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6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反元义军,后来受了招安,投降完哲都,被封为建宁路管军总管。就在去年,黄华还以副元帅的身份,随同完哲都镇压宋朝泉州小朝廷,立功不小。

可是,由于黄华在元廷眼中是“贼军”出身,所以一直受到猜疑。去年镇压起义有功,元廷竟然没有升他的官。

这让黄华心生怨恨。但还不至于再次反元。

然后,南洋忽然送来一份信,写信人的身份极其不凡,竟然是前宋朝宰相陈宜中。

据情报说,黄华收到陈宜中的信,大为欢喜,甚至当着部将的面念出来。说大宋在南洋重立朝廷,不日即将卷土重来。

逃到南洋的小朝廷说,只要黄华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就封他为枢密副使,福建节度使。

于是,黄华反意已决,此时正在秣兵历马,积蓄粮草,“众至十万,连营五十里”,准备先占据建宁全境,再攻打泉州。

起兵的时间,就在半月之内!

李洛得到特察局的情报,心中大惊。这个黄华,怎么提前反了?他不是明年才反么?

黄华反元,与李成栋反清一样,都具有很大的投机性,并不值得同情。问题是,他现在造反,对李洛来说实在很不利。

李洛现在可是福建行省一把手,封疆大吏。辖区出了大反贼,倘若快速剿灭,那就是大大的功劳,可倘若让反贼做大,他也逃不脱干系。

黄华的头陀军,是福建各路中实力最强的汉军。如今镇南都元帅完哲都的几万铁骑在江西,副帅高兴当了浙西宣抚使。福建境内,只有几万汉军了。

黄华一旦起兵,搞不好他这个平章都会“罹难”。而且,现在正是移民的关键时刻,黄华起兵,势必会中断移民计划。

李洛当即以剿灭女贼许夫人为名,传令泉州附近的几路兵马,汇集泉州检阅演兵。五日内不到者,军法处置。

他要抢在黄华之前动手,整合几路兵马,将黄华堵在建宁路。让黄华只能影响建宁一路,再寻机平定。

“蕨尔图!”

“在!”

“反贼许氏可能兵出云霄,令漳州路,邵武路,福州路,兴化路,延平路五路管军总管,接报五日内率兵到德化汇合!”

“喳!”

ps:月底了,求支持,蟹蟹!

第365、366节 黄华起兵…李洛平叛

元朝的一路总管,原本是军民皆管,权力很大。所以至元初年,忽必烈将其管军的权力剥离出来,设立只管民政的总管,和专管军队的管军总管。

管军总管也是三品,因为统带的不是汉军就是新附军,所以一般由汉人或南人担任。不过,理论上管军总管并不是一路兵马的主官,主官其实是达鲁花赤。

但是,由于达鲁花赤往往是蒙古贵族,看不起汉军和南军,不愿意直接统领汉人军队,所以,作为副手的管军总管,反而成为事实上的军事长官。

李洛突然说要在德化演兵,行省高官们并不奇怪,反正这也是平章的权责所在。无人能够反对。

泉州周围的漳州、福州、兴化、延平四路管军总管,全部遵照李洛的命令,带兵去泉州路北的德化汇集。

李洛已经提前率领泉州路管军总管尚铸的五千兵马,提前在德化城外扎营。

没错,李洛把尚铸的泉州路兵马当做中军来用了。尚铸对于李洛这个平章很是恭敬,在李洛的笼络善待之下,已经把李洛当成了官场上的靠山。

等到附近四路管军总管率军赶到,早就看见德化城外的平章行营。

“兴化路管军总管査尹南,参见中堂大人!”

最先赶到的兴华路管军总管,一身盔甲的到大帐拜见李洛,他一见面就拍马屁的称呼“中堂大人”,而不是最应该称呼的“平章官人”,让李洛有点诧异。

官场上称呼上官为大人,意思等于说,您是我爷。但凡是当官儿的,谁没有尊严?不是自己的恩主或者贵人,极少这么称呼上官。

査尹南?

李洛打量一眼,发现这査尹南年纪只有三十出头,生的很有几分英武之气,他脸上一道伤疤,却并不破相,反而更见冷硬。这个年纪能做管军总管,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査将军辛苦了,起来说话吧,坐。”李洛温言说道,他没有穿盔甲,而是身着一品文官的质孙服,手持折扇,通身清贵大官的气质。

“喳!谢中堂大人!”査尹南这才站起来,对李洛拱拱手,笑道:“好教中堂大人知道,罗昱罗万户,正是末将姨夫。他得中堂大人亲厚关照,末将亦是感激的。”

原来如此!

怪不得他一见面就称呼中堂大人,原来是罗昱的晚辈,那就很正常了。

“原来査将军和罗万户是亲戚,那就不是外人了。”李洛呵呵笑道,吩咐亲卫上茶,“罗万户乃海战良将,随本堂征日时多立战功,本堂自然是不能让英雄埋没的,哪有不举荐提拔的道理?。”

査尹南闻弦歌知雅意的说道:“中堂是罗万户的恩主,自然也是末将的恩主。这从今往后,还靠中堂大人多多关照末将了。”

李洛心中一乐,这个査尹南,倒是很会说话啊。

对于査尹南,特察局自然是有情报的。此人看着很会说话,很容易让人以为靠着拍马逢迎做官,其实恰恰相反。

査尹南是跟随宋朝太皇太后谢道清降元的禁军将领,临安保卫战时才二十六七,却已经积功做到都指挥使。

随宋室降元后,査尹南因为参与镇压江西白莲教和福建畲民起义有功,在张懋的推举下,接任吉州路总管,封爵都昌县男。

可是前年,吉州路有流民造反,达鲁花赤就弹劾査尹南养贼自重,心怀不轨。结果,査尹南的男爵被褫夺,官职也从上路总管调为下路管军总管,降了一级。

总的来说,査尹南算是个将才。但同绝大多数汉将一样,都受到到蒙古人的猜疑和打压排挤。

与尚铸一样,査尹南并不是元廷的死忠,也不是张弘范那样的铁杆汉奸,属于可以拉拢的对象。

“査将军此次带了多少兵马?”李洛直接问道。

査尹南回答:“好教中堂知道,末将的兴化军只有四千,这次带了三千人。”査尹南心里有些失落,兴化路地盘小,乃是下路,他带的兵额,被砍了一半。

李洛点头,全军四千人,就带了三千人过来,那是很恭敬了。

如此一来,加一千色目护军,他就有了九千兵马。

但,远远不够!

据情报,即将反元的黄华,如今兵力在五六万以上,其中光披甲战兵,就有两万人。看来,黄华准备造反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然,一个建宁路管军总管,最多上万兵,哪来这么多兵?

到了五月五日,其他三路兵马也全部到来。兵力一万的福州路,来了六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