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8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1个月前

这是不是你指导的?”李洛问道。

崔秀宁摇头,“我没有指导,两年前我只启发了一下,说既然铁能变成锈,那么锈怎么变成铁呢?”

李洛笑道:“就这么提醒了一下,他两年就摸索出这个化学反应,真是了不起。”

“张三丰的确是高智商的人。”崔秀宁也不得不佩服,“他还认为,一斤锈炼出的铁却不到一斤,说明有的锈除了含铁,还有其他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既然看不见,那可能变成一种气了。”

“他反复试验得出结论,铁锈和炭在锅炉中炼化,能复原成铁和一种气。这种气,会令人有些不适。”

“他来请教我,我才告诉他,这种气叫二氧化碳,是炭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的气。而铁会上锈,铜会长铜绿,也都是因为空气中有一种氧气。人就是靠氧气才能生存。”

“张三丰对我的话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说,原来元气就是氧气啊。我一听,嗯,元气这个名称不错,就把氧气改成元气。告诉他,铁锈,其实就是三元二铁,是三个元分子和两个铁原子组成木炭燃烧,就变成二元化炭”

“张三丰非常高兴,说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说这就是真道至理。”

李洛听得不住点头。

为何不早告诉张三丰这些?

因为需要他自己摸索一段时间,学习探索真道的方法,享受其中的乐趣。现在告诉他一些东西,当然是让他少走弯路。

李洛问:“现在,他了解到什么地步了?”

崔秀宁回答:“我没说太多,只说天地万物,是由很多种元素组成。有的东西只有一种元素,比如铁和金。有的东西却是很多种元素组成,和炼丹一个道理。不同的元素,是可以相互生成新东西的。只是组成的办法五花八门。我告诉他,研究物之性,就能发现更多的真道奥妙。”

李洛笑了,“张真人活的足够长,就看看他能找出多少种元素来。”

崔秀宁当然不会把化学元素表直接写出来给真道学宫。因为一来很多元素根本无法证明存在,二来的话,如果这么干,那怎么培养华夏的科学探索精神?

真道学宫,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一步步切实证明各种元素的存在。华夏需要的,是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化因子,以及科学的方法论。

没有这些,就算崔秀宁把所有的现代知识一股脑灌输,又有何用?没有形成探索真理的化传统,迟早还是会落后,只能领先于一时。

相反,猛然灌输的知识不但是无根之木,还会扩散出去,可能为外国做嫁衣,让他们后来居上。

两个穿越者的苦心,又有几人能明白呢?

PS:第一更到,为新盟主“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加更。第二更晚点。求月票啊,现在分类月票榜调到第14名了,泪奔。唉,很多作者是不是很有钱啊,为何要给自己打赏白银盟?好好写书不好吗?我也不可能刷票,月票只有靠大家了。

第931、932节 改组特察局…亲征吐蕃(第二更)

崔秀宁总结道:“蒸汽机是西方几百年进步的产物,需要社会整体的应用科技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才能出现。现在才1290年,真的做不到。”

“行吧,那就先不要想了。”李洛只能作罢,“就作为真道学宫的长期研究课题,让他们知道有这个可能。过段时间,我又要去打仗了,这次估计最少半年,吐蕃太大了。”

“那时,政事还需要你多操心,还有孩子们的教育。你会很辛苦。”

崔秀宁靠在李洛身上,“我辛苦说不上,倒是你,又让我担心。你每次出去打仗,我都睡不好觉,害怕。”

李洛抱着她,拍拍女人的背,“不要担心我,我福气大得很。就是担心自己被紫外线晒黑了,带一脸高原红回来。”

崔秀宁“咭”的一笑,“那就戴上面具。不然的话,带一脸高原红回来,我可不认识你,我又不爱吃苹果。”

李洛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崔秀宁抬起头,“对了,李雍从大都回来后,我放了他几个月的假。他的假也要休满了,怎么安置他?”

李雍是特察局的元老,也是崔秀宁最早一批学生,还是专业能力最强的。不然,也不会派到大都,一去这么多年。

李雍功劳很大,特务系统中功列第一,这些年搞到很多重要的情报。可是如今他回到唐廷,却反而没了事做,只有一个县侯的爵位。

李洛问:“你有什么想法?”

崔秀宁道:“我的意思是,就让他当特察局第一任司局使。特察局这些年,一直没有一把手,都是我在兼任。现在也需要一个大老板担纲重任了。”

特察局暗中是正二品,明面上的信访司是正三品。李雍要是出任司局使,那在表面上就只是正三品。

起码品级待遇上,有些亏待了。

李洛对元从功臣很体恤,是不愿意亏待李雍的。

“特察局,是不是该正大光明的打出牌子了?”李洛问道,“一直以信访司的名义半遮半掩的开展业务,总不是长久之计。”

崔秀宁嗯了一声,“我觉得也该走到前台了。不然,总让人觉得鬼鬼祟祟,也不利于特务们的职业荣誉感。明朝锦衣卫,还有军统,中情局,可没瞒着谁。再说,特察局干什么的,其实很多人也心中有数。”

“好。”李洛有了计较,“那就走到前台,还要改名。特察局这名字,不够高大上。”

崔秀宁知道,李洛就是改名控,她早就预料到,这男人会把特察局改名。

“我觉得名字不用改,而且还要拆分特察局。”崔秀宁提出不同看法,“特察局现在有两三千专业特工,特情学堂还在培养情报人才。这个机构规模越来越大,权力越大越大,能是好事么?”

李洛一听,觉得的确是应该拆分特察局。

特务机关本就是暴力机关,业务性质也阴狠隐蔽,规模大了真不是好事。虽然特察局直属天子,不归三府九部管辖,可后世之君未必就能掌控。

而且,一家特务机关独大,也失去了足够的制衡监督。

“说说你的看法,这事你拿主意就好了。”李洛知道崔秀宁已有腹案。

崔秀宁果然早有主意:“特察局一分为二,政务情报是一个机关,军事情报是一个机关。这两个机关,再组成一个联合事务科。”

李洛明白了。这是后世果党和美帝的做法。情报机关不同,不同的情报机关之间,又有一个联络办。

这样的好处,是相互监督制约,相互竞争促进,还能必要时业务互补、情报共享。

坏处是,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内卷。

崔秀宁继续说:“管理政务情报的,主要针对本土、海外领、诸侯国的反唐势力和谋逆分子。还有官场吏治、民间舆论、民生民情。以及外国的政治、经济、商业情报。”

“管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