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很是温和的说道。
“既然瑷公问起,小子就放肆了。”鲁若麟也没有因为夏允彝而有所收敛,依然在那里口吐狂言。
“朝堂上饱读诗书之人那么多,权阉魏忠贤也已经伏诛,可外有鞑奴肆虐,内有流寇四起,国事非但没有起色,却愈发颓废了。即使能够位列朝班又如何?还不是人言微轻,于事无补,还不如踏踏实实做点实事吧。一万年太久,吾辈只争朝夕。”朝政就是你们这些文人败坏的,只是这句话在这里实在不方便说出来,地图炮开大了鲁若麟也受不起。
“人各有志,我等也不能强求,只希望你能保持初心,造福一方。”夏允彝叹息道。
“听你谈吐也知你是读过书的,可有诗词文章问世?”夏允彝问道。
“回瑷公,晚辈不曾有什么诗词文章,在下对诗词文章可谓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鲁若麟两手一摊,无奈的说道。
“就你这样的也敢妄称是读书人?”可算是找到机会了,杜君默立马讥笑道。其他人也是一副惋惜的神情,刚才看鲁若麟侃侃而谈,以为是一个饱学之士,所谓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鲁若麟突然抛出一个问题问得大家一愣。
“上则报效朝廷,治国理民;下则光大儒学,教化百姓。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杜君默终于找到了一丝优越感,昂着头说道。
鲁若麟没有理他,自顾自的说道:“儒家一直宣扬教化,开民智,这是孔圣赋予读书人最大的责任与意义。孔圣以前,学问只在权贵中间传播,所以当权者都是那些贵族,且世代相传。是孔圣不问出身,广收弟子,才使得平民百姓、寒门庶族能够出人头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光耀千古了。”
“而且儒家的礼仪教化深入人心,大一统的观念更是被广为接受,使得即使我华夏屡经磨难,最终还是能够浴火重生,儒家的教化之力居功至伟。”
说到这里,在场的读书人都是与有荣焉,满脸笑容的点头。
“历代文人墨客创造的灿烂文化更是使得我们在外族面前充满了优越感,也充满了吸引力。多少外族在我华夏的礼仪文化、诗词文章面前拜倒,褪去野蛮,皈依华夏。远有匈奴、鲜卑,近有契丹、蒙古,多少蛮族放下刀枪成为了华夏子民,历代文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可谓不可磨灭。”
“文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更是华夏各族聚合在一起的纽带和脊梁。不论你是天南还是海北,是汉人还是异族,哪怕说的方言各不相同,但只要你说汉话,写汉字,那么你就是认同华夏文化,是永远的一家人。这就是我们华夏的精神武器,不见刀兵,不见流血,却胜似百万雄兵。”
鲁若麟的这番话顿时激起了在场文人们的自豪感,一个个都是顾盼自雄,得意非凡。
“自隋唐开科取士,文人们学而优则仕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宋真宗的《劝学诗》更是赤果果的将读书与富贵荣华绑在了一起,文人的地位也空前提高,蔑视和碾压其他所有阶层。东华门外唱名成为所有人的追求,但这也为前宋文盛而武弱,直至亡国埋下了最大的祸根。”
“文人和文化重不重要?绝对重要。没有文人就无法统治和管理好国家,更不用说繁荣昌盛了。但是不是除了重视文人就应该抛弃打压其他的阶层呢?绝对不是。”
“一个国家繁荣稳定肯定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士农工商兵齐头并进才是长久之道。文人是国家的领导者,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文人就必须发展文教、农业、工坊、商业、军事等所有行业,这是文人身为统治者的责任。只有其他行业都强大了,文人才能跟着强大,才能青史留名;反之文人打压贬低其他行业,最后文人再强盛又如何,根子坏掉了,国家亡了,文人都要被别人宰割,还都要遗臭万年。”
“是不是诗词文章做的好的才算是好文人?好官员?不一定是。你诗词文章做的好可以去做老师,当先生,宣扬教化,提升民智,为我华夏的精神武器添砖加瓦。但是你不一定可以当好一个官员,一个让朝廷满意,让百姓满意的官员。”
“所谓术业有专攻,管户部的要会算账、理财,管刑部的要懂刑律,管工部的要会营造,管兵部的要会领兵打仗。牧守一方的更是要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更要协调地方和中央。至于宰相更是要总揽全局、调理阴阳。这些要职有那一样必须用到诗词文章?”
“文人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一定是文人吗?就一定是李太白、苏轼那样诗词传千年的人杰吗?哪怕是才高如李太白、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做官也是非常失败的。因为这根本就是两个职业,只是被强行扭在一起了。”
“上下几千年,又有几个文采高绝又身居高位的?只有极少数天资聪慧的人罢了。”
“任何一个在自己的领域内出类拔萃的人都是人才,都是值得尊重和保护的。无论他是工匠、农夫、士兵、商人,只因为他对帝国有用,可以为帝国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你们是时候放下高傲的头颅了,重视和提高这些人的地位对你们其实百利而无一害。难道你们宁可治下的百姓都是一群愚昧的野人,整个帝国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百业兴盛,朝气蓬勃难道不会更好吗?”
“知识不只是四书五经、儒家之学、诗词文章。知识应该包罗万象,涵盖百业。文官们永远是国家最合适的领导阶层,这点毋容置疑。领导者的胸襟应该宽广如海,只要是对帝国有利的都应该去肯定和鼓励,保证各个阶层齐头并进,这才是一个领导者应该有的高度。”
“让工匠们作出更好的器具,让商人们缴纳更多的赋税,让士兵们更加勇敢善战,让农民收获更多的粮食,这样难得不好吗?这些其实只要你们稍微善待一下他们都可以做的到。眼界决定高度,朝局糜烂至此,是谁的责任?皇帝毕竟只有一个人,真正理政牧民的还是文官。”
“我不会诗词文章,这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因为这并不代表我无能。天赋不同,所长各异。做不了李太白、苏轼,我可以去做霍去病、班超,天生我才必有用,少了诗词文章一样可以做一番功业。”
鲁若麟的一番豪言壮语震惊了众人,鲁若麟完全没有这个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