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5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织进来,她的脸色有点难看,下拜行礼之后,就呈上一张字纸。

“陛下息怒,娘娘息怒。这是在江陵城普胜街怡客酒楼发现的…反诗!”

什么?反诗?

李洛脸色一沉,接过字纸看起来。

道是:

“大脚婆娘催赶集,啪啪几步东到西。催到西市买鞋愁,道是大脚无适履。”

题款是:大脚词。

诗旁竟然还有一副简陋的画,画着一个脚大的夸张的女子,还光着脚。

李洛气的浑身发抖。

大胆!

可恶!

丧心病狂!

不知死乎!

崔秀宁拿过那首诗看了看,脸色一很难看。

很明显,这首诗是辱骂她的,也是辱骂李洛的。

妈蛋!

女人雪白的脸蛋气的有些泛红,目光瞬间寒冷起来。

这个时代的女人,虽然不像明清那样几乎人人缠足,可已经十有五六,其实也很普遍了。

虽说大唐下了禁令,可之前缠足的女子,也无法再恢复健康的天足。

也就是说,天足的女人此时已经不多,还多在贫民之家。稍微有些体面的人家,女子多是缠过足的小脚。

这就使得天足比较突兀,被称为大脚。

大唐一统南方后,大脚的蔑称逐渐消失,可有些顽固不化的反唐分子,仍然视天足为丑,缠足为美。

“人抓到没有?”李洛淡淡问道,这语气中的杀意却流露无遗。

皇后是天足,这事瞒不了人,从来就不是秘密。知道的人很多很多。

问题是,如此大不敬的说什么“崔大脚”的人,却一定很少。

绝大多数人,还是感激敬重国母的。

李织回答:“反诗,是几个小孩子今日贴到怡客酒楼外面的。他们说,是两个道士让他们贴的,给了他们几个铜钱,说贴好之后再赏。等到几个小东西贴好去找他,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已经秘密监控了城门,暂时所有人不许出城。这是一个时辰前的事,我们还没查到是谁。”

崔秀宁冷冷道:“你们让江陵大警堂配合。尽快找出写反诗的人,全部挖出来!”

“遵旨!”李织领命退出。

“这些人找死。”李洛咬着牙槽骨,挥挥手中的纸,“这样的东西也敢写,也敢画。不把他们挖出来,我这皇帝就白当了。”

这是小事么?

当然不是。

这甚至不是大不敬,而是毫不掩饰的侮辱皇后,侮辱皇帝。

崔秀宁哪里真的在乎别人骂她崔大脚?别说她脚只有三十七码,就算她真有一双大脚,她也不怕被人称为“崔大脚”。

可问题是,她是皇后。她代表着大唐的体面,是一国之母。

她必须要在乎,必须要较真。不在乎都不行。

则是封建时代的国法!

“不要牵连无辜。”崔秀宁有点担心的抓起李洛的手,“挖出真正的反唐分子就行。”

“行。”李洛点点头,“我有分寸。”

s:蟹蟹支持,大家晚安。推荐书友云舒兄自己的《科学家闯汉末》,大家可以去尝尝好吃不。今天浑身不舒服,我是癞蛤蟆垫床脚啊。川建国下岗了,加剧了我的症状。晚安!

第766、767节 大唐版文字狱

江陵城是有十几万人口的大城池,按说查出两个人没那么快。可特察局和警士堂效率很高,仅仅一天之后,就揪出了写反诗侮辱皇后的两个“道士”,堪称神速。

他们其实也不是道士,只是不满唐廷以道为国教而故意扮成道士。两人也都是前萧梁官吏,同时也是曾经的蒙元官吏。唐廷灭萧梁时,他们弃官逃跑,深恨李洛断了他们的前程,这才写反诗泄愤。

这背后,那也没有那么复杂,并不是有组织的反唐势力策划。也是,张贴反诗这么低端愚蠢的手段,的确不像是有组织的反唐势力所为。

经过上次崔秀宁的打击,唐国其实已经没有像样的反唐势力了。就连曾经顽疾一般的白莲教,也烟消云散。

特务和警士在两人家中,搜出了不少反诗和大不敬的文稿,令人触目惊心。特务和警士不敢看,又不敢擅自销毁,只能全部秘呈李洛。

这些文稿一本叫《魔君传》,一本叫《妖后艳史》,类似后世的小说,将李洛描绘成独夫民贼。将崔秀宁描绘成人尽可夫的淫后。

最过分的是,将李洛写成九头虺蛇转世的魔君,诸般邪毒描绘的无以复加。将崔秀宁描写的下流无比,细节极其露骨放肆。

真会黑啊。简直丧心病狂,匪夷所思,极尽无中生有之能事,而且写得煞有其事,似乎亲眼目睹一般。

唐主勃然大怒,下令将两家人以谋逆的罪名处死,主犯凌迟,以儆效尤。再密令追查已经散布出去的《魔君传》和《妖后艳史》。

这可不是满清那样捕风捉影的文字狱,而是实打实的反唐,辱君。

那两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被唐廷查出,不但要受凌迟之苦,还害了全家性命。

几天后,几本私自印刷的禁书都被追查到。收藏禁书之人几乎都是不得志的萧梁或蒙元余孽。他们虽然收藏了禁书,可也不敢让别人知道,只能自己偷着阅读,消遣怨恨。

结果当然是藏书之人凌迟,家人皆斩首。

短短数日,因为此案被杀者,将近百人。

这还真是亏了唐主唐后来自后世,比较仁慈开明。要是换了朱元璋,此案肯定要株连九族,起码能杀几千人。

换了满清皇帝,也要杀得血流成河。

此案造成的影响,是让唐廷警宪特机构,加大了对民间违禁文字的侦查力度。

一时间,很多所谓的“反诗”都被特务和警士翻出来。

有一句诗是:“圆月照荒堂,北风吹洛水。夜听桃李言,清凄如秋鬼。”

特察局大特务方直立刻下令抓了写这首诗的士子。

方直的理由是:诗中“圆月”暗指“元”,“荒堂”暗讽大唐是“荒唐”。北风暗指蒙元,洛书和桃李暗指陛下,这是何肺腑?

大不敬!

写诗的士子大喊冤枉,说去年二月十五月圆夜,他独居荒寺,当晚天气倒春寒,桃李花被北风吹落,他有感而发,以被北风吹落的桃李花自艾自怜,绝无讽刺大唐和陛下,心向蒙元的意思啊。

还有一个士子的诗,是这么写的:

“年复一年不知年,今年如何比旧年。若教倒回三年去,春风驻马萧娘前。”

这还得了?方直立刻抓人。理由是:“大唐一统南方,盛世将到,一年强过一年,你怎么说是一年不如一年?还想倒回三年前,春风得意的效忠萧梁?这不是萧梁余孽是什么?”

这士子同样大喊冤枉,他申辩道,这一年不如一年,写的是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衰老,不是指大唐啊。所谓萧娘,是一个典故,代指爱慕的女子,不是暗指萧梁啊。

方直怒道,我岂不知萧娘典故?可你诗中这么用,就是指萧梁!

又有一个士子的诗说:“习射对后堂,箭穿中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