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呢?
他贵为大唐天子,威加宇内,如今亲率十万大军来到高原,无人能当。
可八思巴,却亲自巴巴的从萨迦赶来参见自己,自称小僧,称呼自己为殊师利大皇帝,唯恐引起自己的帝王之怒。
当真令人唏嘘不已啊。
“八思巴大师辛苦了。来人,看座。”李洛下令道。
起码的礼遇,他还是要给八思巴的。
至于八思巴的来意,他当然了若指掌。
PS:本来今天要给新盟主匈奴王“撑犁孤涂”大大加更的,但临时要去外地,几个小时都在车上,所以无法加更了。改到明天加更哈,蟹蟹,求原谅,求月票,希望能把我顶到历史月票前十名啊,晚安!
请假条……告书友大大
各位亲爱的书友大大:
昨天去外地,不知道吃了什么,今日胃病就犯了,那种感觉特别难受,只能喝点稀粥,到现在只断断续续写了不到两千字,我想休息了,码不动了。
很多时候,都有种自己似乎可能会随风而逝的感觉。
不过,即便万一真有那天,我也希望在完成两部作品之后。
人生在世,总要留下一些无关物质的精神痕迹。那么,就算一个人的生命如樱花,甚至如昙花般短暂,那也算是一种幸福了。
有人说,《葬元》之名,于作者实不祥也。我付之一笑,祥于不祥,岂非天与?各人自有缘法。即便真是一语成谶,又何悔之有。
终有随风飘逝日,人生到底如飞花。
《葬元》下月就会完本,不会恰烂钱的水文字。故事讲完,就喊卡。
希望下本书,还有大家的陪伴。
我爱你们,蟹蟹你们。
希望你们都好,一切的一切。不要像我这样作,要多锻炼身体。
晚安!
第941、942节 诡谲的历史
担任行军司马的李旺珠,用纪实般的字,记载了后世有名的“努曲寺召对”。
由于李旺珠是吐蕃人,汉不是太精通,又是侍卫出身的武将,所以努曲寺召对少了人的修饰润色,完全就是原汁原味的用对话方式记载了唐道祖在努曲寺和八思巴君臣召对的历史细节。
努曲寺召对是浩繁的洪武政要中十分特别的一篇。后世整理后认为,努曲寺召对史料价值极高,记载了唐道祖和八思巴很多对话,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段是:
道祖皇帝:“上师从萨迦来,那里局势可安稳么?”
八思巴:“但请殊师利大皇帝宽心,人知圣人到,皆大欢喜。”
道祖皇帝:“上师可知,吐蕃渊源?”
八思巴:“盖中原一脉,夏人西迁之属也。”
道祖皇帝:“善,诚如是也。”
八思巴:“圣人继中原大位,大唐复天下大统。四海莫不欣慰,小僧谨代吐蕃贺之。”
道祖皇帝:“如此,朕心甚慰。朕之心意,上师可知?如今情势,可有分教么?”
八思巴:“春听雨声,夏听虫声,秋听风声,冬听雪声。顺天势而变,应时节而易。”
道祖皇帝:“上师妙语。然,变有大变小变,易有大易小易。以上师之见,吐蕃之变易,大焉小焉?”
八思巴:“大变大难,小变小难,不变不难。皆在于圣人之心也。”
道祖皇帝:“朕欲大革变之。”
八思巴:“大皇帝当知,吐蕃自有吐蕃法。若欲大变,恐非良法,有伤圣人之仁。”
道祖皇帝:“吐蕃之民,亦朕赤子,生而唐人。朕为天子,一视同仁。此乃天道人道。是以朕心已决,舍小仁就大仁。断不许吐蕃百姓,如在囹中。”
八思巴:“然则,密宗僧侣,岂非圣人子民?若大变吐蕃,僧众无依,百姓迷惘,佛祖何安?望陛下慎之。”
道祖皇帝:“佛法如铁,天道如炉。车出轨道,御者有愆。密宗之愆,种种不端,实与佛法背道而驰,远离正法,近乎魔道。改则可昌,不改则亡。朕以道治天下,佛祖不安,非佛祖也。”
八思巴:“小僧愚钝,欲闻陛下之道。”
道祖皇帝:“大道者,昊天上帝至高之念。乃天地之规律,万物之法则,人世之准则。是以,天道茫茫,求道尊道无非求天、地、人之融合交汇,得世间之大自由,成有道之大君子。”
八思巴:“陛下所言,世间之大自由,有道之大君子,难道是礼敬昊天上帝就可得到么?”
道祖皇帝:“非也。道化万千,是以人皆有其道。君有君道,臣有臣道,民有民道,武有武道,医有医道,匠有匠道。人人遵循其道,就得大自由,成就有道君子,各得圆满,则天下治也,明也。”
八思巴:“那么,如何才能令天下人各守其道呢?若强令之,那难道不是法律么?何如佛法潜移暗化,自然而然润泽人心呢?”
道祖皇帝:“上师之问,大善。大唐理教,便是卫道。不尊守大道,便是失德失贞。失德失贞者,不但今生难以圆满,不得善果。便是死后,也要被泰山府君惩治,受苦受难。此因果乃天道意志,不容更改。”
八思巴:“原来,大唐之天道,乃兼容道儒佛三家小僧此言有误,应是道儒佛三教,俱来源于天道,本为天道之一面。”
道祖皇帝:“上师果然智慧过人,就是如此了。朕得老君启示,遂知此理。便以三教合而为一,遵循昊天旨意,为天下正教。”
八思巴:“可小僧不解。敢问陛下,既是三教混元归一,复其本来。可为何天道教诸神,有老君、炎黄、伏羲、女娲、孔子孟子、泰山府君,连关羽岳飞鲁班都有,却唯独没有菩萨佛主?这岂非天道有缺?或者说,天道不公?”
道祖皇帝:“老君化身万方。佛主菩萨,本是老君之化身。八大护法天王,本武圣之化身。所以,才有老子化佛。又说佛本是道。”
八思巴:“”
道祖皇帝:“天意既天道,朕亦难改。天道复兴已至,此乃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独吐蕃要变,中原也会变。”
八思巴:“陛下既然决意推行天道,那么密宗佛法何去何从呢?”
道祖皇帝:“都知佛本在西方,如今不度西方人。岂非可惜?正是因为西方失了佛法,才导致祸乱重生啊。朕准备对西域用兵,拿下河中和波斯,恢复佛法。”
八思巴:“喇嘛们都要去么?”
道祖皇帝:“都要去。那么大的西域,人口众多。喇嘛少了,站不住脚。光是波斯人,就需要很多上师解惑教化。”
八思巴:“”
道祖皇帝:“传法之事,还要辛苦上师了。朕封上师为大轮明王,加金轮法王,西方释教大总统,主持西方传法大业。这重现西域佛国之任,就拜托上师了。”
八思巴:“”
努曲寺召对没有记载当时八思巴的神态,但很明显,八思巴在这个过程中很为难,很无奈。
但是,八思巴显然无法违拗“殊师利大皇帝”的旨意。
李洛在接见八思巴的第二天,就下旨敕封八思巴为大轮明王、金轮法王、西方释教大总统。
位同国公,食一品俸禄!
随后,八思巴颁下一道法旨:吐蕃归唐!
从这一刻起,起码名义上,吐蕃已经纳入大唐的版图了。
八月初七,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