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4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东故地是否安稳,关系到将士们的军心,所以关宁军要留部分人马护卫辽东安全。”祖大寿不想入关后自己的地盘被安国军夺走,自然要留下一些兵马。

“这个自然是应该的。”沈世魁点点头。“不过辽东为苦寒之地,难道祖兄就不想搬到南方去享福?”

“没那个命啊。老夫在这里活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以后死了能够埋在辽东就心满意足啰。”祖大寿笑着摇了摇头。

“也是,外人都说辽东不好,其实在咱们这些辽东人心里,外面再好也比不过家乡的山和水啊。”虽然这是祖大寿的借口,但是沈世魁也非常认同这种心理。

“沈兄,你我多年的兄弟,你跟我说实话,要是我们这些关宁子弟入了关,还能不能回来?”祖大寿正色的问道。

“祖兄说笑了,李贼大军不过是土鸡瓦狗,看着声势浩大,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你我两家联手,消灭他们不过是费吹灰之力。”沈世魁不是轻敌,而是自信心爆棚。

“沈兄你应该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安国公准备如何安置我们这些关宁子弟。”祖大寿面带忧色。

这个时候沈世魁也不敢说笑了,“按理说这个事情应该是由安国公来决断的,我不应该妄言。不过作为过来人,我还是可以说道说道的。”

“沈兄请讲。”祖大寿摆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样子。

“想当初我也像祖兄一样拼命的抓着东江军不放,一来不想失去手里的权力,二来是真不敢放手啊。当时的情况大家都非常清楚,一旦没有东江军在手,我沈氏一族必定身死族灭。”

沈世魁的话让祖大寿感同身受,不由自主的点点头。

“后来的事情你也应该知道了,我沈世魁走投无路,只能栖身安国军。甚至连原来的地盘都丢了,只能跑到长生岛另需出路。那个时候我是时刻担心被架空后没有活路,整宿整宿的不敢睡。”

“后来东江军确实被安国军给收编了,我也失去了对东江军的掌控。但是安国公大人大量,依然让我统领东江军,我手下的实力非但没有变弱,反而更加强大了。我甚至帅兵打到了海州,这可是毛总兵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沈世魁慷慨激昂的说道,一脸的骄傲。

“可是此时的东江军还是当初的东江军吗?他们真正听命的应该是安国公吧?”祖大寿泼了一盆冷水。

“那又何妨?东江军在我沈世魁手里败仗连连,士兵们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前途、没有希望,实在是愧对他们啊。现在多好,手下的儿郎们吃得饱、穿得暖,每月的俸禄从来没有拖欠过,家家户户都分到了房子和土地,胜仗更是一个接着一个。看着他们都过上好日子,我心里才算踏实了啊。”沈世魁感慨道。

“那些士兵们确实过上了好日子,但是你呢?安国公只要一句话,你就会一无所有,你就甘心?”祖大寿的话有些诛心了。

“大不了回家做个富家翁呗。反正这些年我也攒了不少钱,该享受的也享受到了,带不带兵也无所谓了。”沈世魁洒脱的样子让祖大寿直摇头。

“你是担心安国公对我赶尽杀绝?”沈世魁自然清楚祖大寿的想法。

祖大寿笑着没有回答。

沈世魁难得的严肃起来,“安国公虽然也是出身草莽,但是我不得不说,他比老朱家大方多了。”

祖大寿明白沈世魁说的是太祖朱元璋,以杀功臣闻名于世。

“太祖皇帝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大方的。”祖大寿依然持怀疑态度。

“要是真落到那个地步,只能怪我沈世魁倒霉,看走了眼。不过我依然相信安国公不是那样的人,至少只要不背叛他,他给手下人的待遇都是极为优厚的。”沈世魁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

这点祖大寿也表示认同,安国军官员的待遇之优厚,远远不是朝廷和其他势力可以比的。

“再者,安国公有一统天下之志,绝对不是李自成之流可比的。安国公在其他方面可能会妥协,但是军权请恕我直言,天下一统之后,安国公肯定不会允许有独立于安国军的存在。关宁军,还是要早做打算的好。”沈世魁直言不讳的说道。

“沈兄,如今你我两家可是盟友,你这样说就不怕我出尔反尔?”祖大寿苦笑道。

“不会的。祖兄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那样做不会有好下场。安国公一统天下之势不可阻挡,天下再也没有值得祖兄效力的人了。”沈世魁斩钉截铁的说道。

“沈兄就不怕我投了李自成?”祖大寿装作生气的说道。

“投了李自成又能有什么好处?封你一个空头王爷?祖兄会有那么傻吗?”沈世魁反问道。

祖大寿苦笑着摇摇头。

“安国公不是那种赶尽杀绝的性子,即使要收编关宁军也会给大家一个好的去处。我要是祖兄你,就应该趁着关宁军还在手上,狠狠的立几个大功,到时候说不定安国公许诺的分封之地,就有祖家的一份了。”沈世魁劝说道。

祖大寿没有答话,但是眼中明显有一道精光闪过。

525.九龙(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祖大寿与沈世魁相谈之后,再也没有说过关于关宁军前途的话题,但是对于此次联合作战却明显用心了很多。

原本祖大寿是准备留五万精锐看家,再派十万大军随安国军南下的。现在他改变主意了,还是留五万看家,不过换成了普通军队。南下的十万大军里包含了关宁军最精锐的部队五万关宁铁骑。

关宁军为了组建这五万关宁铁骑可谓是下了血本的,绝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了他们身上。

凭借着靠近草原的优势,以及洪承畴在的时候修建的水泥厂,关宁军的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除了用来换粮食,大头都落在了关宁铁骑身上。

关宁铁骑们的装备基本上都来自于安国军的军工厂,除了款式和颜色有些区别,质量上相差无几。

不过关宁军毕竟没有安国军那么财大气粗,手铳和手弩并不属于标配,只有少量精锐士兵有装备。装备颜色上,关宁军秉承了大明的一贯传统,一身大红色格外的喜庆。反倒是披风,关宁军选择了黑色。

披风可不是用来好看的,披风除了遮风挡雨,必要的时候还是士兵们的寝具,所以做得非常厚实宽大。用料上也十分讲究,还分夏冬两款,非常受士兵们欢迎。

关宁军与安国军一同南下,十万铁骑声势惊人,沿途的百姓们看着大军经过,无不发出阵阵惊叹。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