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几天对我的打击很大。原来我也会成为被抢的民女。而面对金光献这样的人,我竟然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个世道对女人太不公平,我只能支持你走下去。”
“谢谢你警察,我有很多计划,也需要你帮我,也只有你能帮。”
“你的计划是什么?”
“先通过智海大师谋到一个官职,只做武官,掌握一点武力自保。再设法取得李氏认同,利用李氏谋取更大的兵权,更多的资源。这样才有资格参与1281年的第二次征日之战,我想帮元军占领日本,获取元朝重用,谋得更大的官位。然后”
“然后,你会造反对吗?”
“这是第二选项。”
“那第一选项呢?”
“如果忽必烈足够友善,我也会不反。”
“你想过没有,要是你高丽世家的身份坐实,一旦反元怎么号召汉人?汉人怎么会跟随一个高丽人造反?万一你真成功了,在汉人眼中,岂不又是外族统治?”
“警察,你想的很周到,但我都想到了。我早就有了对策,到时恢复汉人身份,我有办法让国人相信。至于高丽人,只不过利用的对象而已。”
“好,我们一步一步来,我看出智海大师现在已经相信你的身份,他似乎对你还有所求。这两天我分析他的语言表情,他应该会给我们一点好处。”
“我懂了,我会利用这次机会实现利益最大化。智海有名利之心,这样的人只要知道他想要什么,利用起来不难。”
“我猜你会把腰带卖给他。”
“猜对了。还有比他更好的买主吗?和尚连梳子都会买,别说腰带了。”
“除了钱,你还想要一个官职。他有这种能量吗?”
“一个小官,对他来说也就是一封推荐书的事儿。有他的推荐,我们再花钱贿赂,那个九品实缺应该很快就能办下来。就是七品八品的官职,他要真帮忙也会到手。”
“逃犯,听你的口气,似乎有了明确目标?”
“对。我打听过,摩尼山附近十二个村寨都归摩尼乡管辖。刚好摩尼乡的领导因为剿匪无能被撤职。这位子官小油水小,又要防备海盗,所以世族子弟没人愿意干,职位到现在还空着。”
“就是乡长,科级干部。”
“不是乡长,也不叫乡正。正式的官名叫都寨。这都寨说是乡长也不准确,因为其职责是民政武备一把抓,民政主要是督促村正收税,武备就是统领乡勇,防备海盗,维护治安。”
“懂了。这都寨就是乡长兼派出所长兼民兵营长。虽然只是科级干部,但权力不小。”
“所以我瞄准了这个位子。难度小,好到手,也最符合我的起步计划。”
“你主要是看重兵权。”
“对。我了解到,都寨可以编练三百乡勇,辅助地方官军。江华岛有九个都寨所,按说应有两三千民兵。但据说最多千把人,根本没啥用。”
“乡勇就是民兵,应该是没人重视才严重缺额。”
“是待遇太差。都寨所每年只有四百贯经费,光是都寨和十二个村正的工资就占去大半。加上置办武器,四百贯怎么够?乡勇缺少武器,每年只拿到一斗米,都不够补偿耽误农活的损失。还要和盗贼拼命,一旦死伤抚恤金医药费都没有。高风险没利益,傻子才想当乡勇。”
“要是你真拿到都寨官职,还要自己掏钱养兵”?
“那是肯定的。钱的事你不用愁,到时你要帮我训练乡勇。”
“训练乡勇我的确有信心,但问题是他们会听我一个女人的?”
“不听就没饭吃。”
两人煞有其事的商量,好像都寨官职已经到手似的。
随着一个僧人进来,两人立刻停止了商量大事。
“李施主,大师请李施主移步寺主堂。”僧人行礼道。
“烦请师父带路。”李洛给崔秀宁一个眼神,随着僧人而去。
寺主堂在讲经堂旁边。这是智海的僧官署,门口还有戒备森严的僧兵守护。高丽是佛国,名刹本身就算官署,传灯寺掌管西海道和杨广道佛教事物,权势很重。
进了富丽堂皇的寺主堂,又过了三道廊堂,一路珠箔湘帘,锦阁参差,这才看到一间豪华精舍,上题:方丈室。
要不是方丈室外几个白衣小沙弥垂手侍立,李洛还以为进入公候府邸。
相比中原大寺的矜持,高丽寺庙更加世俗化,对享受富贵权势毫不掩饰。中原佛教经过三武灭佛的打击后,寺庙已经失去了大庄园主的地位,开始走向平民化,香火供奉成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高丽大寺却仍然是大庄园主,富甲一方。
李洛进入方丈室,立刻觉得暖风扑面,室内竟然燃着四个铜鼎,奢侈的烧着银霜好炭。室内的陈设也是满目琳琅。青瓷玉案,珍玩字画,俱是贵重清华,又有一帮小沙弥在煮茶设盏,就差几个浅黛低颦的歌姬舞女了。
端的会享受!
寺主智海趺坐锦榻,手捻黑玉佛珠,气色雍容澹宁。
“小子李洛,见过大师。”李洛折腰合什行礼。
智海对李洛微微颔首笑道:“李施主无须多礼,便请座罢。”
“谢大师赐座。”李洛跪坐在蒲团上,臀压脚跟双手扶膝,腰背挺直的与智海隔案对坐。
此时早有白衣沙弥奉上禅茶敬上。
第二十八章 相互利用
高丽等级极其森严。智海贵为传灯寺主,位高权重,本来李洛根本没有机会与他单独对坐。不过一来他欣赏李洛才能,二来相信李洛是故友侄孙有心提携,三来有求于李洛,四来他毕竟是高僧,多少有些平等之心。这才给了李洛问对的机会。
看着跪坐姿态完全遵循贵族典范,面容坚毅,目光炯炯的李洛,智海忍不住颔首。
“据说,李小施主可是藏用相国侄孙?何以至此焉”
李洛早有问对的心理准备,将对金光献等人说过的话再次细说一遍,当然没忘记一番表演。
智海细细听完,已绝少怀疑。主要是李洛表现的无可挑剔,更重要的是从金光献那里偷听到的情报起了决定性作用。
“说起来,老衲与藏用相国还是至交。”智海道。
“叔祖学识渊博,更精通佛法,自是能与大师一见如故。”李洛既捧了“叔祖”,又捧了智海。
“李小施主既认为无颜回仁州归宗,不如老衲修书给李氏家主,替你分说一二。看老衲薄面,贵家主势必会好生安顿。”智海开始许诺好处。
就这点好处?那可不行。李洛正色道:“实不相瞒,小子立志在江华搏下微名再回归家族。若非如此,岂非有伤先父颜面?”
“这么说,小施主有心在江华出仕?”智海微微笑道,他当然知道李洛的心思,但并无不悦。少年人谁无好胜之心?都爱衣锦还乡,不愿落魄归家,自古人之常情。
李洛道:“大师目光如炬,小子正有出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