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6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持。”鲁若麟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情报。

李自成严格来说比历史上要过的好一些,毕竟没有在京师遭遇惨败,实力保存得不错,威望也在。

李自成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处处以大顺皇帝自居,并立誓一统天下。

既然有这样的理想,江南的鲁若麟必然是他的头号大敌。

为了全心全意的对付鲁若麟,保证后方的安全,李自成封张献忠为蜀王,并支援了部分钱粮。

李自成对张献忠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不称帝,表面上臣服就行,其他的依然照旧。

张献忠也是个桀骜不驯的人,与李自成更是不对付。但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张献忠决定暂时接受李自成的条件,先把四川拿下来再说。

“国家战乱不断,非百姓之福啊。”卢象升神情暗淡。

“只有国家统一,才能避免战乱。等到新军战斗力形成,安国军就要兴兵讨伐,将李贼、张贼扫除干净。”鲁若麟劝慰道。

“但愿如此吧。”卢象升兴致不高,可见对于安国军平定天下还是有些芥蒂。

“兴汉,这次回到江南,老夫发现安国军声势已经盖过朝廷,江南百姓只知安国军与你,而不知道朝廷与皇帝,这个现象可不太好。”卢象升用表字称呼鲁若麟,显然并没有被鲁若麟的权势所吓住。

“朝廷自己经营不力,安国军不过是比他们做得好一些,百姓就纷纷抛弃他们,怨得了谁?”鲁若麟讥笑道。

“我知道你心向百姓,想要为百姓所一些实事,你完全可以以朝廷的名义行事啊。这样就可以使朝廷的口碑好转,大大增加朝廷的威信。但是我看到的是什么?你处处打压朝廷,倒是为自己捞到了好大的名声,真的是处心积虑啊。”卢象升嘲讽道。

鲁若麟一脸的无所谓,根本没有理会卢象升的嘲讽,反而义正言辞的说道:“以朝廷的名义行事?朝廷是个什么状况我想卢阁老非常清楚。不是我鄙视他们,或许其中确有一些忠贞正直的官员,但是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欺世盗名、贪腐无能之辈。”

“与这些人一起共事,非但不能为安国军带来好处,还会将我们的官员队伍腐蚀,可谓百害而无一利,我凭什么要打着朝廷的名义为他们增加声望?”

“朝廷已经积重难返,不是修修补补就能成事的了。所谓不破不立,是到了推倒重建的时候了。”

515.暂时退让(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你这是心存偏见。朝廷刚刚也实行了新税法,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向富人增税,如何就在你眼里如此不堪呢?”卢象升不依不饶。

“朝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实际结果呢?比以前更严重了。”鲁若麟气愤的说道。

“怎么说?”卢象升刚回来,还不怎么了解下面的情况。

“据我们了解,凡是朝廷征税的地方,绝大部分富人依然没有交税,或者说只是交了很少一部分意思了一下。绝大部分的税金都压在普通百姓身上,而且比往年还要重。”鲁若麟无奈的说道。

“朝廷不是派人下州府监督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卢象升对鲁若麟的人品还是比较相信的,知道他不会胡乱造谣。

“朝廷派下去的人或许还不错,但是真正办事的人还是那些底层官员和小吏们。他们可不会讲什么大道理,怎么捞钱怎么来,哪里会管朝廷的死活。这些人联起手来,糊弄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田间地头的官员很难吗?所以我才说整个朝廷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救不回来了。”鲁若麟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卢象升也是做过地方官的,自然知道地方势力勾结起来,朝廷的监督官派过去也没用,更有可能被拉下水同流合污。

所以他知道鲁若麟说的八九不离十,也无法反驳。

朝廷就是这样一点点被那些人玩死的,而且是积重难返,不是谁可以轻易改变现状的。

“你说要不破不立,你准备怎么破?重建新朝吗?”卢象升马上换了一个话题,而且更加敏感。

“卢阁老以为呢?”鲁若麟才不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谋朝篡位,必留千古骂名。司马代魏,前车可鉴。”卢象升一脸正气的劝说道。

“隋帝、唐高祖、宋太祖一样是代前朝而立,却为后世所传颂,为何?因为他们结束乱世为天下百姓带来安宁与繁荣,并光大我汉家王朝。司马氏?一群无能之辈让汉人的脸都丢尽了,自然要遗臭万年。”鲁若麟举了几个正面例子反驳道。

“你本为大明臣子,却行不臣之举,不怕人戳你脊梁骨吗?”卢象升冷言道。

“戳脊梁骨?你是说内阁的钱阁老,还有众多尸位素餐的官员吗?据我所知,他们在百姓中的风评可不好。而我们安国军恰恰相反,百姓很爱戴我们,恨不得我们马上取代那些朝廷的官员。”鲁若麟偷换概念的回答道。

“兴汉,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卢象升黑着脸说道。

“骂就骂吧,只要能让天下早日太平,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我自己的那点名声算得了什么。”鲁若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越是大人物越在意历史评价,但是鲁若麟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

何况他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历史对他的评价绝对不会差。

“有皇上和朝廷领导,再加上你忠心辅佐,天下一样可以恢复太平。我看你完全是自己私心作祟,想要自己做皇帝!”卢象升这个时候也不再嘴下留情了。

“还是那句话,理念不合,大家玩不来。这天下已经被他们玩坏了,还要我去帮他们收拾烂摊子再让他们继续折腾,想什么美事呢。”鲁若麟讽刺道。

“你想要和天下读书人决裂吗?没有读书人你怎么治理天下?”卢象升警告道。

“读书人当然要,不过不是你们想的那些读书人。只会读孔孟,不会干实事的读书人,学问再好,我也不要。”鲁若麟摇摇头。

“你要与名教为敌?”卢象升心中一惊。

“我认可孔夫子和孟子的言论,但是不认为他们是治理国家的唯一学问,我要的是实干的学,而不是满口孔孟章却不知道民间疾苦的虚伪之人。”鲁若麟毫不掩饰对朝廷百官的鄙视。

“没有高尚的品德和个人修养,如何放心让他们治理国家?”卢象升严重不认同鲁若麟的理念。

“把孔孟之书读好就是高洁之士?”

“没错。”

“那朝中百官孔孟之道肯定是精通了,否则也中不了进士。”

“那当然。”

“那你觉得朝中百官是不是都是道德修养高洁之士?”

“这个”

“好吧,我们就当他们都是品德高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