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3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机会难得啊!

城头仅存的几个武士,以及不到千人的青壮,看到城下黑压压的攻城大军,都是懵了。

我们只有这点人了,绝大多数还是青壮啊,用得着这样么?

“杀鸡给给!”一个武士冒着箭雨疯狂的嘶吼,命令青壮还击。可是在高丽兵的箭雨中,已经没有多少青壮还站着了。

最后两个在箭雨中幸存的武士,只能徒劳的用弓箭射击攻城的江南军,可是两人刚一冒头,身上就插了好几支箭,一头栽下城墙。

剩下的数百青壮,顿时一哄而散。

接下来,就出现了极其诡异的一幕:

一万人像模像样的攻城,放桥的放桥,过河的过河,爬云梯的爬云梯,撞门的撞门,甚至还有很多盾兵举着大盾掩护。

真的好忙碌好紧张啊。

可城头呢?连个鬼影子都没有,没有哪怕一支箭,一块石头下来。

更可笑的是,城门都被撞开了,可是爬云梯的兵,依旧…爬。

就连左军师江钧都看不下去了,他感觉有点羞耻,讪讪问道:“大将军,这是…练兵么?”

李洛一脸正色的说道:“可不是么?这兵啊,就是要经常练呐。”

右军师杨青雀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大将军,这仗打的,就像玩家家,如同儿戏。”她也打了不少仗了,何曾打过这样的仗?攻下一座城,一个伤亡都没有,这简直是笑话。

李洛也很无语,真的像是儿戏啊。

可古今中外的儿戏之战,还少吗?

不久之后,东征军终于进城。

新一轮杀戮,再次上演。

最后,只留下三十六个活口,故意让他们传递消息。借助他们的口,警告日人,你们还敢据城抵抗么?

久留米是东征军登陆九州岛五天以来,第三个被毁灭的城池。

五天三屠,很快使得“元寇凶名”散播到整个九州岛。九州岛近两百万百姓,顿时被恐惧的阴云笼罩。

八月二十二,征东大军终于到达基山。此地,距离大宰府,只有数十里了。

基山城在见到征东军出现的第一时间,就大开城门,甚至杀猪宰羊犒劳。

李洛大摇大摆的进了基山城,然后下令,就在基山扎营布阵,等候九州日军主力前来决战。

自己已经给了少贰经资和北条实政三天时间,他们应该两军汇合,准备就绪了吧?

那就在基山打一场决战。

可是,万一九州日军不敢野战,而是全部龟缩在大宰府全力防守,就麻烦了。攻下重兵防守的大宰府,代价太大,还可能失败。可大宰府太过重要,不打也不行。

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少贰经资不可能当缩头乌龟,一味防守大宰府,而放任自己在九州腹地横冲直撞。就算他愿意这么干,他麾下武士也不答应。

只要他和北条实政合兵一处,应该会出来决战。

李洛果然猜的不错。

就在他在基山扎营的第二天,探马就报,近十万日军浩浩荡荡南下,前锋距此不到二十里。

来了!

ps:真的很不想写杀人,可是没办法,谁让这是打仗呢?求支持啊。欢迎留爪,推荐,月票,打赏!

第307、308章 决战于野!(二合一大章)

据探马所报,日军的骑兵有近五万,不用说,肯定是宇都宫贞纲的本州骑兵了。除此之外,步兵也有三四万,还有一两万无甲的农兵。总兵力十万!

“一刻钟内,按事先布置列阵迎敌!九州谁属,在此一战!”李洛下令道。

“诺!”

“喳!”

主将雷鸣般领命。如今,随着进行顺利,斩获丰厚,李洛在军中威望一日盖过一日。就连蒙古军,也莫不敬服。

很快,诸将就纷纷离开大帐,各就各位,按照事先的安排,不到一刻钟就列好九万人的军阵。

李洛选择的扎营地点,以及布置的军阵,都是很有讲究的。

征东大军所在的基山,是平原上一座舒缓的坡地,南边略高,北边稍低。前方视野开阔,极其有利于顺势出击。

另外,九州最大的河流筑后川,就从此流过。李洛的大军背靠筑后川,日军根本无法利用骑兵数量优势从后抄袭,确保了后路安稳。

这处地形,攻守皆宜,才被李洛看中。相反,日军从北而来,所处地势稍低,骑兵冲锋时很容易消耗马力。

在这,日军所处方位,两则空旷,无险可依,很难防守侧翼。

至于军阵,李洛选择了帖木儿河中大军的阵型,而且在帖木儿军阵的基础上,结合实情玩了很多花样。

帖木儿大军是中军(预备队)居后,重步骑混编军团在中,轻骑兵在前。两翼是轻步骑混编军团。

李洛也照葫芦画瓢。但比帖木儿多了弩机军团。

他把哲札的一万蒙古色目骑兵放在最前,列为最具攻击力的三角阵。

一万弩机军团和一多高丽弓箭手,放在蒙古骑兵之后。作为远程打击主力。

江南军一万重步兵以及两千多蒙古高丽具装重骑,组成中间军团,摆在中间。而且重步在前,重骑在后,将重骑兵隐藏起来。

然后将自己的中军(乡勇和海东步兵)摆在最后,靠着河流,最为总预备队。总之,他不会拿自己的嫡系打头阵。

最后,将虎古的海东骑兵一分为二,与四个江南军长枪军团混编,防守两翼。

如此一来,正面的攻击力很强,而两翼的防守也很强。

中军的七千精锐步兵,随时可以支援正面和侧翼。

不但如此,李洛还布置了很多损招和迷惑性的花招。

比如,为了防备日军骑兵攻击侧翼,李洛事先在侧翼隐藏了不少陷马坑。侧翼还设置了大量拒马,但又将侧翼放宽,把拒马隐藏在军阵中,倘若日军骑兵进攻侧翼,侧翼军团就往中间收缩,露出大量的拒马。

等到日军骑兵突然看到拒马,就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日军骑兵数量很多,但那又怎样?日军骑兵的骑射技术很差,本质还是龙骑兵或者枪骑兵。而且是很多小股骑兵粘合而成的,根本不会玩儿骑兵集群作战。他们五万骑,也未必玩得过一万蒙古骑兵。

另外,李洛还有对付骑兵的大杀器:石炮,床弩,神臂弓。

所以的战术配合,战术操作,李洛都已经在军议中做了安排。就算老将江钧和杨青雀,也不得不心生佩服,两人虽然是军师,却无法指出李洛作战方案的不足。

唯一的问题所在,就是日军不战。

倘若日军不愿意以此地为战场,而是选择退却,那有些损招就不好用了。

不过李洛估计,以日人的国民性格,不可能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退却或避战。那对他们的士气,伤害很大。

很多时候,真的不能退。

李洛一身盔甲的坐镇后阵中军,黑尾苏鲁锭插在大帐之外,极其醒目。大帐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