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发成良田,而真正被登记在册的只是少数,绝大部分都被大户们隐匿起来了。
像黄老爷这样,在衙门登记的田产只有一千多亩,但是加上他隐匿的田产,总数马上就爆增到了近四千亩。也就是说,有近三千亩地被他以各种手段隐匿起来了。
这些隐田不在官府田册,自然就不用交任何赋税。以前这些大户们会为这种高超的技巧暗自得意,现在却成了致命的漏洞。
既然不在官府田册,就不受官府认可,官府完全可以直接没收。
即使那些大户们想把这些隐田重新上册,不但要交税金,还要交高额的罚款。而且按照安国军的新税法,这么多的田,每年的税金都超过产出了,办了证也会得不偿失。
所以,这些隐田,安国军吃定了。
大明的大户们以前敢这样干,是因为他们欺上瞒下玩得得心应手。而且官府里的人都是同道中人,大哥不说二哥,法不责众,自然平安无事。
现在安国军动真格的了,用自己的人手将土地情况查个底朝天,这些大户们的资产情况自然就无所遁形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当涂县面积不大,但是隐匿的田产居然有十几万亩之多,已经不比在册的田产少多少了。
而且那些大户们隐匿的手段多种多样,水灾、匪乱等各种借口齐上阵,明明完好无损的良田在他们嘴里就变成了荒地,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朝廷。
齐广勇直接宣布凡是不在册的田地全都归朝廷所有,直接将那些大户们的脊梁骨都快打断了。
忍,只能忍了。
这些大户们不敢明着与安国军来,只能期望安国军的税收行为是一阵风。只要安国军以后离开了,当涂县还是大户们的天下,那些被夺走的田产总有被拿回来的时候。
但是安国军明显不准备让他们如愿。
在打压权贵的同时,安国军正全力争取民心,以获得他们的支持。第一步就是厘清百姓应交税金,多退少补。
百姓们承受了他们不应该承受的税赋,被多收了很多。趁着手里有钱,齐广勇在认真核对之后,将多收的部分都退给了百姓,立马赢得了百姓们的高声赞誉。
从来只见过收钱的,什么时候见过官府退钱的。虽然这些钱原本就不应该收,但是百姓们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没有安国军,他们就拿不到这些钱,对安国军的好感大增。
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分田环节了。
当涂县在籍约两万多户,以平均每家分五亩田来算,总计也不过十五万亩,安国军手里的田完全可以应付过来。
分田的那一天,整个当涂县都沸腾了。
原本对生活已经失去希望,麻木不仁的百姓们,眼中重新燃起了渴望。
当他们拿起象征着自己土地所有权的竹签,并在田册上按下自己的手印,从此以后这五亩田就属于自己了。
喜极而泣,当场给安国军发田的官员们跪下,并对天发誓以后唯安国军之命事从,以报答安国军的活命之恩,这样的场景在发田现场实在是太多了。
可以说,从那些百姓们拿到田地的那一刻起,当涂县就已经不姓朱,改姓鲁了。
520.大棒加胡萝卜(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随着当涂县大规模发放土地,大户们想要处理手里多余的土地变得无比困难。
大户们都在处理手里多余的土地,平民百姓手上也没钱,市场又被安国军分发土地消化掉了,大户们想要将土地卖出去还要想点其他的路子。
目前有意愿、有能力接手这些土地的只有安国军,不过安国军的开价非常低,爱卖不卖。
走投无路的大户们又将目光放在了那些平民百姓身上,毕竟还是他们看起来比较好欺负。
大户们手中的依仗就是大量的高利贷。
大户们找到那些借过高利贷的百姓,强行将手里的土地卖给他们。
没钱不要紧,只要再签一份高利贷契书就行。
大户们不会让自己吃亏的,不能通过土地剥削,那就用高利贷将百姓们变成他们的奴隶。
齐广勇对此也是早有准备,肯定不能让那些大户们破坏好不容易打造出的良好局面。
大户们外表看着光鲜,其实基本上都是一屁股屎,不过是以前他们和官府同流合污,将那些腌臜事都掩盖下去了。
现在齐广勇想整他们,只要把那些陈年旧案搬出来,保证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傅戈是彻底上了齐广勇的船,毫无保留的将那些大户们的底交了出来。
一般来说知县想要安安稳稳的做下去,必须仰仗地方豪强,否则政令根本执行不下去。
所以知县看似权利很大,其实经常被地方豪强们挤兑得非常难受。
特别是像傅戈这样还有点操守,没有完全堕落的,权利被大户们架空了很多。
不过傅戈也不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私底下收集了不少大户们的黑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正是因为有这个心,所以现在就有了用处。
大户们能够发财,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对穷苦百姓的剥削与残害之上,而且手段基本都比较残酷无情,不违法都是不可能的。
有了安国军撑腰,傅戈终于等来了动手的这一天。
那些刚刚用高利贷作恶的大户们马上迎来了衙门的打击,简直针对得不要太明显。
只要进了大狱,什么罪名拿不到。接下来就简单了,罚,狠狠的罚,罚得他们倾家荡产。判刑、砍头的都有好几个,这下子大户们彻底老实了。
大户们彻底死心了,明白安国军就是站在那些泥腿子那边,要把他们这些大户往死里整。
在不知道安国军还有什么手段的情况下,大户们纷纷低价将手里多余的土地卖给了安国军,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至此,当涂县大安。
齐广勇上报给安国军的任务报告虽然不是最早的,但是完成度却是最高的,得到了安国军从上到下的高度认可。
齐广勇确实兑现了对傅戈的诺言,不仅让鲁若麟记住了他这个干吏,连傅戈也在鲁若麟那里挂上了号。
对于傅戈这样全心投靠安国军的朝廷官员,鲁若麟当然不会视而不见。在了解过傅戈的过往之后,鲁若麟决定将其吸纳进安国军来。
傅戈不是洪承畴,没有免除培训的权利,但是让他离职培训也不现实,为了奖励这个马骨,鲁若麟特批安排培训人员到傅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