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1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深刻的标签就是徐班的老婆。

徐班所在的技术研究所就是以徐班为核心组建的,是工业司下属的重要部门。

研究所也不是一下子就这么庞大和重要的,最开始的时候是徐班的个人工作室,后来才发展壮大起来的。

向招弟从徐班的工作室开始就负责打理工作室的琐事,后来随着工作室的壮大顺理成章的一路做到了研究所的所长,地位待遇几乎与徐班这个技术总监齐平。

只是大家的目光一般都集中在徐班身上,很少有人注意到向招弟这个在徐班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

要不是鲁若麟突然任命向招弟为工业司的副司长,大家都没想到向招弟的职位已经这么高了。

向招弟就任工业司副司长对徐家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徐家又出了一位高级官员,忧的是向招弟地位已经超过了徐班,徐班会不会有想法。

虽然徐班也升职为都督府佥事,但是大家都知道那不过是名义上的官位,论实权比向招弟的副司长差远了。

在大家心里,徐班技术再牛,也比不过一个实权官位。没办法,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好在徐班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醉心于技术研究,对于媳妇的高升一点芥蒂都没有,反而逢人就夸自己媳妇有本事,家庭生活完全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与向招弟情况类似的还有朝鲜女子金来娜。

金来娜从帮助民政司培训朝鲜新娘开始,因为工作突出被民政司正式招纳为职员,一步步成长起来了。这次金州军的大扩张使得一大批人的职位得到了调整,金来娜就被任命为民政司的科长,正式踏入了中级官员的行列。

朝鲜人在金州军中做官的不少,最高的就是崔永建,文官中的第一人。但是朝鲜女人在金州军中做到中级官员的,金来娜是第一个,在朝鲜人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古有新罗婢女,今有朝鲜新娘。朝鲜半岛似乎自古就有向外界输出女性的传统,金州军的女性中就有很多是朝鲜女人。

她们大多是在朝鲜本土过得不好,跑到金州军来寻找新生活的。相比起朝鲜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金州军的生活对她们来说就是天堂一般。

她们基本都嫁给了汉人为妻,逐渐成为了汉人的一部分,为金州军的人口繁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朝鲜女人中读书的很少,所以做官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在农村种地或者在工厂当女工。能够像金来娜这样学到文化,并做到科长的绝无仅有。

金来娜的老公是金州军里的一位排长,当初金来娜能够嫁给他老公,金来娜家人都认为是攀上高枝了。现在金来娜升官,家里人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至少不用再自卑了。

现在金州军的朝鲜新娘们都将金来娜当做偶像,希望获得像金来娜一样的成功,改变自己的人生。

鲁若麟是一个非常注重宣传的人,特别是对社会有积极引导作用的事情,都会是金州军选择的重点。现在向招弟和徐班的故事,以及金来娜都是金州军官方密集宣传的对象,向外界展示什么是现实版的“金州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不但对男人适用,对女人也一样。不想自己的才能被埋没,来金州军绝对没错,这就是金州军想要告诉外界的信息。

今天,旅顺的一个茶馆里,说书先生讲的就是向招弟和徐班的故事。

通过一些艺术加工之后,说书先生成功塑造出了两个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形象,也在不知不觉中突出了金州军在人才选拔上唯才是举的一贯原则。

众多听书人之中,一位士子听得格外的用心,不时露出思索的神情。

吴朝杰是兖州府曲阜的一位举人,在孔家独霸曲阜的情况下吴朝杰能够成为举人可谓实属难得。

曲阜孔家作为大明最独特的世家,在大明拥有超然的地位。凭借着至圣先师的名头,在读书人中的巨大声望,以及朝廷的优待,身为衍圣公的孔家几乎霸占了曲阜的绝大部分资源与财富。

曲阜的土地几乎都是孔家的,百姓也仰仗孔家过活,可以说孔家就是曲阜的天,权势比朝廷还大。

虽然孔家是孔子后人,但是仁义礼孝仅仅只是挂在嘴边上,行事作风与大明的勋贵之家完全没有两样。孔家对曲阜的百姓是百般苛待,通过压榨这些百姓获得了海量的财富。

吴朝杰作为曲阜人,亲眼目睹了无数孔家残害百姓的事情,但是官府连问都不会问,更不用说主持公道了。

吴朝杰也曾偷偷的向山东巡抚举报过孔家的恶行,可惜全都石沉大海。

孔家在山东的势力实在太庞大,很快就知道了吴朝杰举报自己的事情,结果比想象的还要可怕。

吴朝杰一家突然遭到了各种打压,从官面上的到仕林界的,各种压力扑面而来。如果不是吴朝杰有举人的身份,他们一家甚至连性命都要马上不保了。

到后来,吴朝杰的一位朋友告诉他,最好赶紧离开曲阜,甚至是山东,否则可能遭遇不可描述之事。

原本还准备顽抗到底的吴朝杰算是彻底明白了孔家是完全没有底线的,要想活命必须赶紧走。

最终吴朝杰带着家人偷偷离开了曲阜,准备去其他地方躲开孔家的打击。

可惜他低估了孔家的影响力,除非隐姓埋名,否则大明虽大,却没有他的容身之所。

在绝望之中,吴朝杰听说了金州军的事情,就冒险登上了前往旅顺的船只,来到了辽南。

一路逃亡,吴朝杰的钱财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急需找一个事情做。这些天他一直在旅顺转悠,寻思究竟干什么好。

吴朝杰虽然是举人,但是他所擅长的诗词文章在金州军似乎并不怎么吃香。金州军这里商业气氛非常浓厚,会做生意,或者会一门手艺和技术是最受欢迎的,这一发现让吴朝杰很是有点失落。

要知道在大明,以吴朝杰的举人身份,基本这辈子都衣食无忧了。但是到了辽南居然还要为生计发愁,实在让他一时感到有些挫败。

好在他还有一个希望,或许能够摆脱眼前的困境。

回到客栈,吴朝杰的妻子黄氏连忙为他奉上茶水,关切的问道:“夫君,刘掌柜那边可有什么眉目?”

吴朝杰摇摇头:“刘掌柜