”
老婆婆嘿嘿冷笑起来,声音突然间如金属般刺耳,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尔等可曾见过炎帝经?”
“吾等从未入洞,当然未曾见过炎帝经。”王世充只得老实回答。
“既然没见过,凭什么说这不是?”老婆婆冷哼道。
“炎帝经乃炎帝所著,记载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