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让她不同于一般民妇。
“不知官家和圣人召见贫道,所谓何事?”黄道婆行礼说道。官家和圣人,是五代两宋对皇帝皇后的称呼,她不知大唐制度,还是使用旧称。
崔秀宁没有纠正她,微笑着说道:“听闻道长精于棉纺,不知道长可愿为国效力,推广棉布?”
黄道婆已然猜到。皇帝和皇后召见自己,总不会为了论道。她虽是道士,可对道经并不精通,比她出名的道士多了去。
那当然是因为棉纺了。
“谢圣人信重,贫道惭愧之极。”黄道婆有些赧然,又有些惊愕。毕竟棉纺在上位者眼里,算不上了不得的事物。可皇后皇帝却如此重视,可见的确与赵官家大为不同。
“贫道喜爱棉纺,这才稍有涉猎,的确有所新创。只是,贫道来山野粗人,怕是误了官家和圣人的大事,那就百死莫赎了。”
推广传授棉纺,乃是她的夙愿。可一旦为朝廷所用,她又很是忐忑。
李洛道:“道长有志于传道解惑,便是天下之师。棉纺事关百姓福祉,善莫大焉,道长不可妄自菲薄。大唐本重纺织,朝中也有织造司,只是并无大才,这司织使职,一直空缺。”
“朕便授道长司织使之职,掌管织造司,传授棉纺之术,培养纺织之才,让大唐百姓再不愁无御寒之衣!”
崔秀宁也道:“道长要是愿意,那就能让百姓衣被天下了!”
黄道婆哪里还不愿,神色激动的下拜道:“贫道领旨!谢官家,圣人!”
…………
课程测验(华夏历史第九部--大一统的帝国时代:后唐的统治)
一·单项选择题(共五题每题两分)
1后唐王朝建立后,洪武皇帝为了恢复社会经济,稳固新生的帝国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当时最重要的举措是:()
甲设立大唐银行,建立金融制度。
乙废除土司和士绅特权,改土归流。
丙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
丁推行《均田令》,改革土地所有权。
2洪武帝是华夏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他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甲文景之治
乙贞观之治
丙洪武之治
丁大公盛世
3被文成皇后誉为“衣被天下”的纺织技术改革家黄道婆的历史贡献是:()
甲改良了缫丝加工技术。
乙发明改良了棉花加工和棉布纺织技术。
丙改良了蜀绣,苏绣,和云绣的织造工艺
丁发明了新的纺织机,大大提高了效率。
4交州归唐,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时间是:()
甲华夏3981年,唐四年
乙华夏3983年,洪武元年
丙华夏3982年,唐五年
丁华夏3984年,洪武二年
5下面史书典籍中,被誉为“佐治世之史诗,鉴良政之宝典”,至今仍然有积极意义的是:()
甲《贞观政要》
乙《资治通鉴》
丙《洪武政要》
丁《大唐政略》
二简答题(共两题,每题五分)
1为何说洪武皇帝是华夏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答:……
2概述性说明后唐的疆域。
答:……
三论述题(两题,每题十五分)
1为何说后唐时期是“大公盛世”?在漫长的大公盛世中,真道、技术、文化、军事、经济上都有哪些辉煌建树?
答:……
2郑思肖《大道论》标志着道家真理思想开始取代儒家思想,道教开始成为世界性的信仰。那么,道家思想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说道家思想推进了真道和技术的发展?
答:……
ps:今天不舒服,只能这样了。蟹蟹支持,朋友晚安,头疼,身体质量真的差了。晚安!
第479章 第663 664节 大唐宗室不能当米虫,不能是废物!
织造司的司织使,可是正三品,乃是十二卿之一的官位。
大姓新朝,自有雅政,与历代不同。唐廷除了三府九部,竟然整整设立了十二寺(司)。
唐廷保留了鸿胪寺、大理寺,裁撤了太常寺、光禄寺和太仆寺。将这三寺的职权分别并入礼部和兵部。
又增设了交通寺、医卫寺(前司医局)、环卫寺、矿务寺、海务寺、大检寺(最高检堂)、织造司、禁卫司、通政司、司录寺。
加上翰林院、大唐学宫、钦天监、天师府、詹事府、医道学宫、太医院、信访廨(特察局)、宣传廨、内政府、太乐署、宪兵署、专营署、印版署、大唐银行、太书馆,这十六个衙门,一共四十个,统称“四十衙门”。
这京城四十衙门,都是三品以上!
其中,军师府、政事堂、御史台、天师府、内政府五个是正一品衙门。
但是,天师府只掌管道教,道庙,道官,祭祀,不管理军政要务。内政府只掌管皇家内政事物,包括宫廷役使,内库,御马,宫苑,出行,仪仗,宗室等事物。
可大天师虽然不是宰执,却是国师,当然是一品。内政府的内政大臣虽然不管理军国大事,可天家无小事,职责重大,也是一品。
四十衙门,共编制一到十品官吏万人。但绝大多数是九品十品的末员,五品以上有资格参加常朝奏事议事的,也就是三百多人。这三百多人,就是所谓的“朝廷”。
李洛下了一道圣旨给吏部,办好了黄道婆的任命文书,新鲜出炉的司造使就走马上任了。织造司的官吏,几乎都是精通纺织的女子。
“好了。有了黄道婆,大唐的棉布很快就能普及,我们不但能衣被天下,将来还能多收很多税。”李洛很是高兴。
织造司可不仅仅是推广创新纺织技术,奉旨造办御用官用织品,还要管理天下织造作坊,棉花和桑蚕贸易,监察商部的纺织业税收。
是个很重要的部门。
不光是织造司,就是专卖司衙门,也有监察商部的专营税收业务。商部掌管国营和民间商业商税,权力很大,也很容易出现贪腐。这样一制衡,商部就被很多衙门的眼睛盯着。
唐廷收入有五块,一是户部收的农林牧渔之税;二是商部负责征收的商税;三是盐铁粮等国家专营收入;四是矿业收入和海洋渔业收入;五是战利品收入。
但是,这些部门虽然有税收考核的指标,却不能管钱花钱。钱全部要交给财部保管,划拨。
“来,媳妇儿,我们来合计合计粮食专卖的事。”李洛坐下来,“这事,我觉得不够细,容易造成贪污。”
“我觉得也是。”崔秀宁拿出一个本子,在李洛傍边坐下来,两人开始耳边厮磨的嘀咕。
没错,粮食也是唐廷的专卖品!
唐律规定,民间商人禁止经营粮食。看看古往今来的粮商有多富裕,又起了多么坏的作用就知道,在粮食极其宝贵的古代,粮商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古代亩产低下,遇到天灾几缺粮。粮食这么重要,却放任商人经营。这当然不是以前的皇帝愚蠢,而是没办法。
为何?
因为粮商本身就是大地主大官僚。他们靠着垄断获取的土地田连阡陌,打了那么多粮食,当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