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冷笑:“这就像女人。女人向来不相信男人,可是又最容易被男人骗。很有哲理对不对?”
李洛摸摸她的手,“我可没骗你,别人也骗不到你。有件事很重要,我要和你说说。现在海东人口越来越多,制度也原来越健全。但是我们…名不正言不顺。你明白么?”
崔秀宁点头:“我也考虑过,的确是个问题。洛宁县令是林必举,不是你。你虽然是洛宁社的社主,但洛宁社毕竟是个社团组织,不是官府,无法名正言顺的治理海东。”
李洛亲昵的拍拍她的手,“夫人深知为夫之心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准备给自己一个封号,一个能名正言顺统治海东的封号。”
崔秀宁皱眉:“你想建国称王?太早了吧?”
李洛哑然失笑,“海东这点人口,建国称王不是笑话么?我没有这么飘。我是想仿周朝诸侯例子,建立一个侯国。十几万人口,差不多有资格建立侯国了吧?”
崔秀宁明白了,“这个历史我不太懂。我觉得差不多吧。就是说,你要自封侯爷了是吧?”
李洛摇头。“你电视剧看多了吧?什么侯爷。我是要称国候,君候,不是光有爵位没有封国的空头侯爷。”
崔秀宁笑了,“好好,君候,不是侯爷。那你这侯国的国号呢?是唐还是海东?”
李洛道:“按道理,上古诸侯国,除了一个蛮夷建立的中山国,诸夏中的国号,没有两个字的。所以,海东肯定不行,不符合传统。”
崔秀宁道:“那就是唐国了,你的封号就是唐侯?”
李很郑重的点头:“唐国。我李中正,就是唐侯。你,就是唐侯夫人。既然是个侯国,当然要开朝堂,立社稷。洛宁县,法律上置于唐国朝廷之下。县衙主官,暂时也是朝廷卿士和大夫。”
崔秀宁愕然道:“你这是要复古么?又是卿士又是大夫?”
李洛解释道:“复古说不上。但这种体量的小国,借用周朝诸侯的壳子正好,朝廷的设置足够简单,君候作为领主,权力也能直接下村下乡。”
崔秀宁讥笑道:“那个…君候大人,你是不是还要称孤道寡?”
李洛笑道:“虽说诸侯国君的确自称寡人,但我实在张不开嘴,太羞涩了。还是自称我吧。”
…………
四月二十六。晴转多云,小风。
我早上起来,想起昨晚的事,还是感觉脸上发烫。虽然我知道早晚和他有这天,但一旦来临,仍然心里很慌。好在,并没有我预想的那么痛苦。
从此,真的算是嫁做人妇了。我和他的命运,已经完全的彻底融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可是,没有婚纱,没有婚礼,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缺憾。
幸好,我嫁的人,是我已经爱上的人。有这一条,其实也足够弥补了。
原以为今天走路会不方便,但现在发现,根本没有那么严重,是我想多了……李洛,可能是压抑的太久了吧,真能折腾人,不能再让他那么放肆了。
李洛说他要建立唐国,自称唐侯。其实我知道他为何一定要赶在征日前创国建号。因为,他怕他自己万一回不来。
他的打算是,万一他回不来,我要是生了儿子,也能顺利继承唐侯的爵位。
想到他马上要去征日,我就很担心,也不舍得。我现在真的体会到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境了。
…………
接下来好几天,李洛和崔秀宁算是真正开始了蜜月生活。白天如胶似漆,蜜里调油,每夜还要遵循人道,练习骑射。这闺中之事,真真难以赘言,不可为外人道哉。
崔秀宁也从最初的矜持紧张,慢慢变得坦然以对,越发的上道了。
不但李洛,就是崔秀宁,此时也一心想要怀上,两人竟是一日不落,似乎都有点难以节制的架势。
五月三日,大都枢密院忽然一道调令来到宁海州。
调令曰:“大元枢密院事令,任中书直隶腹里宁海州达鲁花赤李洛,为高丽征东军昭威将军、领高丽军护卫虞候之职,令该员统带所部官军,随高丽征东都元帅金方庆出征。五月三十日前,务必会于高丽合浦,失期当斩。此令!”
第277章 整饬出征部队……
李洛受了枢密院的调令,自今日起,他就不再是宁海州达鲁花赤,而是征东军的部将。
李洛即将离任的消息,让黄不花等州衙官吏很是不舍。是真的不舍。因为李洛带他们赚了太多的银子了。
“诸位放心,下一任达鲁花赤,十天八天还来不了。可高丽大商人很快就要来了,也就是这两天。最后一批两万多流民,还是可以顺利贩卖出去。”李洛对这群同僚说道。
黄不花等人顿时放心了。
李洛又叮嘱道:“这贩卖流民的事,当然是为了替朝廷分忧,真真一片公心呐。可下一任镇守官人,却未必理解我等这片苦心。所以,诸位切莫再做此事,提都不要再提,免得官职不保。”
“咱们这些官人,什么最重要?官位,不是金银。只要官一直在做,还怕没进项么?倘若因为流民之事丢官罢职,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黄不花等人连声说道:“镇守官人所言极是,正是此理。没有镇守官人在本州遮风挡雨,我等如何还能再做此事?”
贩卖流民的事,倘若被元廷知道,要说多大罪过当然说不上,但丢官罢职是肯定的。
难道大皇帝不要面子么?这是犯忌讳的事。
所以,李洛一旦离开本州,没有主心骨顶着,黄不花等人也不敢再贩卖流民了。
李洛如此敲打,当然是防止贩卖流民的事传到接任的达鲁花赤耳中。
五月四日,“高丽大商人”再次出现,花了十几万两银子,将第三批流民送上船。黄不花等人得了银子,这才人人放心。
李洛还兼任宁海水师千户所达鲁花赤官职。此次征日,当然也要带着麾下水师出征,这也是元朝的惯例了。
李洛来到宁海水师视察,水师千户罗昱得知终于能随军出征,顿时喜出望外。罗昱是个难得的水师将领,可他日日操练水军,却只能剿剿海盗,一直憾恨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下好了。镇守官人真乃信人啊,果然能带着他和宁海水师参加东征。加上李洛平时对宁海水师不薄,钱粮上很是大方,罗昱对这个上官的印象就更好了。
李洛对宁海水师的战力也很满意,拉出去就能打啊。这个罗昱,当真是个人才。
李洛传达过枢密院的调令,召集罗昱等人升帐议事,又在水师官兵面前刷了次存在感,就放心的离开。
接下来,他要回趟江华,督导检查一下乡勇和水师。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千万别平时无事,关键时刻反而掉了链子。
李洛回江华巡视麾下兵马,当然要带着崔秀宁。这段时间,竟是一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