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买得到,算是独一无二了,拿回去送给侄女绝对吸引眼球。大不了再多买套新衣服,反正自己孤家寡人一个,赚的钱不给她花给谁花。
所以那个水手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已经下定决心待会出去买一个熊猫布偶。
“你们是郑总兵的手下吧?”中年男子突然开口问道。
领头的水手小心的问道:“您怎么知道的?”
中年男子笑了,“这几天岛上最大的事情就是郑总兵来访,我看你们是第一次来,估计就是郑总兵的人了。”
“还未请教大人您是?”领头的水手非常有眼力劲,小心翼翼的问道。
“在下济州府经历钱昌宇。”中年男子自报家门。
领头的水手大吃一惊,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金州军的官老爷,正准备起身见礼,被钱昌宇阻止了。
“不必多礼,这里又不是正式场合,而且我们金州军不兴那一套,随意就好。”
“见过钱大人,下官是郑总兵麾下把总陈洪彪,没想到在这里会遇见大人,实在是失礼了。”陈洪彪小心翼翼的问好,带着一股武人对文官的天然畏惧。
钱昌宇原本是陪女儿来马戏团游玩的,现在遇到了陈洪彪他们顿时来了兴趣,与他们热烈的攀谈起来。
陈洪彪见钱昌宇并没有因为他们是武人而疏远,反而更加热情,也慢慢的放下戒心,积极的应和着。
结果就是钱昌宇成了陈洪彪他们的导游,在马戏团里为陈洪彪他们介绍各种动物以及它们的种种趣闻,让陈洪彪他们大开眼界。
通过交流,钱昌宇也知道了不少陈洪彪他们的事情,以及福建、南洋和大员那边的情况,也算是各有所得。
最后临分别时钱昌宇还为那个准备为侄女带礼物的水手买了一个熊猫布偶,让那个水手感激不已。
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这份心意却非常难得。
“大人,金州军的大人们都这样和善吗?”一个水手向陈洪彪问道。
“我也不知道,可能钱大人比较特殊吧。”陈洪彪也觉得金州军这边和其他地方确实不一样,光从钱昌宇只身带着女儿来马戏团就知道金州军这边官老爷们好像不怎么在乎威仪,平易的有些过分了。
济州府的经历,再怎么说也是八品的官老爷,不说前呼后拥,无论如何也和只身带女儿来马戏团的女儿奴挂不上边吧。
也许钱昌宇算是独行特立?陈洪彪默默的想着。
港口文化自有其特点,开放、包容是其最大的特性,要是封闭、排外怎么赚外面的钱?所以郑家的水手们在济州城过的非常的惬意,只要不违法乱纪,这里的百姓对他们是非常和善与欢迎的。
只要肯花钱,济州城几乎可以满足郑家水手们的所有需求,而且是绝对物超所值的那种。
而且济州城丰富的商品以及相对大员超低的物价让郑家的水手们简直欲罢不能,一些心思活泛的甚至打起了贩卖的注意,倾尽所有疯狂扫货。
郑芝龙的到来别的不说,起码相当于带来了一个超大旅行团,而且是不差钱的那种。那些挥舞着银元的郑家水手们顿时成了城里的热门话题,受到了商家们的热烈欢迎。
第394章 抽丝剥茧
“你是说因为前面上岸的弟兄们过得太舒服了,留在海上的弟兄们有意见?”郑芝龙诧异的向郑采问道。
“是的。”郑采脸色古怪的说道:“有回去的弟兄把岛上的情况带到了海上,海上的弟兄们就坐不住了,都想上岸来。而且济州岛商业联合会的徐青松徐会长还亲自拜访了我,热烈邀请我们的水手上岸修整,并且承诺只要水手上岸,每个人发三钱银子的消费劵。”
“消费劵?什么东西?”郑芝龙好奇的问道。
郑采从兜里拿出一张印刷精美的方块纸,正面是济州岛的全景图,背面是济州岛的标志性景点汉拿山。
哦,现在已经不叫汉拿山了,济州岛的百姓已经用神话传说中的方壶山来称呼济州岛中央的高山了。
除了图案,方块纸上还有“消费劵”、“一钱”、“金州军财政司印制”,以及红彤彤的财政司印章。
郑芝龙接过手仔细的看了看,觉得除了纸张质量更好,更结实耐用,印刷得更加精美,其实和大明的宝钞没什么区别。
“这不就是宝钞吗?金州军也开始印这玩意了?”郑芝龙皱着眉头问道。
宝钞的信用有多差就不用说了,几乎可以用擦屁股都嫌硬来形容。明王朝毫无节制的滥印,使得宝钞几乎毫无市场流通价值,百姓们完全不认可。
“大哥,金州军的消费劵与宝钞不一样的。凭着这个消费劵,是可以在商家那里实打实的买东西的,一文钱的折扣都不会打。”郑采解释道。
“那商家收了这个消费劵怎么用?”郑芝龙接着问道。
“可以去财政司开设的钱庄里换银元,是多少就换多少。”郑采眼神里带着惊叹回答道。
郑芝龙大吃一惊,“那这个什么消费劵岂不是可以当银元用?金州军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郑采摇摇头:“金州军才不会那么傻,印多了兑换不出来那和宝钞有什么区别。我看金州军克制得很,这样的纸钞印的很少,估计是想保证这种纸钞的信用。”
郑芝龙拿着消费劵看了又看,觉得纸钞真的可以当钱用真是神奇,不过这与郑家没什么关系,他更关心金州军为什么这么做。
“照你这么说金州军和给兄弟们发钱没什么区别,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什么阴谋?”郑芝龙神情严肃的问道。
郑采哭笑不得的说道:“据我了解,还真没什么阴谋。别看金州军给兄弟们发了钱,其实这个消费劵只有金州军认,只能在济州城花,到了其他地方和废纸没什么区别。”
“虽然金州军给了每个人三钱消费劵,但是底下的兄弟们在济州城花的更多,远远不是三钱可以比的。据我了解,每个上岸的兄弟起码都花了大几两,那些有钱的甚至花了几十上百两,花了上千两买东西的船主都有。”
“金州军不愧是做生意起家的,精明的很啦。花点小钱诱惑兄弟们上岸,他们赚的更多。”
郑芝龙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关键是他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套路。“真的只是诱惑兄弟们上岸花钱,没有其他阴谋?”
“应该没有,我们又不是让兄弟们一次性上岸,完全可以分批来,金州军想要阴我们的话也没那么容易。”郑采摇摇头。
“只是底下的兄弟们这样大规模的买东西,对我们的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