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凭实据,我们很难说服底下的兄弟们啊。”黄得功死皮赖脸的叫苦,让徐文爵知道不拿出一点真东西,只怕很难说服他们二人立即出兵的。
徐文爵之所以如此看重黄得功和刘良佐,是因为二人的军队是江南除左良玉之外唯一比较有战斗力的。虽然那些造反的卫所兵声势浩大,但是南京城里的勋贵们并不放心,毕竟卫所兵的战斗力有目共睹且历史悠久,实在让人太不放心了。
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有一个有战斗力的核心队伍,否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经不起任何激烈的战事。而黄得功和刘良佐的队伍就是南京勋贵们为那些卫所兵寻找的主心骨,毕竟二人的军队长期与农民军作战,算是非常有战斗经验,有战斗力的了。
虽然南京城里的安人数不多,两万老兵加上五万左右的新兵,在人数上看似出于巨大的劣势之中。不过但凡了解安以往战绩的人,都不会对安掉以轻心。
要不是因为左良玉吸引走了安的绝大部分兵力,并且反叛的卫所兵人数众多,那些不满鲁若麟的人未必敢这样明目张胆的跳出来。
想要与安这样经历过战火的军队硬碰硬,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军队,胜算实在不大。
而黄得功和刘良佐明显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不愁自己卖不出一个好价钱,就等着朝廷那帮人开价了。
“黄得功、刘良佐,接皇上密旨!”徐文爵突然起身,一脸的严肃。
黄得功和刘良佐也是非常惊讶,连忙起身在徐文爵面前跪下。
徐文爵非常慎重的从怀中拿出一张绢布,正声念道:“朕素闻靖南侯、广昌伯忠义无双,为国征战,立功无数。此次朕登基之事,两位爱卿也全力相助,可见赤诚之心。今朝廷有权臣当道,无视朝廷律法,目无君上,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朝廷危难之际,望两位爱卿能够以朝廷为重,进京惩处不恭之臣,恢复朝廷之权威。两位爱卿忠肝义胆,进京之后朕必不吝赏赐,与卿等留一段君臣佳话。”
“臣等遵旨,必为皇上铲除不恭之臣!”黄得功和刘良佐连忙磕头领旨。
黄得功恭恭敬敬的接过密旨,上面的字绝大部分都不认识,更别说上面盖的那个章是啥了。事后,黄刘二人还要找信得过的文人帮忙掌掌眼,至少确定一下真伪。
不过既然是徐文爵拿出来的,想必不会有假,否则最后大家都讨不到好。
黄得功和刘良佐要的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有了这个密旨,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加入到讨伐鲁若麟的战斗中,并保证最后能够获得他们应有的利益。
虽然密旨不是正式的圣旨,但同样是皇帝老子说的话,总不能食言而肥吧。
“世子,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还请示下。”既然拿到了想要的东西,黄得功和刘良佐就不再矫情了,毕竟他们留在来安不走,就是抱着返回南京城,获得更多好处的意图。
“两位将军请立即南下滁州,与那里的大军汇合,并听从指挥,南下京城,一举铲除逆贼!”徐文爵厉声喝道。
“滁州那边我等该听从谁的命令?”黄得功眯着眼睛,有意无意的说道。
在黄得功的眼里,滁州那边的都是一群废物,只有他做主才算正常,岂能听从那些废物的领导,好歹他现在也是一个侯爷了。
“滁州目前主事者为诚意伯刘孔昭,你们二人需听命于他,现在他已经是皇上密封的大将军,统领南京周边所有军队,切不可意气用事。”徐文爵慎重的叮嘱道。
“诚意伯啊,也还行,本侯领命就是。”虽然黄得功的爵位比刘孔昭要高,但是人家是老牌勋贵,不是自己这种新起勋贵能够比的,所以勉勉强强接受了这个命令。
何况黄得功久经战事,自然知道大战不光是靠士兵,还有粮草物资更是关键,这点上自己拍马也赶不上刘孔昭这些人,所以屈居其下也非常正常。
“世子在江南威望甚高,人人敬仰,何不担任这个大将军,想必追随者会更多一些。”刘良佐不解的问道。
“家父还在南京城,要是我担任这个大将军,只怕家父难逃毒手啊。”徐文爵一脸的可惜状。
“原来如此,实在是可惜了。世子一片孝心,让人佩服。”黄得功点点头。
其实徐文爵根本就不想当这个大将军,毕竟目标太明显了。而且即便事成了,魏国公府能够得到的利益也有限,与风险完全不匹配。
魏国公的爵位已经是最顶级的了,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封王。只要能除掉鲁若麟,拿回曾经的权利,徐文爵就已经满足了。至于其他的功劳,让给别人去争好了。
魏国公府在江南近三百年,荣华富贵早就登峰造极,只要保持现有的状态就行,更多的功劳不是福气,而是祸根,这才是徐文爵只在暗地里挑事,而把舞台交给其他人的原因。
既然双方达成一致,酒宴上自然是宾主尽欢。大家述说着未来的前景,都觉得一片光明。
南京城外各方势力不断勾连交通,为推翻鲁若麟这个异类而努力,城内的那些反对者同样没有闲着。
鲁若麟来南京满打满算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根基自然无法与那些江南权贵们相比。那些权贵们的势力和关系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江南的方方面面,绝对不是鲁若麟的几万大军就可以完全控制住的。
虽然通过严打,安将南京城里的黑恶势力消灭了个七七八八,并通过组建民兵将百姓拉到了自己这一边,但是依然无法完全斩断那些权贵们控制南京城的触手。
说得不好听点,这些权贵们在南京城里繁衍生息几百年,分枝旁门数都数不清,在这个宗族礼法大于天的年代,鲁若麟根本无法保证到时候那些百姓全都向着自己。
这不,凭借着无孔不入的人脉关系,那些权贵们将手伸到安的军营里来了。
原来的安士兵,那些反对着们无计可施,但是五万新组建的安士兵就有太多空子可钻了。
结束新兵训练正式成军后,袁家志以优异的表现被任命为了新军里的排长,这样的任命已经非常破格了。
连长是安的老兵,对袁家志非常看重,连队里的很多事情都带着袁家志一起处理,提携的意味非常明显。袁家志也看在心里,对连长非常感激的同时,对安也更加认同了。
安里裙带关系是不是完全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