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护送她的,就是完成移民任务后随她一起回来的刘拓、郑和率领的数百海勇。

崔秀宁回来前,在一千三百多矿工中筛选出六百多适合当兵的人,补充进保安团。

加上又去了好几百新的女真战士,如今保安团的兵力扩充到两千人。

崔秀宁干脆以李洛的名义,将保安团一分为二。原保安团策划长朱颌,成为保安二团的团监,原保安团副张敛,成为保安二团团长。

工匠处接受了李洛送来的工匠后,匠师一下子扩充到三百人,所有项目的进度,都大大提升。

用来造船的大料,已经够造三艘大船。目前正在暴晒,海东日大,晒到明年就可以用来造船了。

因为李洛这次又送去了两千人,海东移民的数量已经突破八千。

等到八月初第二批女真流民送到海东,移民就能超过万人。

总的来说,海东“地图”刷的很成功。

七月二十五,外院的训练校场扩建完成。岛北五乡新招募的乡一千五百乡勇,也被李团练使一纸命令,调入李家坞堡训练。

至此,在李家坞堡训练的乡勇,不多不少二千七百人,终于“齐装满员”。

七月二十八日,仁州有人给崔秀宁送来情报,兵曹参议、李洛的“大兄”李若愚,第二天会亲自来到江华。

果然,二十九日晚上,李若愚来到了李家坞堡。

他到来之前,李洛已经吩咐大教头都烈和乌图,让他们令乡勇在二十九日这天,在训练场休息,越散漫越好。

李若愚其实很不愿意来见李洛,还为了李洛升官而来。

他对这个“堂弟”,发自内心的排斥。

李洛升官越快,李若愚就越膈应。但是,父亲李签亲自差遣,又带着兵曹的部令,他不得不来。

李若愚从牛车上下来,看着不远处巨大的李家坞堡,不禁有点愕然。

眼前这高墙深壕的坞堡,虽然还远比不上李氏家城,可是也很不错了。不比一般中等世族的府邸差,甚至更有气势。

这个“堂弟”,单枪匹马打下这份家业,似乎真是不简单。

不过,那又如何?多半还是走了狗屎运,得到了骨瓷。

李若愚又看着附近的农田,发现田中的水稻长势很是喜人,明显比其他地方的庄稼好。

田中忙碌的田奴们,脸色也不差。

村民们早看见了一身官服的李若愚,看到这贵人的牛车停下来,不得不硬着头皮跪拜,以免引起贵人发怒。

“……小人拜见大官人思密达!”

“大官人金福思密达!”

百姓们参差不齐、口不对心的敷衍着说道。

李若愚一看就不是小官儿,他们还是有些眼色的。至于大官人,可不是“西门大官人”这样的意思,而是对高官的尊称。

李若愚看都不看他们,只是盯着庄稼,问道:“你们的庄稼,比其他地方的好。这是何故啊?”

作为大庄园主,李若愚不可能不关心庄稼,甚至非常上心。千万别以为世族子弟都是纨绔。

“好教大官人知道,这都是托了李乡君的福啊!”

众百姓说道,给了“李大官人”一个意外的解释。

等到李若愚搞清楚来龙去脉,感觉有点看不透李洛了。

想不到,这个堂弟,还颇能收揽人心。牧民理政,也算有些斤两。难怪父亲看重他。

一时间,李若愚心中更不是滋味。但对李洛的轻蔑之心,却淡了不少。

再想到父亲对李洛的看重,李若愚不由心生不悦。

“这个野路子的李洛,还真是麻烦呢……”

李若愚自言自语的喃喃说道。

第一百四十章 官升三级

(第一更)

李若愚一到江华,就被“特察局”的外线汇报给崔秀宁。

李洛立刻就做出了布置。首先吩咐大门守卫,到时直接放李若愚进来。

训练场上的所有乡勇,也变成松松垮垮、敷衍了事的懒散样子。

中院画堂里,从未有过莺歌燕舞。不过,此时一帮侍女被赶鸭子上架的上演歌舞。李洛请季九娘亲自排练。

美味佳肴也摆了上来。

所以,等到四品兵曹参议、“大兄”李若愚直入李家坞堡后,他看的情景,让他立刻对“堂弟”李洛的忌惮烟消云散。

外院上的乡勇人数倒不少,估计有两三千人。可是……他们那是在训练么?

他们竟然在赌钱!

看到他一身官服的带着随从过来,这些人竟然一哄而散,连个像样的将领都看不到。

一问话,就说“李大人让我们来这操练,其他不知。”

李若愚问怎么训练,回答是“就是偶尔排队走路,练练刀枪,大部分时候是爱干嘛干嘛。”

李若愚大笑,连说“好生练,好生练!”

这堂弟是练的什么兵啊!

不过儿戏罢了。

上次批他五百皮甲的“甲票”,可是浪费了。

真真可笑…之极。

这样的兵一旦上阵,还不是送死的命?又能济的甚事?看来,真的是敷衍明年的征日兵役了。

李氏有三千私兵,乃是每旬操练三日的强军。李若愚相信,要是这些乡勇遇见李氏私兵,绝对一触即溃,就是再多一倍,也是无用。

如果李若愚知道李洛的乡勇十天训练八天,每天训练多达五个时辰,训练强度还倍于他的私兵,就不知作何感想了。

李家坞堡的管家,知道李若愚是家主的“大兄”,立刻请“大郎君”进入,连通报都省了。

从礼法上说,这完全没问题。李若愚作为李洛的“堂兄”,他不是客人,有资格直接进入。

李若愚带人昂然直入中院,还没进入厅堂,就听到丝竹管弦的声音,中间还夹杂着咿呀咿呀的唱曲声。

突然,“堂弟”李洛的声音传出来,“你们跳的甚么鸟舞、唱的甚么鸟语!活活闷煞人也!”

“我在仁州家城,看到那歌舞……说出来羞杀你们!真真不能比!”

李若愚听的暗自讥笑,对李洛越加不屑。这年纪轻轻的,大白天不干正事,却躲在大院欣赏歌舞曲乐,如此耽于享乐,怎是英才所为?

还拿这里的歌舞和仁州家城比,这有可比性么?真是荒谬之极。

野路子就是野路子,土鳖就是土鳖。哪怕此人身上流着李氏嫡系血脉,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这样的货色,即便因为骨瓷,因为侥幸杀了韩恭,讨了父君欢喜,也只是暂时的。父君不可能一直看重李洛。

看来,李洛不可能威胁自己在李氏中的地位,将来也无法分配多少家族好处。

之前还是高看这堂弟了。也罢,既然堂弟无力妨碍自己的利益,那自己就干脆大度一点,不难为他了。

谁叫他终究是堂弟呢?呵呵。

本来,李若愚打算给李洛设置障碍,挖一个坑,使个绊子。但现在,他觉得没必要了。这堂弟,不值得自己出手对付。

李若愚想到这里,虽然心里不屑,可表面上却露出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