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如今竟然起兵反元,成了一国之主!
宋朝皇宫被蒙元破坏后,早就不复当年盛况。完整的宫殿都没有几座。可越是如此,李签和李简就越觉得李洛非同寻常。
换了一个人,硬生生打下一国,哪有不大兴宫室的?可李洛没有。
这说明,他绝对不仅仅满足割据南方。
李洛接见他们的地方,在望江楼。这望江楼也是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宋宫建筑了。
众人心中忐忑的来到最高层,果然看到被簇拥着的李洛,正坐在那里看书。
此时已经盛夏,可这楼上清风浩荡,令人遍地生幽,加上视野开阔,居高临下,端的是一处炎夏消暑的好去处。
李洛此时身穿月白罗衫,腰横玉带,头戴一顶网巾,显得很是闲适潇洒。加上他坐姿如钟,面容俊朗,不怒自威,当真令人不敢逼视。
就算在高丽王身上,李签也没见过这种气势。
要不是李签很熟悉李洛,几乎以为看错人了。
“赵郡李签(李简)拜见唐王!”李签和李简深吸一口气,当先跪拜下去。
形势比人强!
金氏和李若愚等一大群人也赶紧跪拜下去。
李洛不禁想起当年跪拜李签,口称“伯父大人”的情景,心中感觉很是荒谬。
这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么?
“李公快快请起!”李洛不紧不慢的扶起李签,“你我故人,何须如此。”
李签心中苦涩,我已经跪在地上了,还说什么“何须如此”。
“李签谢过唐王!”李签不得不感谢。
等到众人起身,李洛命令赐座,上了冰镇瓜果,众人的忐忑之心才平复了些。
而一向跋扈的李氏嫡长子李弱愚,此时也完全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他低眉敛目,神色谦卑,保持着恭敬而无害的微笑。
李知易等人也莫不如此。
曾经在李氏家城颐指气使,呼风唤雨的主母金氏,此时也一副温良贤淑的样子。几个女子也都端出温柔淑女,娴雅端庄的人设。
众人当中,也就是李蕙质还自然一些。
“诸位不必拘束。”李洛春风般笑道,“寡人与诸位,也是故人之缘,香火之情。几年前,多蒙李公关照。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皆是柱下子孙。今日诸位避难来唐,寡人欢迎之至。”
李签很快进入角色,站起来说道:“关照之说,李签万不敢当,说起来那才是在下的荣幸。敢问唐王,那副画中的意思,唐王必定已经猜出了吧?”
李洛点头道:“寡人早已猜出,多谢李公之馈了。”
李签很谦恭的说道:“安敢受唐王之谢。此物只有唐王才配拥有,在下只不过顺应天命罢了。”
他说完,再次下拜道:“前次,在下曾向元廷告发唐王,实在是逼不得已,今日想来,惶恐万分,夜不能寐,还请唐王治罪。”
这就是求谅解了。反正也绕不过去,他只能硬着头皮请罪。
李氏因为早有准备,早就把铜钱白银全部换成黄金,这次全部带了出来。所以他们暂时不缺用度,却缺一个立身之本。
说白了就是官爵土地。
没有官爵在身,他们带的钱财再多又有何用?
李洛当然知道李签等人的心思。
但他还不想这么轻易就给官爵。
因为传国玉玺还没找到。谁知道那副画是真是假?
只有找到传国玉玺,他才会赏赐李氏官爵。
要是找不到,那顶多就是赏赐一座宅院让他们安身。富贵,那是不用想了。
“李公也是无奈之举,算不得什么大事,寡人并未入心,李公不必请罪。”李洛淡淡说道。
李签等人心中一凉,感觉官爵之事似乎没指望了。
果然,李洛接着说道:“寡人就送李公一座宅院,乃是蒙元高官宅邸。李公就带族人暂时安身吧。”
没有提到官爵。
李签等人虽然有点失望,却也松了口气。送了宅院,起码说明性命无忧,李洛算是接纳了自己等人。
李若愚和李知易等子弟看着李洛高高在上,而父亲和叔父低声下气的样子,心中都是气恨交加,苦涩万分。
这就是之前那个“五弟”啊。
真是造化弄人!造化弄人!
但是,他们不敢流露出丝毫不满。
“李公,倘若将来寡人恢复中原,李公会回到高丽,重归仁州郡望么?”李洛冷不丁问了一句。
这句话,有坑!
李签身子一颤。他何等精明老辣?立刻就听出了李洛的弦外之音。
李洛想要高丽!
也是,自古以来的中原雄主,谁不想要高丽?
李洛要是割据一方或者败亡也就罢了,要是他真能恢复中原,怎么可能不对高丽用兵?
蒙元都征服高丽作为征东行省,李洛要是真能一统天下,会放过高丽?
不可能。
李签的反应也很快,转眼间就有了说辞,不急不缓的说道:“唐王,在下一族,本是赵郡一脉,系出中原。既然离开高丽,就没有回去的道理,至多到时回去扫墓罢了。”
“不过在下以为,高丽与中原,本应不分彼此。如今高丽大族,多为中原侨姓。唐王雄才大略,他日必能一统天下。这高丽,大可为大唐一州啊。”
反正他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出高丽。高丽将来如何,他已经不关心了。李氏的前途才最重要。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有以柔克刚,事事顺着李洛,李氏才有出路。
为了家族,只能如此。
李洛呵呵而笑,这个“伯父”,当真精通自保之道,权宜之计。
这样也好,省了自己的口舌。
既然他如此识相,那就先给个官位,安抚其心吧。
到时高丽大族一降,高丽就能轻而易举的收入囊中,不会和蒙元一样屡屡用兵才拿下高丽。
都以为高丽软弱好征服,那其实是误解。
此时的高丽,可不是后世的朝鲜。蒙元当年六次出兵攻打,才让高丽屈服。高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外抱团。所以分化瓦解加武力,才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忽必烈也是用了这招,才拿下高丽。
李洛想了想,终于说出李签等了半天的话:“李公曾是高丽宰相,精通政务。如此才干,寡人怎能视而不见。就请李公担任政事堂参议如何?”
政事堂有左,中,右三位宰相,如今只有林必举和龚侃两位宰相。林必举不用说,海东时代就是政务主官。龚侃是李洛的得意学生,在政治上很有悟性。
宰相之下,就是五位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一般由能力强的尚书兼任参政衔职。但由于唐国尚书们当尚书都难以胜任,所以九个尚书只有两个尚书加了政事堂参政之衔。
参政空缺三个位置。
参政之下,还有参议政事七员,简称参议,正三品。一般由侍郎等官兼任。如今还有两个空缺。
参议本是兼任加衔,李签要是当参议,那就是唯一没有本官的参议,不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