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1 / 1)

曌帝双龙传 于奇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拿起一杯,碰了另外一个杯沿一下:“喝。”

说完一饮而尽,抓了几粒花生米,丢了一颗到嘴里。

于奇正也不客气,把自己那杯也喝了。

唐七笑了笑:“这世上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很多事情啊,即便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了一世。”

于奇正把玩着手里的酒杯,像是没听到一般。

唐七继续说道:“就比如我和王豹的关系,也瞒不过任何人。不过”

见他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于奇正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哼,那些蠢材全部都把我唐七看错了。”

说这话的时候,唐七眼中一片寂寥之意。不过随即眼中就放出了光芒,继续说道:“不过,你于都料一定能理解。来,为知己干杯。”

我理解你个毛啊!知己个卤鸡啊!

于奇正自己倒了一杯酒,和唐七干杯之后,撕了条鸡腿咬了起来。

唐七逼视着于奇正:“我了解过,你曌建筑的分配方式与任何队伍都不一样。你自己分得远远低于你应该得的。为什么?”

于奇正抹了一下嘴角的油,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话:“唐县尉,这不犯法吧?”

“呵呵呵呵,当然不犯法,只是很反常而已。”唐七又丢了一颗花生米到嘴里:“不过有句俗话,事出反常必有妖。”

于奇正苦笑一下,懒得和他计较。

唐七眼中露出一抹笑意:“所行者远,则必有所恃。所图者大,则必有所怙。于都料以为然否?”

于奇正抬起头,对上唐七的目光:“唐都料,在下不过一个工匠,不懂这些的。”

“哈哈哈哈哈,”唐七放声大笑起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一个人,不断的让出利益,那么只能说明一点,有更大的图谋。”

于奇正愣住了,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唐七。

尼玛啊,你这脑洞也忒大了吧?老子将来要回现代,在这里赚再多的钱,能带走吗?结果到你这里,怎么就成了有更大的图谋了呢?

看着于奇正的表情,唐七心里无比得意:被我说中了吧!

他笑着拿起酒壶,一边给于奇正加酒一边说道:“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们是同类人。”

同类?我同你类个类啊!不对,难道说这家伙也是穿越来的?

穿越何苦为难穿越啊哥哥?

唐七话锋一转,开始说了起来:

“所有人都以为我和王豹那种渣滓在一起,是为了钱。”

“不错。也可以说是为了钱。从他那里是得到了一些钱财。”

“实际上,我唐某自己没花半分钱,但一钱都没存下。为什么?”

“自少年起,某就立志成为全天下最厉害的断狱之士,让天下违法之徒无所遁形。”

“断狱之事,错综复杂。但目前而言,基本就是靠官员的主观判断。”

“而这些官员,本身就是读书出身,也没学过刑侦断案。能力水平又参差不齐。如此一来,难免出现冤案。更加不用说疑案、死案了。”

“即便是现在很多作为确凿验证的方式,其中都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滴血认亲。”

“自古以来,滴血认亲都作为判定双方是否直系血亲的依据,一直被奉为圭臬,没有人怀疑。”

接着,唐七压低声音说道:“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唐某已经发现很多完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滴血也有可能相融。而很多亲生父子,兄弟之间,滴血也不一定融在一起。”

于奇正端着杯子的手猛地停住,他不可置信地望着唐七。

穿越来之前他正好看了一个电视剧,一直到宋朝,包括著名的刑侦专家宋慈的洗冤录里,都还记载着滴血认亲和滴古认亲的方法。

一直到了现代科学通过化学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血型的区分,才彻底证明这些方法是错误的。

想不到的是,眼前的唐七居然就能知道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难道说,唐七真的也是穿越而来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滴血、认亲、刑侦学

对于奇正的这种反应,唐七显然非常得意,接着说了起来。

在一次的办案过程中,唐七偶然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个千里之外的外地客商,竟然与本地一个人的血液能够融合在一起。

起初他并没有想到推翻“滴血认亲”这个“真理”,只是怀疑这两人之间是否有着血缘关系。

于是他花了很长时间去调查两人的家世、背景、经历。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两人之间都不太可能产生血缘关系至少在五服之内不会产生什么关系。

这让他非常的迷惑,接着就想了一个办法,试图从侧面来证实这一点。

他用那个本地人的其他直系亲属,与那个外地客商进行“滴血认亲”,结果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些相互之间有血亲关系的人,居然有的能与外地客商血液融合,有的又不能。

唐七决定摸个水落石出,于是又把这些有直接血亲关系的人的血液放在一起。

这次的结果更加让他诧异了。

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群相互之间,居然也是有的能融在一起,有的不能!

这个发现实在是太重大了!

他知道,这个发现如果公布出去,将会是一场地震。

因此丝毫不敢怠慢,在接下来的三年间,他不断的找了很多人进行了试验,将试验人群的年龄性别籍贯等全部详细记录下来,最终得到“滴血认亲”不靠谱的结论。

唐七非常兴奋,他认为这个发现足以让自己一举成名。

接着他就请了个假,带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准备去大理寺呈报。

路过州府的时候,去拜会了自己的哥哥唐五。

唐五看完他的研究,二话不说就把他的所有资料往火里扔。

看着自己的心血就要被付之一炬,唐七急了,立即将之抢了出来。

唐五告诉他,不要再搞这些名堂,更千万不要去大理寺。

兄弟两发生了很大的争执,最后唐五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明明是错的,但是不得不错的事情。

我并不怀疑你的研究成果,但是你却没有想到另外一个问题。

作为执法者,首先需要的是有法可依。

千百年来,对于判定亲子关系,就是采用滴血认亲,这就是大家共同遵从的“法”。

就算你证明了这种方法是错的,又怎么样?

在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之前,就算明知是错的,也不能否认。

不然如果遇到这样的案件,该如何处之?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众人皆醉我独醒。

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唐七完全不认同哥哥的观点。

他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用错的方式方法去断案,不知道会有多少冤案。

唐五大怒说道:“有冤案也比无法断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