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气氤氲的山林,波光粼粼、碧水荡漾的湖水,以及青草茵茵、秋花如锦的草地。

凤阁龙楼、湖光山色间,是一群群身着彩衣犹如烟霞的宫娥。钟鼓琴瑟之声悠悠响彻,如同从天际传来。

李洛见此景色,已然词穷,只有单调的美哉,壮哉,美轮美奂,无以加矣!

这可是顶级的阿拉伯建筑大师也黑迭儿丁设计的宫殿。用工二十万,耗时十八年。可以想象能建成什么样子。

忽必烈大叔,你很会享受啊。

只是,不到九十年,这个美轮美奂的天下第一宫,就被徐达一把火烧了。徐达没有落下项羽火烧阿房的骂名,是因为这是“夷狄之宫”。

高丽王后的马队,在皇城中肆无忌惮的前行,一路上的宫娥,宦官,侍卫,看到她的旗帜仪仗都是纷纷行礼。

王后直接往大内北门的“厚载门”而去。厚载门建有高阁和旋梯,称为飞桥舞台。此时,正有十六个“天魔舞女”在旋台上歌舞,演绎西域天魔舞。

一个身穿蒙古服饰的女官迎出城门,向高丽王后跪拜道:“大汗知道他最爱的女儿回来了,所以用舞蹈来欢迎她入宫见面。大人,您的阿布和额吉,正在延春阁等待他们的女儿。奴婢,图兰……”

这女官还没有说完,高丽王后突然一鞭子就抽在她身上,“你啰里啰嗦的就像是被偷了羊羔的老婆子,闭嘴吧你。”

高丽王后说完,就跳下马,指着三大家臣和李洛,“你们跟我进去。”其他的骑兵护卫,此时也一起下马,盘腿坐在城门之外。

到了大内宫城厚载门的门口,终于要检查盘问了。不过,被盘问的不是高丽王后,而是李洛等四人。

李洛等人向“八刺哈赤”(城门守)解下佩刀,这才跟着进入大内。

一进入宫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草地。

史载忽必烈曾将塞外青草植于大内丹墀之前,谓之“誓俭草”,警示子孙。但后世君主却忽视了这些青草。

大草地的尽头,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高高的宫檐衬映着深秋的蓝天,秋风吹响宫檐的风铃,意境悠远宏大。

宫殿上,是一副巨大的匾额,上书:大明殿。

李洛知道,这大明殿是宫中第一大殿,也是主殿。且不是单独一座,而是一个建筑群,共有大明殿十一间,大明门七间……

所以,这座皇宫的名字叫……大明宫。

李洛觉得很讽刺。大元为大明所灭,可是大元皇帝的宫殿,却叫大明宫。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说法,说为何反元的流民,要建立明教?朱元璋为啥把国号称为明?因为他们知道元朝皇宫的名字叫“大明”。

那他们就干脆用“大明”,预示他们才是皇宫的主人。

这个说法,当然全不足信。李洛只是觉得有意思。

与这个说法联系在一起的另一个吊诡的巧合,是明朝的乾清宫。然后……明算是被清所灭。

李洛没见过唐朝的大明宫,但这元朝的大明宫,已经远超后世的紫禁城。和这大明宫相比,紫禁城太小,太矮,太土。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宫娥,宦官,以及怯薛军“云都赤”(带刀侍卫)和“火儿赤”(弓箭侍卫)

绕过巨大的草地和大明殿,高丽王后直趋后面的延春阁。

延春阁是元朝皇后的寝宫,平时皇帝在大明殿处理完政事,往往就会来延春阁。

延春阁可不是一个阁,也是一个建筑群,有七间寝殿,一百七十二间。此外,后廷还分布着许多小型的殿阁。

偌大延春阁的主人,就是高丽王后的生母、大元皇后:察必。

延春阁和大明殿之间当然有宫墙相隔。这一次,李洛等四人再也进不去了。只有高丽王后一人能进去见她的父皇母后。

李洛就知道,要见到忽必烈没那么容易,果然进不去了吧。

这么容易就能见到“大元天子”的话,那就不是天子了。

第175章 贫道张三丰…见过檀越

足足一个多时辰之后,才有一个宫娥出来说道:“公主让你们自先去公主府歇息,她今日不出宫了。”

李洛等人这才松懈下来,暂时算是自由了。

李洛给公主讲了几天吐蕃故事,那女人对他已经有了三分信重,一分尊敬。毕竟,他也算是这鞑子公主的半个老师了。

这女子作为蒙古大贵族,的确是一只满身戾气、漠视众生的食肉动物。但这只是她的阶层属性。作为一个自然人而言,她起码还有热情直爽的优点。

情报分析,她有害,有毒……但没有什么心机城府,容易轻信别人。对李洛来说,这样的人反而没有什么威胁。

李洛虽然不是她的家臣,却已经算是“她的人”,也就是“高丽后党”。

这段时间在路上,“伯父”李签告诉他,已经有使团官员,暗中说李洛是“后党”了。

但李签并不反对“侄子”成为“后党”。因为,李氏需要有子弟成为“后党”。如今的高丽,没有后党的门阀,都希望能得到王后的青睐,以保全富贵。

后党听起来不美,但是…它不香吗?即便“后党”等同于奸佞,打上后党的标签就离奸臣不远,李洛也不在意。

但是,李洛不能和三大家臣一样,住进公主府。一方面是他不想天天应付高丽公主,二是…不方便他和崔秀宁搞事情。

还是住在宾驿馆最好。凭他五品奉节司译的职位,一个小院子应该能分到。带着崔秀宁和随从住进去,不要太潇洒。

四人出了大内,再带着一百骑兵出皇城,很快找到“东驿馆”。

元大都共建有东、南、西、北四大驿馆。其中,高丽使团住东驿馆;南洋各国使团、南道宗王以及使臣住南驿馆;西道宗王、使臣住在西驿馆;东道和漠北的宗王、使臣住在北驿馆。

东驿馆最小,但也占地二十余亩,房屋百余。高丽使团官员以及家眷随从,完全能住得下。至于使团中的贡女、阉童,则已经献给元廷礼部;使团护军,则住进城外兵营。

高丽王当然住进了东驿馆最宽敞最豪华的庭院,占地足有三亩。金方庆和李签两位副使,也是两亩套院。

而奉节司译李洛,只分到不到半亩的小院子,三个房间。

李洛已经知足了。因为,五品以下,都是共住一个小院。

李洛和崔秀宁住在正房,右厢房由都烈等四个带刀护卫住,左厢房由四个不带刀的护卫住。

等到高丽使团全部安顿下来,天已经黑了。

忽必烈的生日“万寿节”虽然在九月二十三日,但举办万寿庆典的日子,却被“回回司天台”的天象官,掐算在了九月二十八。

高丽使团为了表达恭敬,提前五天到了。

“我这几天,坐车坐的骨头快散了。”崔秀宁一进房间就倒在大炕上。“不行了,我晕车。”

李洛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