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不安。中午连饭也没吃午觉也没睡,专程赶出了一份发言稿。万一等下开会时问到我答不上来,那可就丢脸丢大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于总都料问过其他局的工作之后就宣布散会,于是就急了。
常欢这么一叫,于奇正才反应过来。
之前成立教育分局的时候,兄弟我是真没钱。
现在这些逆贼背着我赚了这么多,就算你教育分局再能亏,又能给我亏多少钱呢?
不过也无所谓了,你想说就说吧。
得到于奇正点头之后,常欢从怀中掏出了一叠写满字的纸,清了清喉咙就准备开讲。
众人看着他手中那厚厚的一叠纸,脸都白了。
这要等他讲完,恐怕都得到半夜去了。
同为人的万茛苟急忙跳了出来:“常局长,你是第一次参加会议,有件事我先提醒一下。于总都料的时间很宝贵,因此每个人在会上的发言时间不能超过一盏茶。”
常欢乍闻噩耗,整个人都萎了。敢情我这一中午白干了啊?
一盏茶的时间,看来只能讲一下几个大标题,具体内容没办法讲了。
罢了罢了,既然是这么个规矩,那也得遵守啊。以后再另外找时间向于总都料详细汇报吧。
常欢遗憾地看了一眼稿子,跳过所有才斐然的部分,抽出其中的骨干部分念了起来:
首先是学堂方面。目前已招收两个班的学生,年龄在五至十岁之间。统一教材已基本完善,先生们已开始授课。
目前有两个困难的地方。
第一个是报名的人实在太多,现在找进来的不到十分之一。我们正在想办法尽快能扩招,满足员工子弟的需求。
第二个就是议价生这一块的学费问题。由于人数太多,找关系的也多。我们不得已只能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谁出的钱多就收谁。可现在那些家长们已经把价格炒到五十两银子之巨,我们自己觉得好像不太好。所以想请示一下于总都料该怎么办?
“什么?!”于奇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学费炒到了五十两银子?”
常欢点点头:“嗯。根据目前的情况,下一期的名额保守估计,应该也在一百两银子以上了。”
于奇正完全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请一个专职教师一对一的教自己的孩子才多少钱?这些家长有病吗?
常欢也看出了他的疑惑,于是开始解释了起来。
曌建教育分局的先生,不同于一般的私塾先生,都是荆州城的名士。
表面上来看,当“名士”的唯一标准就是才好,但实际上并没那么简单。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一天到晚饿着肚子,哪有条件一天到晚和其他名士在一起吟诗作对?
根本就没机会参加这些社会活动,又怎么能有“名”?没有名,又怎么能成为“名士”?
寒门学子有真才实学的,基本上都是全力去备考。首先你得去中个什么,能让自己活下去,才能谈名士的事吧?
但是能考到举人那个级别的,就可以去当官了。哪有闲心来做这种没有钱的名士呢?
因此大多数的名士,家里要就是有钱、要就是有权的。
这些人既然没有生活之忧,怎么可能和那些落魄秀才一样,靠教书来养家糊口呢?
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反正能在本地坛抛头露面的,也就是这帮人。
在一般人眼里,他们就是特别有化的人,和那些不举的秀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可怜天下父母心。世上当父母的,无不是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挖出来给孩子。这一点和贫富无关。
而且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有钱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越是重视。
现在有机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这一群名师的教导,那可是什么代价都舍得出的。
这些富家原本来说心里还有那么一点顾忌。不是怀疑先生的水平,而是自己的孩子和那帮穷人的孩子一起,会不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结果第一批的议价生来了才不到七天,家人们便纷纷提着礼物前来感谢。
从成立初始,常欢就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堂要想以后越办越兴旺,那就必须出教学成绩。
检验教学成绩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你的学生中出了多少秀才、举人、进士。
常规私塾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出了先生的水平之外,就和个人资质以及努力程度有关。
但是曌学堂可是大批学生一起,教学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了。
这个问题他们教师团队内部讨论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来曌建之后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曌建不管哪个部门,都在提倡一种叫规范化的东西。据说这是当初于总都料亲自定下的规矩。可以说,曌建集团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得这么大,和这个东西的关系非常大。那么,咱们是不是也能够把这种方法用到学堂里面呢?
这个话一提出之后,就得到了所有教师的认同。
于是大家就开始编制统一的教材。这样的话,即使有某个教师哪天没来,其他人也能无障碍的替代。
在这个过程中,就又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
既然咱们以应试为目标,如果我们能分析出下次科考大致的方向,按照这个目标去教学的话,一定能事半功倍。
这话立即又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所有的科考,都是秉承上意的。你采再好,如果与目前的上意不符,一切都是白搭。
这就是很多有学问的人就是屡试不第的原因。方向错了,再努力也只是往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这一点上,他们是有先天的优势的。
全国的就不说了,但这些本地名士至少在本州范围内可是名声在外。
人圈子也就那么大。只要在本州内,不管出题的人是谁,他们中总有和他交情好的人。
直接透题谁都不敢,但是多闲聊的话,不难分析出最近的大方向。
只要有了大方向,那成功率可就大大增加了。
这时就又有人提出建议了。
既然如此,那咱们不如专门成立一个负责教学研究的部门。
平时就研究怎么样能够教得更好,逢到要考试的时候就去摸题猜题。
这么一系列的商讨下来,每个人对于把学堂办好都是信心十足。
这时候又有人提出了新的见解。
这个先生,是万茛苟的狂热粉丝。他认为,做人就应该像万史官那样。
他提出的意见是,曌建集团有一个局叫技统局。
据他了解,曌建的其它分局遇到困难经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