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5 章(1 / 1)

曌帝双龙传 于奇正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你这胆子也忒大了。”

地下是一个蓝布包裹,因为时间久远,被黄杏一按就散架了,里面的东西都散了出来。

赵天赐看到那些东西笑道:“都是好东西啊!原来这人是咱们前辈。”

几人也都围了过去,看着散落一地的零碎。

有三个火折子、二十来根蜡烛、两张叠成一叠的纸张、一把小桃木剑、一个罗盘、还有几个龙眼大小的药丸、一小包粉末状的不知道什么东西,一大堆小玩意令人眼花缭乱。

赵天赐解释了起来。

倒斗盗墓都是在地下,所以光线是必不可缺的东西。

火折子和蜡烛就是做这个用的。

至于那叠成一叠的纸,其实展开之后就是个灯笼。首先,提着灯笼比拿着蜡烛要方便得多。其次有些密封不是那么好的墓里,时不时会有阴风,灯笼的作用就更大了。

至于那把小桃木剑嘛,是用来辟邪的。不用说肯定是开过光的,万一遇到尸变的时候,可是防身的利器了。

罗盘就不用说了,指方向避免迷路。

那几颗龙眼大小的药丸,是干这行的人世代相传的秘方药物,专门用于化解尸毒的。

由于空气不流通,古墓中总是少不了有尸毒的。

遇到一些棺椁密封特别好的,尸体在棺材里面分解之后,尸气就会留在棺材里面。开棺摸金的时候,若是口里不含着这么颗药丸,难免被尸毒所浸。

至于那些粉末状的东西,是中药里的“地霜”。其味辛、苦,其性平,无毒。这个是因为人在地穴中因为空气质量差,很容易引起头晕的现象。把地霜的碎末放到鼻边闻一闻也就醒了。

根据这些东西来判断,死者多半就是之前修庙的假道士或者假和尚了。

赵天赐说这些话的时候,倪大虎心不在焉地四处打量着。反正都是些盗墓贼的家什,他也没什么兴趣。

突然,他的目光注意到死者的一只手的手势很古怪,看上去像是托着一个罗盘似的。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个罗盘还在旁边的包里面呢。

538. 建安七子的陈琳2

倪大虎蹲了下去,发现手的骨架上有一条黑色的细绳。

他好奇地拉起了绳子,发现原来是一条“项链”。

这下就都明白了。

死者临死前,确实手里就是平托着这条项链。因为死后身体的肉全部枯萎腐烂,所以项链的吊坠从骨头缝中掉了下去。

只不过,这个项链的吊链很是那么奇特。非金非木,形状看上去就像是什么动物的爪子一样。

可是你说是动物的爪子吧,却又有一种奇特的光泽,在火光照耀下亮晶晶的。

“这可是个宝贝啊!”赵天赐也注意到了这玩意,惊喜地叫了起来。

赵天赐拿起那个漆黑透明的吊坠,细细看了起来。

那吊坠在火光映照下闪着润泽的光芒,前端锋利尖锐,圆锥形的下端,镶嵌着数匝金线,制成“透地纹”的样式。

“啥玩意啊这是?”倪大虎凑过来问道。

“摸金符。”赵天赐简单地回答。

于奇正也凑过去看了一眼,只见那个吊坠正面镌刻着“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古篆字,反面则是刻着一个“曹”字。拿在手中,感觉到一丝丝的凉意,极具质感。

“这到底是啥玩意嘛?”倪大虎忍不住说道。

赵天赐开始介绍起来。

这是发丘中郎将所佩戴的符。

至于什么是摸金校尉,就得从东汉末年说起了。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发丘中郎将又是个什么玩意呢?

发,发掘。丘,坟墓。

中郎将,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

那么情况就非常明显了,也就是说在讨伐袁绍的时候,曹操为了弥补军费的不足,专门派人去进行盗墓获取财务。为了做这件事,还专门把盗墓队伍的首领封为“中郎将”或者校尉。

值得注意的是,《为袁绍檄豫州》这篇文章的起草者是大名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而这篇文章也是古来檄文的名篇。

而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陈琳在袁绍失败后,归附曹操集团。

曹操曾经对陈琳此文中对于他祖上行为的揭露表示不满,对盗掘陵墓的批评却似乎取默认态度。

也就是说,这两个官职极有可能是存在的。在当时世上大家都知道,所以曹操也无法抵赖。

然后这里重点就来了。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谁更牛?

这个问题只要稍微具备一点点军事常识就知道了。

先从品级上来说,虽然历朝官制不同,但中郎将至少也是正四品下,而校尉通常而言都是在六品以下。

因此陈琳檄文中所描述的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曹操设置了发丘中郎将,在此之下在设置有摸金校尉。这种可能就比较符合军事编制。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第二种可能是:曹操设置了两支盗墓队伍,其中的一支最高长官是“中郎将”级别,另外一支最高长官是“校尉”级别。但是,这并不代表当时的发丘中郎将的队伍就一定比摸金校尉的队伍庞大。

为什么呢?

539. 这种宝贝送就送3

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现在他们发现的这枚“发丘符”。

摸金校尉的“摸金符”,和他们所看到的这枚“发丘符”,形制模样完全相同。

这两种符都是用穿山甲最锋利的爪子浸泡在巂蜡中七七四十九日,然后埋在龙楼百米深的地下,借取地脉灵气八百天,才算是制成。

区别就在于两者之间上面所雕刻的字。

在发丘符上,正面刻的是“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反面刻的就是一个“曹”字。

而在摸金符上,就是刻着“摸金”两个字。

那么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就出来了。

回到刚才说的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曹操设置这支部队,最高长官是“发丘中郎将”,所以也只有这个中郎将才有资格佩戴他亲手刻下的发丘符。而下面那些校尉,肯定就要次之了。

第二种可能,是两支不同的队伍。那么会是怎么样两支队伍呢?

答案非常显而易见。

一支是曹操自己军队中抽出来盗墓的人。换句话说,也就是“嫡系”。

而另外一支是曹操在民间招募的帮他盗墓的队伍,也就是“杂牌”。

即便“杂牌军”的人数什么的和“嫡系军”相同,但两者之间的级别和待遇肯定有所相差。

举个简单的例子,御林军管一万人的将军,品级一定会高出野战军区管同样人数的将军一到两个级别。

但不管是“发丘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