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笃哇,带着成千上万的骑兵投降忽必烈。
到了第三天,笃哇被逼无奈,只能发起决战。
结果可想而知,笃哇大败,死伤数万,投降数万。就是笃哇自己,也被高丽大将高铭射伤耳朵,最后仅率数千骑兵逃走。
忽必烈乘胜北上,渡过特克斯河,直逼察合台汗国的都城:苹果城(阿力麻里)。
而笃哇眼见苹果城不守,只能带着家属和汗庭官员西逃。一边召集其他兵马。
逃入察合台汗国的海都,惊闻笃哇大败西逃,也不敢再去苹果城了,只能也往西逃走。
于是,忽必烈在南,安西王在北,这对祖孙一南一北的往西追击。而海都汗和笃哇汗则是一起西逃。
四月初,逃到河中重镇恒罗斯的笃哇汗,身边终于又聚集了赶来汇合的八万多兵马,这才惊魂甫定。
海都汗闻讯后,也逃到恒罗斯,两军汇合,只剩下十万人了。
四月中旬,忽必烈的大军终于到了恒罗斯河东岸,与恒罗斯城不到十里距离。
同时,胜券在握的忽必烈派快马告诉孙子安西王,让他的大军不用来恒罗斯汇合,而是渡过伊犁河,绕过巴尔喀什湖,攻入钦察汗国,吸引钦察汗国主力东来。
忽必烈很清楚,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已经晚了,笃哇和海都连接大败,困守恒罗斯,已经翻不出他的手心。
他的圣旨每天都在往外飞,两大汗国的贵族们,已经都奉诏归附朝廷。笃哇和海都大势已去,部族叛离,已经不足为虑。
伊尔汗国不敢反抗朝廷,只要云南王的大兵一到,只要接到笃哇和海都大败的消息,伊尔汗只能乖乖奉旨撤藩,然后随军西征。
接下来,就是三路大军一起西征,进攻实力最强的钦察汗国。
数月的劳师远征,他终于看到了大蒙古国一统的希望!
他将在四大汗国的领地设立六个行省。四大汗国将不复存在!万里疆土,数千万子民,将置于大元掌控之下!
忽必烈看着不远处的恒罗斯城,露出了冰冷的笑容。
他突然想到李洛,苍老的笑容顿时慢慢消退。
说起来,他之所以这么容易就连接大胜,还算是“沾”了这个叛臣的光。
他用南征李洛渭掩护,迷惑了海都他们,又用新火器和骑兵结合的新战术,打掉了海都等人的胆气。
要是没有新火器,他也不会在如此高龄率军西征。
“传朕旨意,令日兵和高丽兵搭设浮桥。半月之内,朕要看见海都和笃哇像婴儿那样哭泣,跪在朕的马前请求饶恕!”
“喳!”一顿蒙古大将领命道,督促日兵和高丽兵搭设浮桥,准备过河。
“朕的好文人们啊,快写下几道圣旨,射入恒罗斯城吧,告诉你们的蒙古勇士,朕才是大蒙古国的大汗,他们既然还自认为是苍狼白鹿的子孙,既然要尊奉伟大的成吉思汗,就应该向朕,向他们的薛禅可汗效忠!”
“告诉他们,他们的投下领地不会减少,他们的奴隶不会减少,他们所得到的,将来只会更多。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吧!要么,就等着朕的赏赐和宽恕,要么就等着朕的怒火。如果他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么长生天将不会保佑他们!”
随军的蒙古翰林们立刻遵命道:“喳!”
随即,他们就写出蒙文圣旨,写的很漂亮,只要念出来,就如同草原上的歌曲那旋律动人。
ps:今天这章需要查很多古代地图资料,今晚只能到这里了。这章是个很大的背景,但不想开支线写,只能通过概述语言简单的交代。蟹蟹支持,大家晚安,求票票!
第472章 第649 650节 王固辞不受
“恭喜大王,如今三国俱灭,大唐一统南国,臣等为大王贺,为大唐贺!”归德殿内,林必举等大臣一起向李洛祝贺朝拜。
人人脸上洋溢着欣喜之色。大唐一统南国,意味着真正开始一统天下。最不济,也是一个南朝的局面。
当年蜗居海东的小小侯国,终于一飞冲天,半壁江山在手了。
而且,大唐连大理和安南也拿了下来,声势更甚南朝南宋。
尤其是最早从龙的江华元从,就更是高兴。最早跟随大王的,只要现在还有命在,最差也是七品云骑尉的爵位可以传承子孙。
战死沙场的元从,只要有后,也都少不了封授。
他们可是得到消息,大王称帝就会大封群臣,定下与国同休的富贵,想想都让人激动啊。
“大王,如今东到海州,西到大理腾冲,北到襄阳,南到象州,皆为我大唐之土啊!”政事堂左相林必举神色激动的举笏说道,“虽然各地户籍田亩还没核算清查完毕,可粗略估算,加上交州象州,增口不下三千万!”
翰林院司院使、政事堂参议牟巘出列说道,“大王再造社稷,功高盖世,伏请大王即位称帝,以安民心,以振国威!”
大唐学宫祭酒、政事堂参议黄泽也出列奏道:“大王之德,泽被天下,郁郁乎甘霖降而草木生,巍巍泰山,灿灿星汉,遑论黎民,鸟兽尚且沐浴德化。恳请大王,顺应天命而登极位,俯察众意而就至尊。”
王座上的李洛面带微笑的瞥了一眼黄泽,心道果然是名士,这话说的好听啊。
百官一起跪下,纷纷劝进,意思只有一个。
大王啊,你老人家功劳这么大,不称帝怎么行?置天下苍生于何地?
大王啊,你快称帝吧,你要不称帝,不光我们和百姓,就是飞禽走兽和昊天上帝,都看不过去了啊。
李洛端坐在王座上,神色平淡的说道:“诸卿之意,寡人具知。然,南国初统,生民嗷嗷,百废待兴,地方不绥,寡人不安。此事甚大,容后再议。”
马致远立刻记录道:“华夏三九八三年,唐六年三月二十八,百官劝进于归德殿。王以南国不绥,百姓未安,固辞不受。”
今日是常朝,五品以上京官参加。归德殿(选德殿)内,两三百个朝臣挤的满满当当,显得很是局促,看上去和大唐的气势很不相称。
朝臣们摩肩擦踵,都感觉有些尴尬。
“眼下,这赵宋故宫大庆殿,延和殿等三大殿都被蒙元毁灭,只留下这座归德殿(选德殿)。宫中殿宇,三不存一,以至于宫中诸内司无处办公。请大王征发劳役,修建三大殿,不然,无疑彰显大唐国威。”
已经被任命为鸿胪寺卿,封了伯爵的李签出列说道。
李签因为送藏玺图有功,被封了一等伯,授鸿胪寺卿的实职,掌管规制礼仪等事物。
随着李洛连接大胜,一统南国,李签的官也做的越发有滋有味。虽说他在高丽是宰相是公爵,可高丽毕竟是小国。
李氏已经将籍贯改为赵郡李氏,仁州二字竟是提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