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怎么可能和解?这些年,他们杀了好几万汉人,今年,我们也杀了他们一万多人,早就仇深似海了。别看生番平时相互之间打杀,但面对汉人,他们可都是一致对外的。”

崔秀宁思量起来,炭笔在纸上滑动。绝对不能让生番有联合起来的机会,不然一万多汉人移民就危险了。保安团再能战,又能应付多少生番?猛虎也怕群狼。

可是又不能和解。

分化瓦解?那不可能。崔秀宁不会这么天真。

想到一万多中原移民的生命安全,崔秀宁没有犹豫多久,就做出了决定。

“查到生番召开百族联合大会的日期,地址。先下手为强……”

崔秀宁的笔下,终于出现一个字:剿。

看到崔秀宁做出了剿杀的决定,曾渡也松了口气。看来夫人并没有对生番妇人之仁。剿杀才是对付生番最好的办法。

尤其是夫人想趁着生番召开百族大会进山剿杀,这绝对是一步妙棋。

接下来,崔秀宁的几个学生又依次汇报,他们已经在各处各村以及保安团安插了眼线。

从他们的汇报中,都是一片大好,没有对洛宁社,对社主和夫人不利的消息。就是一件事值得注意。

那就是当初的福建籍村长,现在的公司副经理梅全禄,私下散布不利于经理林必举的言论。应该是看中了经理的位置。

“盯紧梅全禄,此人官僚之气太重。要是他做的过分,就搜集材料让他让贤。”崔秀宁道,“凡是和钱物,军械,兵马打交道的人,都要重点留意。”

“还有,你们在大家眼中,就是传达处的人。要是自己随便泄露身份,组织纪律也不是虚设,都要仔细了。”

几个特务骨干一起领命。

又布置了几个任务,崔秀宁才宣布散会。

接着崔秀宁又去了其他处转了转,还出了公司大院,去了保安团大营,然后又赶到到海盐场等地方。

崔秀宁回到社主堂天都快黑了,李洛还在呼呼大睡。

等到李洛睡醒,一眼就看见崔秀宁伏在不远的书案上写东西。

李洛过去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不是文字又是图表。

李洛给她揉揉肩膀,问道:“你是不是跑了一下午?”

崔秀宁享受五品官人的免费服务,头也不回的说道:“你来了就睡觉,我不跑咋办?有些事第一时间就要了解清楚。”

李洛苦笑,“我知道,但我实在不舒服,只能辛苦夫人了。”

“哼,谁是你夫人,那是假的。”崔秀宁哼哼。

怎么还是假的?李洛也懒得计较,问道:“下午有什么发现?”

崔秀宁先说了生番的事。

李洛顿时有点后怕,多亏崔秀宁发掘了曾渡,在生番中安插了眼线,提前知道消息。要不然,好几万生番大军下山会是什么后果?

移民区绝对是血流成河。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毁于一旦。

“把生番都杀了吧。”李洛道。“把仇视我们的生番杀光了,就没有生番仇视我们了。”

崔秀宁叹气,“说实话,我不想死这么多生番,他们也是命。但是……想到他们比恐怖分子还狠,为了移民的安全,也只好把他们处理掉了。”

李洛笑道:“果然最毒妇人心啊,说的一点没错。”

崔秀宁摇头,“上次你不在,七八千生番下山,最后都死了。说到杀人,我比你杀的都多了。但是,我的心还是没你狠。”

“我知道,崔大小姐是杀人肝胆菩萨心肠。”李洛说道,“下次剿灭生番,你不要去了。”

…………

第二天,船队在海上遭遇飓风,却在李洛恳求老君之后化险为夷的事,已经传遍整个移民区。无论是新老移民还是保安团的官兵,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一时间,李洛的威望不但变得更高,也被蒙上了一些天命的光环。

上午,李洛亲自主持议事大会,由于已经有了崔秀宁准备的材料,他早就心里有底。

海东公司的议事堂,有点类似“朝堂”,这种设计,当然也是李崔两人有意为之。

李洛在中间靠里的位置,坐北朝南,他的案台比地面高出三尺,旁边侧面坐着崔秀宁。左右各两排坐案,坐着公司副处长以上,保安团队长以上的“文武官员”。

除了没有“官服”,看上去和朝会没啥区别。

第一百五十六章 海东“朝会”

海东“朝会”上,移民公司一把手林必举,负责向李洛做总汇报。

“我海东移民,不算昨日刚到者,共有八千二百余口,皆以安置妥当。加上昨日新到五千口,则有一万三千余口。”

“……如今,海东共有水田四万余亩,全部种了晚稻,下月大概可打秋粮八万石左右。旱地一万八千亩,种了大豆、芝麻、油菜、蔬果、棉种。桑林五千多……”

“渔业处组织打鱼八万余斤,畜牧处养猪羊一千余头,但急缺牛。缫丝处有生丝一千余石,织造处已织绸缎三百多匹…”

“林业处伐木队砍大树一千三百余株,晒制造船大料三百万斤,可造千料大船三艘。海盐场已能出盐,如今只有数十石,仅够移民食用……”

“综上所述,按我海东二成税率,全年可征赋税折钱三万余贯,鱼盐丝收入…今年最多五千贯。”

林必举的报告,和李洛资料中的数据差不多,说明他并没有夸大或隐瞒。

这些生产成果,李洛非常满意,已经超出他的预期。今年的赋税,能负担海东大半军费开支了。

到了明年,海东公司就会有盈余,自己就要有回报了。

接下来,李洛专门点了工匠处的名,让工匠处监理、首席大匠师顾铠汇报军械制作。

这才是李洛最关心的项目。

顾铠早有准备,他知道李洛最关心铁甲,“启禀社主,如今已造出复合盔甲九十副,重量不超过二十二斤。内外四层,分为丝绸、铁片、皮革、帆布。”

李洛打断问道:“防护之力,比之山文铁甲如何?”这新甲重量比三文铁甲轻便不少,但不能以牺牲性能为代价。

顾铠自信的回禀:“好教社主知道,因为新甲是四层,比山文铁甲只强不弱。而且,铁片在内,不显山露水,冬天还能保暖。”

李洛点头,“很好,顾匠监,散会之后,本官会亲自去工匠处看看新甲。”

顾铠继续说道:“上次接受社主送来的工匠后,工匠处的进度增加了很多。神臂弓如今已经制作了百余张,床弩二十余张,长枪一千四百余杆,弓两百张……”

竟然有这么多了么?李洛很是惊喜。可是想想如今工匠处有四百多人吃饭,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军械,李洛最关心的就数医疗卫生了。海东这地方,瘴疠多生,疟疾频发,倘若没有卫生防疫保障,移民肯定会生病。

历史上(1292)年,忽必烈发第一次发兵湾湾,就是因为疟疾大行,水土不服而撤回大陆。

海东移民之所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