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8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气亏了不少,就不是宗昼的对手了。

那女子看着宗昼冷笑道:“我哥只是吃不饱饭,才输给了你。”

宗昼拱手道:“公主说的是,人是铁饭是钢,好汉不吃饿得慌。这长期吃不饱饭,就算是项羽复生,那也今非昔比。”

他也饿过,直到跟了李洛,才吃的又饱又好。

宗昼嘴上称呼大王公主,心中却有些好笑。这陈大举一看就是个草莽英雄,这女子虽然长相还算俏丽,说到底也只是个村姑出身,却自称什么大王公主,不好笑么?

陈大举虽然自称“镇闽开国天王”,改元昌泰,可浑身上下,却无丝毫帝王气质。此人沉默寡言,长相忠厚坚毅,没有主公那种令人心折的雍容清贵,与其说是什么镇闽天王,倒不如说像个古之大将。

“公主”陈山妹,也不像个公主,倒像个街上卖艺的丫头。但说到弓马武艺,还是不错的。

不过,宗昼又很敬佩这对兄妹,起兵反元几年了,硬是支持到现在,很是不容易了。

这段日子,宗昼已经摸清陈大举的实力。

部属不下十万,但大多数是老弱妇孺,能打仗的精壮男子,也就两万人。战马只有数百匹,但盔甲刀枪却是不少,大部分都是以前宋军支援的,也有抢元军的。

不说多,拉起上万人的甲兵攻打泉州,很容易。

而且陈大举的义军实力颇为不弱。军中除了大部分汉人,还有不少畲人,很是悍勇。

“周宗兄弟,只要你们支援的粮食一到,将士们吃十天饱饭养养力气,一定会与你们联合攻打泉州。”陈大举称呼宗昼的化名说道。

也真是巧,陈大举的话刚落音,一个叫陈三武的义军将领就进来禀道:“大王,山南边的海上有船来,粮食,到了!”

陈大举猛然站起来,浑身充斥这一股前所未有的逼人气势,“传本王令,穿过鹰巢岭运粮回山,动作要快,休教鞑子水师巡检发现!”

等到运粮的队伍出发,陈大举大步走到刀架前,拿起一柄陌刀,说道:“周宗兄弟,本王曾用这把刀,斩杀了元军万户。等将士们吃饱饭恢复力气,本王发誓攻破泉州,灭蒲家满门!”

说完,陈大举又喊道:“来人!”

亲兵应诺道:“在!”

“击鼓,升帐,议事!”

“诺!”

不一时,义军大营的军鼓咚咚敲响,一个个顶盔贯甲的义军将领,鱼贯而入,哗啦啦的一起对着帅案上的陈大举下拜,高喊道:“见过大王!”

“免!”陈大举一抬手。

宗昼有点恍惚,这一刻,陈大举真的有些大王的气势了。

ps:希望没有订阅的朋友,也能来支持下,这成绩老上不去,看着也揪心吔。蟹蟹哦。

第263章 泉州之王,海獠之主

今天是三月十五,陈大举决定,三月二十九誓师出征。届时,他只留五千精壮防守山寨关隘,亲率一万五千人攻打泉州!

宗昼和韩韶一南一北的联络,他们的主公李洛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

李洛在忙着吸引新流民上钩。

自从去年宁海州的流民全部送走之后,宁海成为了流民真空地带,渐渐的,又有其他地方的流民来到宁海州。

几个月下来,到三月上旬,宁海州内的流民,再次达到了两万多人。这些人都是从齐鲁其他地方流落而来。

天下到处如此,流民如同蝗虫一般,官府也见怪不怪了。

这下,宁海州衙的大小官吏,再次兴奋起来。又要有白花花的银子入账了。

所以这次,压根没让李洛主动下令,官吏们就如法炮制,搭建粥棚吸引流民,美其名曰赈济。混在流民中的特察局特务们,又开始了散布世外桃源的消息,吹捧李洛和崔秀宁的仁慈。

这一整套流程,无论是众官吏,还是众特务,都已经很娴熟。

于是,三月十六,“南洋大商人”又来了,流民们又被“骗”上船,又有十几万两银子送到州衙。

老规矩,还是李洛拿四成,其余的钱全部分掉,大到知州,小到皂隶,人人有份。

这批流民只有两万人,李洛自己旗下的船就能一次运完。所以他和崔秀宁都没有去海东,只是做了一番安排,写了一份信让前来运输流民的郑和带回去。

这两万流民,也是青壮为主。到了海东,又能提供一千多新兵。

但是,李洛又为此花费了大把银子和粮食。到现在,江华坞堡银库的钱,已经不足五十万两。

加上承诺支付给海盗的十万两报酬,以及发放保安团和乡勇的春季军饷,李洛剩下的钱只有三十多万两了。

这段时间崔秀宁也没有闲着。她加派人手,终于确定了蒲家密道出口,就在蒲家私港的那个宅院之内。

另外,她还一直在做培育青霉素的中学实验。失败了几次,这次终于成功培养出几毫升的青霉素。

“这应该很不纯,用起来有风险吧?”李洛看着小瓷瓶内的一点液体,满心怀疑的问道。

崔秀宁道:“当然不纯了,可是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提纯。这土法子培育的青霉素,输入人体肯定是有风险的。”

李洛还是很高兴,“真有你的,就算不纯,到底是搞出来了,厉害啊,青霉素的发明者,崔秀宁女士!”

崔秀宁却没心情开玩笑,皱着好看的蛾眉,“针管可以用中空的鱼骨刺代替,配液可以用蒸馏水,输液管可以用鱼皮管,输液瓶可以用瓷器。但是,都无法用现代方法做无菌消毒处理。加上青霉素本身又不纯。每个环节都不理想,你想想,输入人体会是什么后果?”

李洛无所谓的笑道:“什么后果?无非是治死人。但是,一个伤员因为细菌感染快死了,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还不如冒险用用。”

“好吧。”崔秀宁很无语,但也知道只能这样了,“我们可能,会酿造很多医疗事故。”

这是没办法的事。现代医学产品,是现代科技的结晶,那是一整套工业体系的支撑。别说两个不懂化学的人,就算把现代医科大一群博士生搞来,他们也无可奈何。

就说一个无菌针管,一个无菌橡胶皮管,一百个博士教授也只能干瞪眼。

“等去了海东,就组织海东医院的郎中们大量培育青霉素,再烧制一批小瓷瓶做容器。什么鱼骨针管啊,鱼皮管啊,都配套起来,简单粗暴。去了日国,肯定用得着。”李洛道。

崔秀宁点头:“再过几个月,海东医院培训的野路子军医,也该派上用场了。”

崔秀宁年前去海东时,让医院招募了两百人,教授刀伤箭伤的包扎救治之法,这就是最简单的战地军医了。

…………

转眼到了三月下旬,日国的韩韶和南闽的宗昼,先后送回了消息。宗昼送回的消息倒也罢了,都在李洛预料之中。可韩韶送回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