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一个叛臣,什么狗东西,也敢造反?别看他现在得意,迟早被大元凌迟处死,诛灭九族。”
他虽然是河北汉人,却是忽必烈御前颇受重要的几个中官之一,乃是死心塌地的奴才,当然一心站在主子的立场,恨不得伪唐立马败亡,李洛不得好死。
金光若冷笑一声,点点头,“好。卢御史果然对大汗忠心耿耿。嗯,卢御史记得这句话就好了。”
“赶紧让她走!”卢中官不耐烦的下令。金光若的话,竟然让他浑身不舒服。
当天,金光若就被送出皇宫,离开大都。
直到出了大都城,金光若才真真切切的感知到,自己终于逃脱了牢笼。
她回首巍峨的大都城,看着整整呆了多年的地方,不禁泪流满面。
进宫时,她还是风华正茂,现在已经年近三旬,华发上首,心尖白头。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唐宫光政殿,大唐君臣正在商议颁布《大唐律》之事。
经过三年的编撰,崔秀宁的《大唐律》终于完成了。
于是,有段时间没有上朝的皇后,今日也上了朝廷,坐在天子之侧。皇后神清气爽,面若春风,显然很为《大唐律》完成而高兴。
李洛看着下发到三品以上大臣手中的《大唐律》初稿,肃然说道:“《大唐律》乃大唐国法,天下纲纪,社稷基石,不可不慎,不可不重。今日,便一起看看《大唐律》,参详参详…”
“报——”
正在此时,忽然大殿之外传来一声拖长音调的唱喝之声。随即一名殿门值守侍卫进殿下拜道:“启禀陛下,水师信使飞报,和蒙元交换的母牛,已经到了松江!”
“传进!”
“遵旨!”
须臾,一个下武士打扮的青年被侍卫引入大殿,下跪磕头后说道:“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启禀陛下,运输母牛的船队,已经到了松江。都督刘拓请示陛下,如何处置。”
用忽都迷失等人换取的母牛,终于到了。为了运载母牛,唐国的战船商船出动了大半,才将三万多头牛运回来。
李洛问林必举:“政事堂分配母牛的条陈,出来没有?”
林必举道:“已经出来了,只是还没上奏陛下。户部拟定了一张表单,列出全大唐一万一千多个乡,根据耕牛多寡和户口田亩数目,合理分配,成为乡公所管理的官牛。不缺牛的不分,多缺的多分,少缺的少分。”
“乡村公所管理的官牛,不但租借给百姓使用,还要负责配种生育,出产牛犊。只要管理妥当,三万多头母牛,三年内会出产数万牛犊。”
李洛道:“既然民间仍然缺牛,那么不但官牛,就是民间百姓之牛,乡村管理也要督促多多配种生育。五年之内,大唐不能再缺耕牛!”
户部尚书李彦出列道:“陛下放心,此时户部已经开始布置了。本来,五年之内,我大唐绝不会再缺耕牛!”
当下,官牛分配方案就给了水师信使,让他带给刘拓,根据分配方案,安排水师运送各州。不是沿海的州,就近登陆。
随船队回来的金光若,让人送回江陵。
户部郎中金崇信出列下拜:“微臣金崇信,谢陛下隆恩!”
皇帝换回他女儿金光若,他当然要再次谢恩。
“罢了。”李洛气度雍容的一摆手,“昔日,文姬陷匈奴,魏武不忍,乃赎其归汉。此乃千古佳话。今日,光若陷元宫,朕赎其南归,这后世岂非佳话欤?”
群臣一起莞尔,都认为天子雅量高致,亦有魏晋之风。
嗯,文姬归汉,光若归唐,听起来似乎像那么回事儿。
可是金光若和蔡文姬比…这有可比性么?
陛下可真是诙谐风趣,善做妙语啊。
金崇信闻言很是惭愧,“臣女鄙陋无知,乡野村女,如何能与文姬相比?只是,魏武也不能与陛下相比了。”
李洛大笑,指着金崇信,“光若不如文姬,魏武不如朕,那么金卿比之蔡邕如何?”
什么?
群臣闻言,不由喷饭。就连皇后崔秀宁,也被逗乐了。
金崇信倒也干脆,“臣女距离文姬,道以百里计;而臣女之父距离文姬之父,道以千里计也。”
“哈哈哈!”李洛君臣闻言,忍不住一起大笑。
这金崇信,也是善做妙语啊。
s:上一章感言只是吐槽哦,增加了一段说明。这一章不长,可能也有争议,因为有些书友讨厌金光若。可是,我还是心软,不想写死她。蟹蟹大家支持我,会继续努力。还有,不要破费打赏,能订阅已经很支持了。晚安!
第764、765节 侮辱皇后
李洛令百官仔细阅读《大唐律典》初稿,几日之后于朝会上探讨,查找不足,做出修改后再确定终稿,颁布天下。
“尤其是刑部,所有官员必须研读《大唐律典》。嗯,从即日起,刑部改名为法部!”李洛很严肃的说道。
大唐国法体现的就是大唐本身,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大唐律典》受《唐律疏议》和《宋刑统》影响很大,但也体现了一些可以参考的后世法制思想,更加详实、规范、合理,非常契合大唐以道治天下的国策。
以道治天下靠什么来具体实现?就靠《大唐律典》。
崔秀宁主编的《大唐律典》分为《民律》、《军律》、《商律》、《刑律》、《环保律》、《医律》、《文教律》、《产权律》、《官律》、《爵典》、《国典》、《礼典》等十几种,总字数超过三十万字。
《大唐典律》的司法解释机构,便是刑部。所以,为了名正言顺,李洛下令将刑部改为法部。
法部不但拥有司法解释权,还监管警堂、检堂、法堂的司法是否合法,可以随时纠正和撤回三法司不合法的执法。警士、法士、检士若有枉法执法行为,法部(刑部)就有权撤销其职务,剥夺其执法权,并对其审判。
可以说,虽然大理寺是最高法堂,可法部却是法堂中的法堂。刑部之于三法司,犹如宪兵之于军队。
随着《大唐律典》出炉,法部(刑部)会从原来的清水衙门,变成真正的权重部门。
朝会快要结束时,礼部尚书吴镇楼出列奏道:“陛下,如今太上皇春秋以高,为了防患于未然,还请陛下下诏为太上皇营建山陵,以免到时仓促啊。”
竟然忘了这一茬!
李洛被吴镇楼一提醒,顿时暗叫一声惭愧。他不是古代土著,竟然完全没有想到早就应该给义父颜铎修建陵墓了。
颜铎虽然没有做过皇帝,却是大唐天子的义父,还被尊为太上皇,当然要修陵!
古代皇帝很多是一登基就开始修建陵墓。李洛当然不会这么干,他年轻力壮,干嘛这么早给自己修坟?膈应。
可是太上皇颜铎的陵墓,却真的要赶紧修了。
颜铎已经年过七十,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能活一年算一年,总不能等人死了再修陵吧?
陵墓不光修建地宫,还要修建地面建筑和神道,以及雕琢石人石兽。虽说颜铎的陵墓不可能修多大,可必须符合帝陵的规格。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