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一个紫袍官人带着一群官吏迎接出来。那紫袍官人虽然戴着乌纱帽,气度儒雅,但又留着辫子,一看就是故意胡化的汉官。
“你勤恳可靠的助手黄不花,见过宁海州镇守官人!”自称黄不花的知州用蒙古语说道,他的蒙古语还凑合,应该是天天学。
李洛听到知州的蒙古名字,差点就喷了。不花,是牛的意思,也是蒙古人最常用的名字之一。黄不花,那就是黄牛了。
汉人官僚,喜欢在汉姓后面,加上蒙古名字。如刘哈剌、王察罕等等。
不对…李洛很快意识到黄知州的狡猾,他蒙古名叫黄牛,黄牛代表勤奋老实,他这是自我标榜啊。
“我,来自高丽仁州的李哈剌不花,太子简任的本州达鲁花赤!”李洛也用“国语”报出根脚。
李洛说完,也觉得怪异。宁海百姓真是有福啊,达鲁花赤的蒙古名是黑牛,知州的蒙古名是黄牛,简直了。
真牛啊。
又是一个不花?黄知州也有点凌乱。还有,他本来还以为新任达鲁花赤不是蒙古人就是色目人,却万万想不到是个高丽人。
黄不花顿时有点替天下汉官不平。如今高丽人都能在中原做达鲁花赤,偏偏汉人做不得,真是好没道理!
不过,这李哈剌不花,可是太子简任的达鲁花赤啊,万万不能得罪。
“镇守官人,这就请进入充满敬意的牙帐吧,我们早在等待您的到来了。”黄知州拱手说道。
蒙古语习惯把衙门成为“牙帐”。
好几天前,大都就来了调令,调任原来的达鲁花赤哈日图去户部任郎中。既然哈日图调走,那么按照规矩,很快就有新的达鲁花赤接任。黄知州已经等了几天了。
ps:一种相思,几种支持。订阅,月票,推荐,打赏,书评,书单……
第221章 达鲁花赤坐大堂
李洛以主人之姿,随黄知州昂然进入州衙,来到判事大堂,却见大案主位上已经坐了一人。
此人是个中年蒙古官人。他一身紫色质孙服,没有戴帽,露出刮的乌青的头顶,地地道道的髡头辫发,加上耳垂金环,面容粗野,怎么看都是一个蛮人。
李洛主动拱手道:“我,高丽仁州李哈剌不花,奉英明的太子所命,简任本州达鲁花赤的便是。上位可是哈日图官人么?”
那蒙古官人终于慢腾腾站起来,很敷衍的抚胸行礼:“我,将要离开此地的哈日图,新任户部郎中的便是。”
哈日图听到李洛是个“高丽人”,本来有心折辱一番。但等听到李洛是太子简任的达鲁花赤,就不敢太摆谱了。
这新的镇守官人既然是“高丽人”,那就一定是安平公主的臣子,又成为太子的人。要不然,一个高丽人,哪有那么容易成为一州镇守官人?
他哈日图虽然是大汗怯薛侍卫出身,但根脚不过是百户那颜,当然压制不了李洛这个“太子党”。
其实,虽然真金简任了李洛为达鲁花赤,但李洛自己心里清楚,他还真不算太子的人,远没有真金“宫师府”的三十八士重要。
真金不过为了酬谢自己的功劳,加上看妹妹安平公主的面皮,又需要向高丽君臣示好,这才给了自己这个官位。
但是,太子真金不是个小气人,不会专门否认李洛是太子党。这就给李洛狐假虎威提供了方便。
李洛对哈日图的态度也很冷淡,摆出一丝太子党和高丽门阀的架势。如果在哈日图这个正宗蒙古官人面前露怯,他这个州衙班长就不好当了。
哈日图见李洛神色寡淡,并无奉承之意,反而不好拿大。
两人例行公事的交接完文书和印信,哈日图就径直离开州衙。他虽卸任宁海达鲁花赤,却调任京官,也并不亏。
州达鲁花赤的官印是银质,上面刻着蒙汉两种文字:主宁海州达鲁花赤。
李洛径直坐上大堂,看着堂下的黄知州等人,说道:“黄知州,还请你介绍一下各位同僚。”
这次,他用的是汉语。虽然他蒙语说的很好,但很不喜欢那种腔调。
黄知州并不奇怪李洛的汉话如此流利,他当然知道高丽世族精通汉学,连文字都是汉字。
“好教镇守官人知道,这是州同提穆哈丁,这是判官陈悉,这是推官张颂……”。黄知州一一介绍道。
每一个被介绍的属官,都上前重新拜见,说几句官场上的废话。
其他人倒也罢了,主要是提穆哈丁,引起了李洛的注意。此人官居六品州同,乃州衙第三把手,本身也不算什么。但是,这提穆哈丁是个高鼻深目、头发蜷曲的色目人。
而且,他也不像汉官们那样恭敬,说话和神色都有点敷衍。
李洛知道,提穆哈丁自以为是第二等的色目人,不愿奉承自己。
不要紧。要是此人不老实,哼哼。
看到黄不花一脸谨慎的样子,李洛也不禁为汉官的处境感到悲哀。
在其他任何一个朝代,包括高丽,日国,安南三国,知州都是一把手,当仁不让的主官。可在“我大元”,硬是成了副手,沦为办事官。
说起来,知州此时的权限,还不如后世的市长。而达鲁花赤,却比书记权力更重。
黄不花看着施施然高坐堂上的李洛,也很不是滋味儿。
高丽人做达鲁花赤的,整个大元应该不会超过十个,可毕竟还算有了资格。汉人呢,如今却是一个也没有啊。
朝廷宁愿相信高丽人,也不愿意相信汉人,真是令人心灰意冷。
在这宁海州,他虽是知州,却连州同提穆哈丁也难以压制,就是因为提穆哈丁是色目人。他官高三级,竟然使不动提穆哈丁。
众官介绍完毕,按照品级大小排班站定后,又听镇守官人道:“本官人受太子殿下抬举,还兼任宁海水军千户所达鲁花赤之职位。黄知州,这千户所距离州城多远?”
众人心中凛然,想不到新镇守官人还兼任水军千户所达鲁花赤,看来真是太子的人了。
这是总揽宁海州军政大权啊。
再看李洛虽然年纪很轻,但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上位日久的威压,顿时更加不敢小视。唯恐被李洛寻个错处,拿来立威。
就是州同提穆哈丁,也变得恭敬了些。
知州黄牛再次回禀:“千户所在州城东边二十里的海边水营,镇守官人眼下就去交接么?”
李洛摆手:“本官车马劳顿,今日便作罢了,明日再去水营交接不迟。黄知州,如今这州中户口、赋税、安境等情状如何啊?”
黄知州早有准备,胸有成竹的禀报起来。
“好教镇守官人知道。宁海州三县如今共有诸色民户三万四千五,男女老幼十六万二千余。”
“今年夏秋税粮科差全部征收完毕,上缴交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