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他们,李洛迟早会收拾他们的。要是李洛占了中原,会不对高原雪域用兵?呢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到时唐军攻上雪域,搞什么均田令,摊丁入亩,等候他们的是什么下场?西南那些土司的下场,就是他们的明天!他们今日不为自己而战,不为大元而战,将来就是李洛的刀下鬼!怎么选择,他们还能犹豫么?”
忽必烈站起来,“给国师的信,朕已经写好了。今日就送去吐蕃,朕要那些头人领主,出兵十万,攻打四川和陕西!让他们把能打仗的精壮全部征召起来,当年吐蕃能攻入长安,今日为何就不能?”
“他们要是不答应,那等到李洛打到吐蕃,刀子架到他们的脖子上,大元可不会救他们!”
忽必烈很是自信。他断定,这次趁着李唐南方和陕西相对空虚,吐蕃诸部一定会出兵。
一来是他们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二来,他们害怕李洛占了中原后会对他们动手。
李洛的野心,比他的祖宗李世民更大,这是李洛的敌人们都知道的事情。连恒河之北的天竺地盘李洛都想要,会放过吐蕃?那是不可能的事。
与其等着李洛将来攻打雪域,不如先下手为强。
“大汗旨意一到,他们敢不出兵?他们还是大元的臣子,哪里敢违抗大汗的好意思?不过,他们上次已经损失了八万人,元气大伤,要是再抽调十万,先别说能不能拿得出来,就是这出兵时日,怕是要好几个月也不够啊。”伯颜说道。
“哈哈。”忽必烈大笑,“我的伯颜啊,你这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放心吧,早在去年,朕就在吐蕃散步消息,说李洛将会用兵吐蕃,从松州出兵。那些头人害怕了,早就开始布置了。”
“他们的兵马准备了这么久,其实准备的差不多了,只是唐军势大,陕西四川都有唐军重兵,他们不敢下来,只能严守边境。”
伯颜眼睛一亮,“想不到大汗早就布置了这步棋。好啊!现在陕西四川的唐军主力都来到河南,吐蕃人的胆子就会大起来,或许,他们都在等着大汗出兵的旨意呢。”
如此一来,虽然大元在河南江北失了先机,陷入被动之局,可是在北天竺,陕西,四川这三处,却能占据优势。
就算把河南江北让给李洛,可要是拿到陕西、四川、南洋、大理,那么大元反而是赚的。
更别说,大元在河南江北有二十万骑兵,十万步军,实力还是很雄厚,打赢面仍然不小,并不是一定会输。
这也是忽必烈对河南战局“想开了”的原因。
倘若忽必烈这么好打发,那他也不会是大蒙古国薛禅可汗了。
当天,一道道圣旨就飞出大都,传往各地。
而李洛亲率的大军,也终于在信阳和元军展开了北伐后的第一次大战!
PS:今天除夕,只能更新这么多啦,蟹蟹朋友们的体谅!求票票,一定要帮我顶在月票榜前面啊!看看这个月能不能超越某些大神的排名!就靠大家了!该大家拜年,祝贺大家春节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有成,抱得美人归,嫁的金龟婿啊,小钱钱也越来越多啊,一切的一切都好!
第821、822 无奈的战术
进入九月,在特察局和赵显的作用下,河南江北超过九成的州县易帜归唐。这使得北伐军成为主场作战,而原本是“主人”的元军,却成了孤军深入敌境。
绝大多数的驿站通道,都控制在归唐州县手中。就是大都的圣旨,都无法通过驿站传递到信阳、渑池、泸州三处元军大营。
元廷传递圣旨的侍卫刚进入河南,就被唐国特务和地方官擒获,送往开封关押。
驿站被掐断,这三处元军无法接到大都的旨意,当然不能擅自撤军,只能按照既定方略和唐军决战中原。
信阳东北,佛狸原,唐军大营。
佛狸原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时驻军之地,所以被称为佛狸原太武帝字佛狸。
之前,佛狸原是一片牧场。元廷假惺惺的“中原归宋”之后,佛狸原又改回耕地。如今,又成了唐元两军对峙的战场。
十余里方圆的佛狸原上,两支大军气势干云的相隔五里对峙,让秋高气爽的原野充满无边的杀气。
一杆高高的龙凤呈祥大纛,伫立在唐军大营前。整个营盘连绵七八里,旌旗如林,气度森严。
五里之外的元军大营,则只是一圈围起来的阑珊,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蒙古包。看似简单,其实随时都能够拔营,简而不凡。
这片原野上,整整驻扎了双方三十万大军。
其中,元军骑兵是十万人,步兵五万。唐军骑兵八万,步兵七万。
很明显,双方都是以骑兵为主。
但是元军骑兵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要强出一筹。
唐军大营内,唐主李洛正在召开战前军议。
对于李洛来说,这是一场最难打的仗。
因为李洛还是第一次面对高达十万的蒙古色目骑兵集团。
这十万大军可没有土司骑兵,也没有南蛮骑兵,而是纯粹的蒙古色目骑兵,实打实的北方精锐。
而且数量高达十万,还是在有利于骑兵的中原地区。
这是一支极其可怕的,足以灭国的骑兵力量。
光看对方十万骑兵,二十多万匹战马,就知道此战有多难打。
中军大帐之内,骑兵大将虎古正在建言。
“陛下,元军骑兵士气旺盛,骑强,其中纯粹的蒙古骑兵就有三万人。要是他们散开军阵,以散兵之势对我军包围骚扰,逼迫我军只能一直保持阵型,则日子一长,我军就不堪其扰了。”
“可要是主动接战,对方未必会给我军机会。更讨厌的是,元军完全可以不和我军决战,而是四处出兵,对中原百姓烧杀抢掠,以补充粮草。而我军将无可奈何。此战,是否要不惜骑兵损失,硬生生的拼消耗,先灭了元军步兵?”
李洛听着虎古的话,皱眉思索,陈淑桢等将帅也苦苦思索。
北伐之前,虽然也想过这些问题,可始终抱了元军主动决战的心思。
但如今,元军迟迟不主动决战,这战局就玄妙起来。
元军骑兵更多,骑射更强。唐军要是主动接战,元军骑兵完全可以无视的避战,甚至脱离战场,四处杀烧抢掠。
这是李洛最担心的。
元军骑兵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元军骑兵一人双马,甚至一人三马。而唐军骑兵是两人三马,最多就是一人双马。
这机动性,还是要差不少。
唐军骑兵虽然超过二十万,可是益州、雍州、恒北、南洋、瀛州、东州等要地,哪里不需要一些骑兵驻守?就是越州荆州等内地,也不能一点骑兵都没有啊,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