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涟的脸,忍不住问道。

“哈哈,我说,我真要能当皇帝,就封这棵小树为国公。”李洛也被自己的话逗笑了。

崔秀宁顿时破涕为笑,她把眼泪一擦,推开李洛失去利用价值的怀抱,粉白的小拳拳不要钱的捶上来。

“呸,你的野心真是没治了,还封一棵树做国公!不过…这主意很有创意。”

李洛笑道:“等咱有了儿子,就把这方圆百里都封给他。”

“我呸呸呸!谁要和你生儿子……等下,不对,你把我儿子封在这,皇位给谁继承?也不对,你哪来的皇位!”

“给咱另一个儿子继承啊,你身体这么好,肯定不止生一个蛋,我相信你可以的…哎哎,别动手,我去!你属狗的啊!”

“别跑!当本小姐是母鸡是吧!”

男人踩着河滩上的软沙,踉踉跄跄的往前跑,女人在后面追。

“站住!再跑我就开枪了!”

“小警花,你没枪,吓不到我!”

…………

两人回到队伍,都烈等人都有点疑惑,主公主母的表情,怎么都这么古怪?

李沅看到崔秀宁出现,不由露出温暖的笑容。

一天下来,崔秀宁和她共乘一车,与她说了很多话。不知不觉的,她把好多心里话都告诉给了这个让她心生好感的姐姐。

更重要的是,崔姐姐最后告诉自己,那个官人不是要欺负自己,而是想收自己当义妹。官人叫李洛,自己叫李沅,像是一对兄妹的名字。她还告诉自己,官人当年也有一个妹妹,如果没有死,和自己差不多大了。

李沅相信崔秀宁的话。因为,官人倘若要欺负自己,根本不必这么多此一举。

现在看到李洛,李沅感觉顺眼太多了,除了他穿着鞑子的衣服,结着辫子以外,其他方面看不出哪里不好。

倘若他真认自己为妹妹,起码自己也算有了依靠,不用再受苦了。

于是,她很高兴的答应了崔姐姐,愿意和官人结为兄妹。

李洛,李沅,嗯,真的挺不错呢。

崔秀宁没有再上车,而是继续和李洛一起骑马。

李洛发现车上的李沅在观察自己,不由对她点点头,给她一个宽心的笑容。

在河湾上时,小警花都给自己说了。通过一天的沟通,她摸清了李沅的心性,是个很通情理、聪明伶俐、性格坚韧的女孩子。

品性是不错的。

够资格当他李洛的妹妹了。崔秀宁说,李沅也很高兴成为自己的妹妹。

李沅看到李洛的笑容,也对这个即将成为哥哥的男人露出笑容,心里突然就踏实多了。

她不知道安全感这个词语,但她能体验到这种感觉。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

她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的家臣带着东躲西藏,吃了很多苦头。几年前父亲的家臣去世,她连最后一点依靠都没有了。

以后,是不是有个哥哥可以依靠了呢?

ps:唉呀,冻死了吔,朋友们给我一点温暖吧,呜呜~

第218章 真的是…清清白白哦

崔秀宁的家乡,如今叫四家村社。

四家村社并不是只有四户,而是村中百姓有范、崔、张、刘这四个姓氏。

四家村有一百多户人家,男女老少六七百口,全部由保长迭儿歹管理。

四家村社的百姓同样被集中居住,被村墙围绕,设有村门。

李洛到时,看守村门的村兵跪下告诉李洛,保长官人带着六个甲长,去野王山打猎去了,明天才能回来。

李洛顿时犯了难。保长和甲长全部外出打猎,谁来接待他?

这附近几十里,都没有驿站啊。如果去县城住店,也要多走二三十里,可…天快黑了。

如今世道不宁,地头又不熟,天黑赶路可不是好事。就这一路走来,都不止一次遇见路匪,只是不敢动手而已。

去其他村子倒也可以,但李洛知道小警花今晚想住在自己老家。

崔秀宁道:“不如进村去农家借宿,也是一样的。”

李洛心知只能如此了,就向那村兵了解村中情况。

村兵恭恭敬敬的跪着回话,这才让李洛知道,原来村中竟然有几十户人家姓崔!

不用想,那肯定有崔秀宁的祖宗了。

李洛不由感觉有点荒谬。

七百多年后的后裔,穿越漫长的时光见到几十代前的祖宗…

崔秀宁也一脸复杂和古怪。

这叫什么事啊。

“那就找一户姓崔的,谁房子大,本官就住谁家。”李洛吩咐那个村兵。

村兵不敢怠慢,就是他再没见识,也看出李洛是一个不小的官人,赶紧将李洛等人请进村里。

村民们看到一队鲜衣怒马的“蒙古人”,顿时纷纷畏惧的躲进家门,趴在窗口偷看。

在村中行了两里,村兵带领李洛来到一个破败的大宅院前。

这宅院虽然看上去破败不堪,但面积很大,而且是砖瓦建造,比起周围的土墙茅草小院,高出好几个档次。

可见当年是富贵人家,只是现在明显没落了。

李洛抬头看去,果然看到上面的石楣上刻着四个大字:进士及第。

原来还出过进士。

“大官人,这是百年老宅,虽然破旧,但好在够大,还请大官人委屈一下。”村兵很忐忑的说道,生怕李洛发怒。

“无妨,本官就将就下吧。”李洛道。

村兵上前用棍子敲打快要朽坏的大门,大声喊道:“崔四三!有大官人上门,快快出来迎接!”

李洛听到“崔四三”这名字,不由很是腻味,暗骂蒙元无耻。

蒙元不允许汉人平民取大名,只能用数字代替。

要么是排行,比如张三,李四,王二,朱重八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要么是以出生时父母的年岁,比如张士诚,原名张四九。因为他父母生他时两人年纪加起来四十九。

元末群雄的大名,要么是后来重取的,要么是趁元朝统治衰败时“违禁”取的。

当然,对此又有很多人来洗白哦。什么谣言啦,黑元朝啦。

比如,他们拿关汉卿、马致远等大批文化人的名字说事,证明这是谣言。

问题是,大作家关汉卿是元朝太医,马致远也是官员,人家都不是出身平民百姓,怎么能拿来说事?

指出元朝禁止汉人平民取大名的史料,可远不止一种哦,都是胡编乱造的野史吗?

睁眼说瞎话,其心不可问也。

大门“支呀”一声缓缓打开,一个二十出头的瘦弱青年走出来,抬头打量李洛等人。

“崔四三!你戳在这作甚,快拜见大官人啊!”村兵有点着急的说道,怕他惹恼李洛倒霉。

这崔姓青年虽然名字难听,但相貌周正,气度沉静,与寻常小农大为不同。只是他面黄肌瘦,看上去很是落拓。

崔四三不急不缓的跪拜下去,声音也不疾不徐:“草民崔四三,拜见大官人。”

崔秀宁看见崔四三跪在尘埃,顿时不安起来,这人有可能是她祖先啊。

明朝那位高官祖先的墓志铭,说的很清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