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有关,却隐瞒不报,欺骗朝廷!”
“小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劝右丞官人主动向朝廷认错,戴罪立功。可右丞官人根本不听,还狠狠鞭打小人。”
奥茹丁说完,解开衣服,露出满是伤痕的身体,“这就是右丞官人鞭打所知。”
其实这些伤是特务们打的,与哈歹只没关系。
什么?他说什么?
哈歹只听了,气的浑身发抖。你这个狗奴才,你什么时候劝过我?你敢劝我?再说,你身上的伤,是我鞭打的么?
这无耻的狗奴才啊!
哈歹只气的老眼昏花,恨不得当场一刀宰了奥茹丁。
“狗奴才!我宰了你!”哈歹只再也忍不住的拔出腰间的匕首,扑向奥茹丁。
“住手!拿下!”李洛一声令下,几个亲卫顿时一拥而上,将哈歹只的匕首夺了下来。
哈歹只气的直喘气,像只愤怒的野兽,不断挣扎咆哮。他当年也是个响当当的蒙古勇士,可是如今年过五旬,气血已衰,很轻易就被颜隼等人控制起来。
此时哈歹只最恨的不是李洛,而是无耻的奴才奥茹丁。
“狗奴才,我一定要像宰杀瘸腿的野狗那样,宰了你!”哈歹只恶狠狠的说道,一点也不像个二品大员。
奥茹丁看见哈歹只要将自己生吞活剥的目光,也怕了,干脆心一横的说道:“主子,你也别怪我,是你自己不忠在先。主子可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事么?当时你还是个千户,却主动给阿里不哥写信臣服,还是奴才送的信!你对大汗,忠么?”
“你你……狗奴才!”哈歹只气的快要吐血了。
李洛笑了,“来人,右丞官人的府中,或许还有奸细!一体拿来,细细盘问!”
“诺!”亲卫们拿着令箭,去哈歹只府中拿人。知道“奸细事件”的一定不止奥茹丁一人,证人一多,哈歹只这船翻定了。
李洛继续道:“右丞官人,倘若是冤枉了你,本堂一定为你讨个公道。但眼下,你可不便处理公务了。来人,暂时收了右丞官人的印信,暂停右丞府的令箭。”
“右丞官人,这事情的始末,本堂不偏不倚,会如实禀奏大汗和朝廷。咱哥俩,就等候旨意吧!”
李洛无权革去哈歹只的官职,顶多暂时停职,短期软禁。最后还是要由忽必烈定夺。
哈歹只脸色灰败,头上的瓦楞帽都歪了,他挣开李洛亲卫的控制,冷冷对李洛说道:“平章官人,你赢了。本官自会向朝廷向大汗上奏请罪。哼,希望你这个平章,做的好好的。”
哈歹只说完,就往节堂之外走去。
李洛抽出一直令箭,“节堂护军何在?”
“在!”一个色目将领出列应命。
“如今本省不宁,调三百兵马,保护右丞官人府。在圣旨下来之前,不许右丞官人离开府门一步!”
“喳!”那色目将领统带的兵马,属于节堂护军,只听命于平章政事。相当于后世的巡抚标军。
众官看到连仅次于平章的右丞都被扳倒,无不心生惊惧。他们万万想不到,李平章的下马威,如此凌厉。
就连第三把手,左丞萨普勒,也惴惴不安,再也不复之前的气势。
李洛扫了萨普勒一眼,心道今天先不动你。免得一来就动了两个副手,让人侧目。且让你先逍遥一段时间。
“升堂!”李洛再次坐回到节堂大案上。
ps:今晚开会很晚,所以迟了,抱歉。
第353、354节 “庞统献技”…“中堂演戏”
哈歹只是个很强势的副手,仗着资历老和蒙古贵族的身份,就连前任平章阿鲁不花,也没少被他使绊子。可以肯定,他一定会给李洛这个一把手制造很多障碍,甚至架空李洛。
所以,当李洛听崔秀宁说起哈歹只和南秀的事时,当即决定利用情报第一时间扳倒哈歹只。
其实李洛正月十八就到了福建行省。但根据南秀提供的情报,去了盐场逮捕哈歹只的心腹奥茹丁,一番折腾之后终于令奥茹丁就范,前后耽误了几天时间。
如今哈歹只已经被暂停职权,等李洛的奏章到了大都,他被罢官是板上钉钉的事。这样,李洛最大的绊脚石被搬开,又迅速树立了威严,可谓一举两得。
从眼前这些行省官员谨小慎微的表情,就知道这一招的效果有多好。
右丞大官人都被李平章干脆利落的扳倒,何况他们?
李洛坐在大堂上,看着下面的行省大员们,板着脸说道:“诸位,本堂来闽之前,大汗叮嘱,太子大人叮嘱,御史大夫也叮嘱。令本堂务必放开手脚,好生整饬,把本省狠狠治一治。”
“倘若福建的差事还办不好。就算大汗大度饶过,太子大人也不会饶过,太子大人饶过,御史大夫也不会饶过。这闽省可是财赋重地,每年要上缴五百万多贯皇税的。再这么乱下去,给朝廷的税款,是你们掏,还是本堂掏?”
“去年底,一下子被反贼劫走了一百八十万贯钞,这让去年本省上缴朝廷的财税,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全拜哈歹只所赐!你们当这事就算了?朝廷可是说了,这缺的一百八十万,今年得补上!不然,朝廷也不能饶过我。”
李洛这话一出口,堂下众官都是脸色剧变。什么?补上税款?那今天岂不是要多上缴一百八十万?去哪里找这笔钱啊?想到这里,众人顿时恨上了哈歹只。心道难怪李平章一来就要拿哈歹只立威,原来如此。
忽必烈的确说过补充税款的事,这可是一个很爱钱的皇帝。但是,他没说必须今年全部补齐。到了李洛嘴里,就是今年必须补齐了。
李洛继续演讲:
“朝廷饶不过本堂,难道本堂就能饶过你们么?说来说去,治闽就要两条,一是税款要足,只能多不能少。第二,不能有反贼作乱。只要保证这两条,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否则,哈歹只就是下场!”
“本堂提醒某些人,别以为自己是蒙古国族,就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里!蒙古国族乃大元柱石,国家栋梁,不是大元的蛀虫!越是国族,就越该忠谨用事。倘若坏了大汗和朝廷的事,那便不配是蒙古国族,本堂就要办他!”
“有些人曾是勇士,是将军。但本堂也不是懦夫!本堂征倭,也是尸山血海中蹚出来的,剿杀日人何止十万!大汗要是不信我,能把本省交给我?能封我郡公,赐号拔都么?”
“就是太子大人,对本堂也多次勉励有加。说起根脚,我仁州李阀五百年世族,大汗赐同万户那颜出身,比你们在座的哪个差半点?”
“说来说去只有一条,本堂既然是你们的上官,你们就该遵守上命,这是朝廷法度,也是千百年的规矩!谁要是阳奉阴违或者心怀抗拒,本堂须饶他不得!”
“本堂身为平章,又兼了三省沿海制置使,担着天大干系,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