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8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兵就有十三万之巨。

随军的奴隶将近二十万人,还有十几万匹战马,十几万运输辎重的牲口。

气势壮观无比。如此大规模的队伍,当真令人胆寒。

前锋已经到了一百多里外的弥沙县,后队才刚刚离开昆明。大军前后绵延百余里!

云南王登上弥沙县的石林峰,看着巨龙铁流一般滚滚东进的大军,不禁豪气干云,凭借仅有的一点汉学,开口吟诗道:“大军一百万,滚滚向东边。东边去作甚,为底打江山!”

“大王好诗啊!”一个汉人模样的中年大将笑道。

“想不到大王也会作汉人的诗!”一个相貌沉毅的蒙古大将也出言夸赞。

这两人是忽必烈派来协助云南王指挥大军,参赞军机的。

两人说起来都是大大有名。汉人模样的名叫李庭,是参与灭宋灭阿里不哥的名将,很得忽必烈信任。

但是别看李庭名字是汉人,长相也是汉人,其实是个女真人,只是改为汉姓而已。

李庭作为早就汉化的女真贵族,当然是读过不少书的,本人也颇有文才。就云南王这打油诗,他是打心眼里瞧不上。

另一个蒙古大将叫博罗欢,也是一个胸怀谋略的智将。

这两人都是忽必烈心腹,也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云南王毕竟年轻,就算能力出众,统帅几十万大军忽必烈也不会真的放心,所以派两人来给云南王把关。

“我的诗,就是一堆不能烧火的湿牛粪!”云南王笑道,作为忽必烈最出色的孙子之一,他还是很靠谱的,起码有自知之明。

“大王,我们要加快速度了。”李庭道。“派人快马通知前面的驿站和官府,让他们平整不好走的路段,拓宽狭窄之处。”

云南王点点头,下令照办。

大军沿着驿站道路前进,即便元朝驿站发达,道路比宋代大有改善,这一天也才能走出一百多里。主要是山太多了。

这么算,到衡阳起码需要半个月。

元军大军一过,沿途州县的尘土,两日不散。不知道多少田地,被践踏毁坏。无论汉人还是其他部族百姓,无不捶胸呼嚎。

兵过成灾!

…………

此时的衡阳,也彻底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衡阳湘江之西的衡阳、衡山、衡东、常宁、耒阳、等七个县的百姓,已经全部迁移到湘江之西暂住。

不但七个县城住满了兵马,就是各处关隘也都布置了重兵。每隔十几里,必然能看见联军营地。

衡阳七县,已成军城!

四十万大军驻扎在七县之地,其实也看不到多少兵马了。但是,衡阳每一处战略要地,水陆要冲,关隘城池,全部在联军掌握之中。

所有城池关隘都得到抢修加固。大量的军粮军器也存储在各城。

衡阳府的治所衡州城,正是联军的大营所在。光在衡州城内外,联军就驻扎了十八万大军。其中唐军就有十万人,大多还是老兵。

可以说,唐军的主力,就在这衡州城。

衡阳城城楼上,飘着三面大旗。中间的是唐字大旗,左边的是梁字,右边的是宋字。到处都是披坚执锐的战兵和鲜明的旗帜,一股肃杀的气息直上云霄。

李洛并没有打算和元军打守城战。城池只是他阻挡元军的战略封锁线和后勤输出地。

七座城池和关隘,组成一个北到衡山、南到南岭、东到湘江、西到越城岭的巨大战场,与元军主力决一死战。

原来的衡州官衙,已经变成了“联军征元大将军幕府”,也是李洛的中军牙帐所在。一杆高高的浴火凤凰大纛,伫立在门口。

大将军幕府之内,此时正在召开军议。

李洛一身玄色盔甲坐在帅位上,在座的除了唐军将领,还有梁国将领,以及宋国将领。

当然,所谓梁国将领,其实就是唐国特务。

梁国此次在衡阳驻扎了十五万兵马。这么多兵马萧隐当然不放心,所以还派了赵王萧焱统领。

萧焱代表萧隐,担任联军副帅。而萧隐自己,则是坐镇江陵,抵御吕文焕出川。

宋国只派了五万兵,统兵大将是罗谡。

“衡阳四周是山川,中间是平地,纵横两百里,不光有利于我军,也有利于元军骑兵。据细作回报,元军骑兵最少十二万!”李洛语出惊人。

最少十二万骑兵!

萧焱和罗谡都是心里发寒,十二万骑兵啊。想想都让人感到头皮发满。

ps:各位大大,今天实在太忙也太不巧了,前几天身体不舒服也没存稿。今天只能这样了。求票票,订阅。明天可能加更!蟹蟹!

第574、575节 惊云密雨…诡异之处。

李洛环视众将凝重的神色,淡然笑道:“元军中路三十八万战兵,蒙古兵只有三万,色目兵只有五万,汉军不到十万。最多的是部族蛮兵,总有二十万。”

萧焱问:“大将军,元军为何有这么多蛮兵?难道也先帖木儿收复蒲甘诸部了?”他的情报没有李洛翔实。

李洛道:“金齿蛮,建都蛮等十二个部落,全部降了也先帖木儿。就连蒲甘兵(缅兵),也有几万人归附了元廷。也先帖木儿仅在蒲甘国一地,就征集了八万蛮兵。”

很显然,蛮兵比南方汉奸军更有战力,也野蛮彪悍的多。这次蛮兵如此众多,着实不好对付。

李洛继续道:“衡阳为我军所据,元军多半占据永州与我军对峙。甚至进占宝庆(邵阳),攻打潭州(长沙)”

文天祥道:“大王所言极是,臣请命率军防守宝庆,扼守越城岭道,不让元军进入潭州。”

他也猜测,元军有可能会绕过衡阳,通过越城岭道占领宝庆,再攻入长沙。为了有备无患,宝庆也需要兵马驻防。

但是,衡阳不能再抽调兵力了。四十万大军听起来吓死人,可布置在方圆两百里的七县之地,兵力就稀薄了。

李洛点头道:“文先生就不要去了。宝庆是不能疏忽,就让江钧去吧。”

他身边只有文天祥这一个擅长军事战略的人才,要是文天祥走了,就找不到人商量大事了。

“诺!”江钧站起来,“请大王调兵!”

李洛道:“抽调赣州,扬州,越州兵马五万,交给你统带,进驻宝庆。”李洛当即写下一道调兵令,传回唐国调兵。

如此一来,唐军除了在衡阳布置了二十万人,在宝庆也布置了五万,加上驻守南路闽州的唐军,参战兵力超过三十万。

而两江地带其实已经很空虚了,只能维持治安稳固地方而已。

更让李洛担忧的是,联军虽然有好几十万,可大半都是新兵。三国老兵加起来才二十多万。尤其是梁国和宋国新兵,大部分都没有盔甲。

整个联军的着甲率只有六成多,而元军战兵都是老兵,着甲率达到百分百。

更别说联军的骑兵加起来不到四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