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4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明天要专门朝议讨论了。

肚子越来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孕妇的辛苦也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想到妈妈怀着我的时候,也像现在这样辛苦吧。

她要是能知道我也要当妈妈了,而且过的幸福,一定会很高兴的。可惜,她不会知道啊。

想到妈妈……不行,打住!不能再想父母了,忧伤的情绪会影响孩子。

还是出去走走吧。

…………

“见过亭主!”随着唐侯府内侍女的问好声,一身洁白衣裙的李沅,进了崔秀宁的内宅。

作为唐侯的妹妹,爵封亭主,李沅已是唐国仅有的几个贵人之一了。

在唐国,除了唐侯,夫人,以及唐太公颜铎之外,李沅的身份最为贵重。

“嫂嫂今日如何?”李沅见了崔秀宁,很随意的行个礼问道。

自从崔秀宁怀孕后,李沅几乎每天都要过来检查一次,问问情况。

“还好。”崔秀宁一边写东西一边说道,“你不用每天来,我好得很。”

一黑一灰一白三只狐狸围在她的身边,时不时蹭蹭她的脚。崔秀宁恼的一脚踢过去,却不敢用力。

“来人!”李沅突然喊道。

珠帘一开,两个侍女进来,“亭主。”

李沅道:“把黑白灰带到老狐狸那里去,别让它们再进来。”

“诺。”侍女将黑白灰带出去。

李沅给崔秀宁把了脉,看看她的舌头,又问了几个的问题,这才放心了。

“嫂嫂放心,一切无虞。只是还是多歇息,不能太伤脑。还有,嫂嫂不要再去那火药所了,实在太过危险。那里的气味,也对胎儿不利。”李沅劝道。

崔秀宁道:“火药太过重要,事关咱唐国社稷……好吧,你是医师,我就听你的,不去火药所了。但铳炮所我应该可以去吧?”

李沅点头,“嫂嫂搞得那些铳炮,不过是小铁管子大铜管子,倒是可以去的。”

这半年,崔秀宁不但制作出近代颗粒黑火药的样品,也根据之前的记忆,还原出一款火铳。

她记忆中的火铳,其实是现代暴力团伙自制的火器,也就是土炮土炮。

现代因为军火枪械管控极其严格,使得不少民间暴力团伙制作交易土枪土炮。有段时间,这些火器在社会上非常泛滥,造成了很多危险。

为了鉴别这些火器的杀伤性,以作为量刑依据,高等刑警学院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刑警了解这些武器,并知道测试不同火器的威力,威力越大的,涉案人的罪行也越重。倘若没有威力或者威力很小,就可能不列入刑事案件。

崔秀宁就曾经端掉一个制作土枪土炮的作坊,收缴了不少成品。拿回去测试后,威力相当可观,属于近代火器了,不比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军火枪威力小。

崔秀宁还原的火铳,就和这些火枪类似。但可惜的是,燧发装置工匠们一直没有试验成功,这都一个月了,最核心的弹簧片还没有搞定。

但是,整个火铳的样品,已经根据她的图纸制作出来了,只是枪管完全是钻出来的。

现在缺的就是燧发装置。

火炮的难度在设计上还没有火铳复杂。但在制造上又难得多。难就难在炮膛,目前的炼铁技术肯定是不行的,只能用铜。

所以,崔秀宁只设计出一种小土炮,口径只有一寸半,只能发射鸡蛋大的铁丸。但哪怕是这种东西,现在的炼铁技术也难以胜任,还是要用铜,减少炸膛危险。

为了制作火器,崔秀宁专门在匠造处增加了火器所和铳炮所。

她想等李洛回来前,就制作出完全的样品,给男人一个惊喜。

但是,以她对火器的了解以及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她不可能搞出更先进的火器了。但毫无疑问,肯定比元军那原始的火铳火炮厉害的多。

元军装备的火铳火炮,不但火药威力小,发射管的质量也差,还容易炸膛。导致射程近不说,安全可靠性也很不靠谱。

姑嫂两人聊了会体己话,李沅自去医院,而崔秀宁则是整理好条陈,准备朝议。

由于唐侯不在,唐国如今的朝议,并不定期举行,而是有事才举行。

“咚——”唐侯府的钟声一响,上到卿士,下到所级官员,全部闻声而来,进入朝堂,昭穆有序的站好位置。

唐侯府的侍卫,也分守朝堂内外。

发髻高挽的崔秀宁有点笨拙的坐上君位,目光炯炯的看着堂下。

上卿林必举领衔众官,下拜道:“臣等拜见夫人,万福金安!”

崔秀宁道:“诸位免礼,坐吧。”

“谢夫人赐座!”

等众官站起坐下,林必举道:“禀奏夫人,如今南归船队的人,财物,战马,船只,皆已拟定了安排条陈,敬请夫人过目定夺。”说完奉上一本册子。

崔秀宁认真看完,然后合起册子说道:“上卿这么安排,可有什么说道么?你给诸卿讲讲罢。”来到古代两年了,此时的崔秀宁,对李洛之外的人的语言风格,已经完全古人化了。

ps:大家放心,关于火器,不会大搞科技树的。主角只会拥有近代的火器,不会太超前。书中还是会保持比较纯正的古代风格,不会破坏历史感。蟹蟹支持!!

第333、334章 父女夜议…生番出山

林必举道:“启禀夫人,微臣将三万多日国青壮分成十几队,不让他们集中。倘若将他们全部用来修建洛宁城,那他们一旦闹事,就很危险了。所以才分开处理,反正修城,开荒,建房,种地都需要人手。”

“夫人之前说,让日国女子和将士们配对,以安军心,这自然是极好的。让日国苦力为军属之家代耕田地,也是极好的,只是,只是……”

崔秀宁皱眉道:“只是什么?你但说无妨。”

林必举苦笑道:“海东适婚女子比适婚男子少的多,这批日国女子刚好可解燃眉之急。可是,倘若和将士配对之后,再让日国青壮代替军属耕种,那么,臣担心会发生羞耻之事。毕竟,将士平时都在军营,其妻是日国之女,为其耕种的却是日国之男,那么…”

虽然林必举没有再说下去,但所以人都明白了。

真是这个道理啊。林上卿这话算是老成谋国之言。

你想,女主人是日国女子,为她耕种的是日国男子,又是同族同乡,又方便相处,而丈夫是异族,平时都在军营。那么,时日一长,有多少唐军会变成绿军?这可不是小事。

崔秀宁笑道:“所以,国卿廨就不再安排日国男子代耕?”

林必举尴尬的说道:“正是。”

崔秀宁道:“林卿的顾虑,我何曾没有想过?但苦力平时为军属田奴,战时从军做辅兵,乃是唐侯亲定的国策,为的就是提高战力。怎么能以噎废食呢?”

李洛虽然痛恨满清,却很欣赏满清的八旗兵制,八旗兵制非常符合人口少的政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战力。天命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