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投降呢?
用大唐政治术语,就是叛道而没有失利,这可不行。
既然叛道,那么就一定要失去利益,付出代价。
有罪必罚,才能正人心。不然,就是令人理直气壮,有峙无恐的犯罪。
“孔家侵占的田地要抄没,衍圣公爵位,那是不要想了。大唐会永远祭祀孔孟,但不会再养着他们。这是他们的代价。除非,他们能服朕,改变朕的主意。”李洛冷笑着道。
韦素想了想,坦然道:“陛下之举,确实是洗刷人心,大利于士林风气。只是,微臣以为,废黜孔氏即可,可这孔洙,却还是不杀的好。等到法堂判处孔洙死刑,陛下可用孔圣之后为名,免其一死,废为庶民。”
杀了衍圣公,韦素担心陛下为激怒天下士子。他这话不是为孔家,而是为李洛。
尤其是中原和河北河东的读书人,还是很认衍圣公的。
以汉奸之名杀掉衍圣公,只是一件小事。可会令皇帝的名声受损。要知道,大唐推行堂教育不久,如今天下的读书人,九成还是儒家门徒。
李洛想了想,决定还是采纳韦素的意见,“那就先叛其死刑,到时再赦免死罪。诛杀其心,也就是了。”
广个告,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这倒不是李洛妇人之仁。而是从政治的角度看,这个法子更有好处,性价比更高。
废其爵,抄其家,留其命,诛其心。惩罚完全足够了。不但给了孔子面子,也给了儒家的面子。又达到了目的,警醒了世人。
要是杀了,那天下士子可能还会同情孔洙,觉得皇帝做的太过分。
他们有笔,可是会写的。总不能大搞文字狱镇压吧?
作为一个已经老练的政治家,李洛当然不会搞一刀切的事,这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
很多事,没有那么简单。
ps:孔洙杀不杀,我想了很久。为此,我还征求了别人的意见。意见都是,杀人有些过分了,毕竟衍圣公的身份太敏感。历史上,没有人杀过孔家家主。大家可能有不同意见,不过也只能这么写了。蟹蟹支持。晚安各位。
清逸文学
第841、842节 西入大梁为民请命
当下,李洛下诏,废除孔洙衍圣公爵位,贬为庶人,以汉奸罪,与留梦炎、叶李、王积翁等人一起审判。
莫度早把汉奸们的情报递交上去。所以到第二天,象征性的审判结果就出来了。根本没给汉奸们辩解的机会。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被特察局掌握,其实也无从辩解了。
判处留梦炎、叶李、王积翁、孔洙四人,为乙等汉奸,除以腰斩之刑,三日后于开封马市行刑。
判处剩下八十三人为丙等汉奸,处以斩首之刑。
审判结果一出来,顿时整个开封城都轰动了。
之前权势熏天的什么留太师、叶相公,这下都要被处以极刑了。他们犯了汉奸罪,这罪名听着就让人犯恶心啊。
很多百姓一打听,才知道大唐汉奸罪的说道。
汉奸罪共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像张弘范这样,帮助鞑子屠杀汉人,攻灭大宋的大汉奸,那就是甲等汉奸,要被凌迟处死。
甲等汉奸多是武将,文官极少。因为文官很少直接参与屠杀和灭国。
像留梦炎和叶李这样投降鞑子,为鞑子出谋划策,为虎作伥,数典忘祖的大官,就是乙等汉奸,要被处以腰斩。
罪行稍小的丁等汉奸,就是斩首。
就是罪行最轻,影响最小的丁等汉奸,也要服苦役十年,再降籍为奴,永世为奴。
千万不能当汉奸啊。
很多人都对着汉奸罪名有了深刻的认知。
一时间,汉奸罪名臭不可闻,留梦炎等人被万夫所指,口诛笔伐,可谓彻底身败名裂。
“汉奸罪!就要杀!陛下圣明!”
“就是,没听人说么,要是当年没有那么多汉奸,这中原就不会被鞑子占了,我等也不会受了这么多年苦!”
“汉奸可恶,该死!”
判处结果出来的当天,莫度之妻留明姝求见李洛,请求开恩降低梦炎汉奸罪等级。
留明姝在大殿上磕头出血,以三品淑人诰命,换取族叔祖留梦炎斩首之刑。
唐主道:“国法为大,国法为公。孝义为小,孝义为私,不能以私废公。然,功臣之命妇,不忘恩义,彰显孝行,为罪人求情,其情可悯,无可厚非。朕看莫度有功于国,兼之留梦炎年高,酌情允其请,着有司改留梦炎为斩首之刑。”
腰斩和斩首同样是死刑,可那差别,还是很大的。这是乡野小民都知道的事。
留明姝悲喜交加,连呼万岁。天子看在夫君份上,允她所请,改了族叔祖为斩首,她也算尽了孝心了。而且天子还没有剥夺自己的诰命,真是皇恩浩荡。
至于怨恨皇帝斩杀族叔祖,留明姝从来没有这样的念头。身为莫度之妻,大唐诰命,她很清楚自己的立场。作为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内心也很不齿族叔祖卖主求荣,侍奉蒙元的所作所为。
“臣妾万死,蒙陛下天恩,感激涕零…”留明姝俯首再拜谢恩,这才被松了一口气的莫度送出大殿。
他很清楚,要不是陛下重情念旧,看在自己的份上,是绝对不会下旨改判斩首留梦炎的。
李洛为何不铁面无私的准法堂腰斩之刑?
这么随便徇私好么?
因为他是天子。
哪怕后世以平等昌明自诩的西方和丑国,都还有特赦之名,何况封建专制时代?
可见,法律需要一定的弹性,这是被历史总结的经验。
凡事不能一刀切。倘若凡事按规定办事,那么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好的法制,一定不是缺乏弹性的法制。
倘若一切按照法条,那么天子之权,天子之威又何以彰显?一点弹性都没有,那就是法为至尊,不是天子。
天子言出法随,本就是法。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律不会凌驾人类情感之上,不会超出情感范畴之外。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关键是,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拿此案来说,看在功臣的脸面,以及孝义的份上减腰斩为斩首,就是拿捏好了度。可要是免其死罪,那就是失度,就是过分。
李洛这么干,也为后世的案例提供了依据。
留明姝刚刚谢恩告退,开封士子刘献忠等七十八名士子就一起联名上书,在宫外伏阙叩首,泣血上陈,叩请圣天子赦免废衍圣公孔洙死刑。
“圣天子在上!孔洙所犯汉奸罪,无可辩驳,其罪当诛!可孔洙乃孔圣嫡脉,前衍圣公,若加之斧钺极刑,恐怕有伤陛下仁德之名,有伤陛下宽恕之道,令天下士子斯文扫地,令孔圣不安于九泉啊陛下!”刘献忠一边大哭,一边叩首。
开封名士符礼周也一边叩首一边大喊:“陛下!草民万死!冒死恳请陛下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