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帖木儿最可能走南陵道和幕阜山谷。假如无法快速灭掉张弘范,那就只能在这两个地方阻止忽都帖木儿。”
李洛笑道:“这就是了。”对诸将说道,“你们都听到了吧,将领一定要熟悉地形。这就是我们的预案。倘若计划不顺,就以少量兵马借助地利阻击忽都帖木儿,以主力先解决张弘范,再掉过头来灭掉忽都帖木儿!”
自从起兵以来,李洛以战场为课堂,经常言传身教,让麾下将领多出一些帅才。
…………
李洛等人谈论到幕阜山谷,却不知道此时的幕阜山谷,正有一小队人马在匆匆赶路。
幕阜山是江西和后世湖北的界山,崇山峻岭连绵三百里,只有一条山谷是最便捷的通道。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将太史慈,曾经在山谷上驻军,阻挡刘表大军,令刘表无法进入江东。
幕阜山谷也是一条江西连通湖广的商道。可由于眼下战乱,商业不兴,行商稀少,就使得幕阜山谷很是冷清荒凉。
所以,一小队人马就惊动了寂静的山谷。
只有九个人,四匹马,打扮像是个商队。但是他们带着兵器,又不像是商队那么简单。
其中三人是女子。有两个女子都是约莫二十出头,身高体壮,手持钢刀,似乎是两个女护卫。还有六个青年也都执刀而行。
只有一个女子没有带刀,而且骑马而行,看样子还是一行人的首领。
这女子身穿墨绿襦裙,头发挽成一个双髻,看衣服倒是富贵人家出身。她只有十三四岁,是个面容稚嫩的少女。她生的粉妆玉琢,五官俊俏,模样很讨人喜欢,正值烂漫年华。
可是她小脸蛋上的神色,却像煞了大人。她抿着嘴唇,神色坚毅,目光清冷,和年纪很不相称。乍一看似乎是装成熟,可再仔细观察,却又绝对不是。
“公主,要不要歇息一阵?”走在马边的一个女护卫说道,“奴婢肚中饥饿。”
其他几人也露出期待的目光。
小姑娘一拉缰绳,冷冷的娇哼一声,“见天肚中饥饿,真真饿死鬼转世。也罢,就歇息一会吧。”
她说完,身子一跃就跳下马背,拍拍小手,将马鞭扔给一个男护卫,走向路边的一块青石。
另一个女护卫干净抢在前面,鼓起腮帮子在青石上猛力一吹,再用袖子一擦,恭敬的对小姑娘说道:“公主安坐。”
小姑娘淡淡嗯了一声,大喇喇的在青石上坐下。很快又有一个女护卫取下包袱,拿出糕点和干粮,恭敬的双手递过来,“公主请用。”
这个小公举拿起一块云糕扔进嘴里,皱着蛾眉不满的一边咀嚼一边说:“老娘告诉你们很多遭了。在外不要这么重礼,更别叫我为公主,你们以为这是江陵城么?哼,这可是鞑子的地界,别看这荒山野岭,谁知有没有打猎的打柴的,暗中留意到我们?”
“是是是!公主说的道理,那是极好的。”几个男女一头。
小姑娘不吃了,忽然仰头望天。
呆呆望了会儿天,她才低下可爱的小脑袋,对付手里的糕点。
等到最后喝了半壶清水,小姑娘的脸色才好看了些。
“公主。”一个年长的男护卫靠近,小声说道,“再走半天,就能出了大山,到江西地面了。唐公占了江西,我们也不怕鞑子了。”
另一个护卫也道,“是啊,这一趟真不容易,要不是公主机灵,我们早就被鞑子官府拿住了,哪里能走到这里。”
小公举露出一丝愁容,神色也阴沉下来,“唐公李洛虽然与老娘有旧,但他未必把我当回事儿,这次求援多半要落空。唉,或许就是他答应出兵,大梁也等不到援兵到达了。”
“陛下起兵前,励精图治。可是自从登基,却沉迷起享乐。不然,大梁也不会这么快就到了这步田地。”
几人听了,都是神色黯然。
可是小公举突然一咬牙,“就算大梁亡了,老娘也要继续造鞑子的反!”
ps:朋友们,今晚就到了,晚安吔。蟹蟹大家支持我,鼓励我,我一定用心写好每一章!求票票,订阅!
第514、515节 大梁使者:光明公主殿下
“公主如此聪明,唐公一定会答应公主的。”一个护卫安慰着说道。
他们八个都是大人,只有公主一人还是个半大孩子。可他们八个大人加在一起,都没有公主的脑瓜儿好使。
这个所谓的公主,正是曾经潜伏到李洛身边,当李洛书房丫鬟的辛苦。
白莲教红巾军起兵后,声势浩大,大佛主萧隐迫不及待的在江陵自立为帝,大封百官,还封白莲教大佛女辛苦为“光明公主”。
于是,辛苦一下子成为“大梁”的贵人。
虽然享受了几个月的公主尊荣,但辛苦却只惦记着反元。她眼看大梁节节败退,各地州县纷纷被元军夺回,不禁心急如焚。
要说她对萧隐和大梁有多少忠心,那是扯淡。她纯粹就是为了反元,反元,反元。
这几个月,辛苦并未待在“京师”江陵享受荣华富贵,而是带了一队人马,四处联络反元势力,让他们起兵。
她的努力的确有了成效,湖广大地不少小股的反元势力,甚至山贼水盗,都被她“招安”,接受了萧梁的官职,给忽都帖木儿带来不少麻烦,影响了攻打江陵的进度。
谁也想不到一个小丫头,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可虽然到处爆发的造反延迟了大梁灭亡的脚步,分散了忽都帖木儿的精力,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大梁”药丸。
她救不了大梁。笑得最后的还是鞑子啊。
该死的。
起兵之前,她以为圣教信众百万,势不可挡。一旦起兵鞑子必定不是对手。可残酷的现实很快就给了她血淋淋的教训。
鞑子的武力,竟然如此强大!
圣教人多有什么用?十万人也打不过一万鞑子骑兵,真的打不过啊。几千鞑子骑兵,就能大败几万红巾军,赶鸭子一样追杀。
好几十万红巾军,几个月内就一败涂地,教中的兄弟姐妹,快被鞑子的刀子杀光了啊。
为了挽救大梁,她东奔西走,做了很多努力。可是现在,她没有办法了,只能来求唐公李洛。
想到李洛,辛苦心里就复杂无比。
她原本以为李洛只是个同情白莲教的鞑子大官,虽然潜伏到李洛身边当丫鬟,却心中瞧不起李洛。
可是她做梦也没想到,李洛竟然也会造反!
原来,李洛是个汉人,还是李唐后裔。他假冒高丽人潜伏元廷,做了鞑子大官,为了就是积蓄造反的实力。
这在民间都不是秘密了。
难怪,难怪李洛会对圣教怀柔,甚至反对忽都帖木儿戕害圣教,原来他也是抱着反元的心思。
更让她惊讶的是,李洛造反之后,如此势不可挡,不但占了整个江浙,还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