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7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他身上,自己和皇后,对他的培养也更多一些。

嫡长子的身份,太子的名位,让他天生就得到文天祥和林必举等文人和舆论的支持。

太上皇对长孙的偏爱,使得女真系的元从大将,成为太子的铁杆支持者,女真系将领可是最早的元从。而且汉人将领也都是支持太子的,因为太子和他们最熟。

就是外戚崔氏兄弟,也都是喜欢太子的。

律儿怎么争?他根本没有基本盘。

律儿要是识时务,就只能甘心做一个亲王,老老实实,不作非分之想。

崔秀宁目中也露出一丝无奈,有些替次子遗憾。

她真的希望,四个儿子兄友弟恭,和和睦睦一辈子。要是将来他们四人争夺起来,最痛苦就是他们的父母。

三个女儿她真不担心,大不了长大了找到好人家嫁了,保她们幸福无忧。可是四个儿子,不可能省心的。

和李洛一样,虽然她对孩子们的教育抓的很严,每天都在花时间教导他们,可她不认为良好的教育就完全能让他们将来能和睦相处。

这是人性。

皇位的分量太重,重到足以让人迷失自我,罔顾亲情。

作为母亲,想不操心,行吗?

太上皇颜铎其实也在担忧。

不过他担忧的,只是李征。

要是征儿将来不能顺利继位,他相信在九泉之下也难瞑目。

对于律儿,他其实也是喜爱的。哪个老人,不喜爱律儿这样的孙子?可是他更喜欢征儿,就只能一心一意为征儿着想。

所谓三岁看老。他早就在观察李律了。他发现,李律的胆子,很大。

而且,似乎也更野一些。

这孩子年纪虽小,可城府比同龄人要深,性子有些令人难以捉摸。

这一点,真的很像他的父皇。

说起来,也是个很不凡的孩子。

可越是这样,颜铎就越是担忧。要是再过四五年,律儿还会这么安分吗?

想到这里,颜铎又自失的一笑。

自己时日无多,这些事也管不了啦。皇帝皇后如此精明,自然会把控好。夺嫡之事就算将来真能发生,料也脱不出皇帝皇后的掌控。

眼看家宴差不多结束,李洛放下筷子,“康西,把准备好的压岁取来。”

话一落音,孩子们都露出惊喜之色。

只不过,李征的惊喜,多半是装出来的。

很快,几封红纸包好的洪武金钱就拿了过来。红纸一撕开,都是黄灿灿的洪武金宝。

不管孩子么每人分到好几枚金钱,就是在场的宫人和乐师,也都赏赐一枚!

ps:今晚培训很晚,和工作没有关系的培训讲座,来自朝廷的指示和精神哦。然后,每人还要写学习心得,好嗨啊。蟹蟹大家的支持,晚安!

第913、914节 都烈过不好年了

李洛破例取消今年的除夕宫宴,也让群臣难得的陪家人吃除夕家宴。

天子皇恩浩荡,除了让臣子陪伴家人过年,还按照官爵品级,赏赐了鲸鱼肉、鱼翅、南洋燕窝、雪糖、红薯、东州参等贵重之物,以及各地风物贡品,算是体恤臣子。

兵部尚书都烈的侯爵府中,此时也其乐融融的在过年。

要说都烈家,那可是让很多人羡慕的元从勋贵啊。谁不知道,都烈父子是最早跟随陛下的元从?

当年,天子龙潜江华,最先慧眼识真龙,景从效力的人,只有六人。这六人就是都烈父子,乌图父子,还有虎古和光夏。

元从中的元从啊。

如今,光夏已经战死数年,这元从中的元从,就剩五人了。

都烈家和乌图家,乃是大唐唯二的一门双爵。

都烈本人是县侯,官居二品兵部尚书。其子颜隼是侍卫出身,爵封一等伯,如今也外放做了三品营帅。还有他的女儿颜婵儿,也官居内政府宫庶令,四品女官,是皇后陛下身边的红人。

可以说,都烈一家三人为官,简直红的发紫。

此时,颜隼和颜婵儿也都回到家中过除夕。

都烈身披一件皇帝赏赐的黑狐大氅,坐在画堂中的火炉前,一边打算盘核算着朝廷年后招募新兵的花销,一边不满的抬头看了他那高丽娘子一眼。

她娘子也在打算盘。

只不过,都烈是把差事带回家里做,算的是兵部的公账。而他娘子,算的是颜府的家账。

“你能不能不要再打了?噼里啪啦都是你的算盘声,扰的老夫打错了。”都烈重重放下算盘,“家宴快要备好了,你也不去张罗祭祖,这都除夕了,还算什么账目!早知如此,就不该教你打算盘!”

“你这憨货,说的什么浑话!”已经贵为二品诰命的娘子也重重一拍算盘,“许你算,就不许老娘算么!忒也霸道!”

都烈怒道:“老夫算的是朝廷招募新兵的帐,这可是公事!你捣什么乱?”

诰命夫人也不假辞色的说道:“你算公账,老娘自算私账便是!明日就是洪武五年了,可府中的账目还没核完,老娘不算谁算!你们父子三人只管做官,可算过一次家中账目?”

都烈哼了一声,“那是你自找的。管家算的不比你清楚?你偏要不信别人,非要自己再核算一遍,多事!”

夫人冷笑,“老娘多事?哼,今日除夕,你道俺愿意折腾?”她指指账本,“俺觉得数目不对!”

数目不对?

都烈一愣。随即就明白,这不是没可能。

他娘子虽然识写字,会算账,可都是自己教授的。说起来,她就是个没见识的乡下女子。可她有一个好处,就是细微之处不糊涂。

尤其是钱粮之事,很难被糊弄。

“你且看老娘的。”诰命夫人说了一句,就冲着堂外喊道:“把他们几个都叫进来,老身有话问!”

不一时,三个中年男子就神色恭敬进来,先是下跪行礼道:“小人见过君侯,见过夫人。”

这三人,就是都烈府上的庄园管事了。他们虽然不是奴隶,却是侯爵府的家臣,相当于后世的职业管家。

唐廷的封爵制度,既秉承唐宋,又学秦汉,某些方面又用先秦。这家臣制,就是学的先秦。

先秦时代,封臣的最低等级是大夫,大夫有家,所以其家吏被称为家臣。家臣由“士”担任,与大夫属于雇佣关系和主仆关系,但家臣不是奴隶,随时可以“离家”另找饭票。大夫也随时可以让其卷铺盖滚蛋。

大唐的贵族家臣也是如此。他们的名目,礼部都有所统一。比如管理庄园收成的家臣叫司田,管理奴隶的叫司奴,管理账目的叫司计。

这些家臣的服饰,都有一定要求。他们虽然不是朝廷官吏,不吃朝廷俸禄,可也要纱帽,穿类似官服的蓝衣,如今民间俗称“蓝衣倌儿”。

之所以统一名目,当然也是规范大唐贵族的管理,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贵族制度。目的是让贵族成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